文/李珂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弘揚工匠精神
文/李珂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教育的功能,歸根結底,就是立德樹人、育人鑄魂。在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快教育改革發展的進程中,我們應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致力于育人鑄魂,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筑牢思想基礎。
簡單地說,工匠精神是鉆研技能、精益求精、敬業擔當的職業精神。工匠精神體現的是堅韌不拔的品質、追求卓越的恒心、鉆研創新的執著。
弘揚工匠精神是教育發展貫徹新理念的內在要求。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落到實處,把美好藍圖變為現實,需要充分發揮廣大勞動人民的主體作用,依靠各行各業人們的辛勤勞動,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提高勞動力素質。面對教育對象的動態變化、個性迥異,我們的教育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激發青年學生的勞動熱情,把實現中國夢與個人夢結合起來,通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來實現人生的夢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展示自己的人生價值,推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弘揚工匠精神是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在公民個人層面,包含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其中,敬業是對職業行為準則的價值評價,與工匠精神蘊含的職業理念和價值取向高度一致。工匠精神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進一步豐富與完善,展示了勞動者的崇高思想和時代風采,表現了勞動者的本質特征和價值追求,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尊重簡單勞動、重視復雜勞動的價值導向。教育工作者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當弘揚工匠精神,以此塑造學生高尚的靈魂,既要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又要因材施教,更好地發展各種類型學生的個性。
弘揚工匠精神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動力。隨著改革的全面深化,經濟關系、勞動關系發生了深刻變化,對廣大學生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我們既要有科學知識和專業技能教育,也要以弘揚工匠精神為載體,引導學生立足勤奮學習,立志勞動創造,切實全面提升自身素質。
對于教育而言,弘揚工匠精神就是精心培育每一位學生,培養出政治素質過硬、勞動情懷深厚、理論功底扎實、實踐技能突出的高素質人才。
一是弘揚工匠精神,強化思想引領。要弘揚工匠們信仰堅定、矢志報國的愛國精神,激勵廣大學生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以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努力實現人生價值。要弘揚工匠艱苦奮斗、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引導廣大教師和青年學生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集體、索取與奉獻、平凡與崇高等人生課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通過加強對廣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典型引路、正向激勵等多種措施,弘揚中華民族勤勞節儉、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通過勞動來實現人生的夢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著力形成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主流意識,真正讓勞動成為最光榮的價值追求,讓勞動者成為社會最受尊敬的人。
二是傳播工匠故事,釋放精神動力。工匠作為一線技術工人的杰出代表,在高超技藝的背后,體現的是堅韌不拔的品質、追求卓越的恒心、鉆研創新的執著,彰顯了工人階級偉大品格和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的成長路徑和事跡表明,一勤天下無難事,成功之路就在腳下;只要立足崗位,刻苦鉆研,就能人人可為、時時可為、處處可為。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要把傳播工匠故事作為重要內容,組織開展工匠進學校、工匠講堂等活動,組織老師學生聆聽工匠事跡,弘揚工匠精神,以主流意識形態話語和工匠的事跡引導青年大學生勤勉為人、勤奮學習、勤懇工作。
三是踐行工匠品格,砥礪高尚師德。“廣大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边@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廣大老師的殷切期待。面對當前社會上存在著急功近利、急于成名的浮躁情緒和心態,廣大教師要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工匠精神,在長期的教書育人中形成自身的價值追求。廣大教師要以工匠精神為引領,積極投身教育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堅持以師德建設為先,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提高教師隊伍的職業道德素質,增強教師愛崗敬業、勇于創新、為人師表、不斷進取的職業精神,建立完善的師德激勵機制,重師德激勵,將師德表現作為評獎評優的首要條件,引導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