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鵬
[摘 要] 最近幾年,設施草莓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職工群眾依靠種植設施草莓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但是種植過程中,由于大棚濕度較大,溫度較高,很容易引起草莓多種病害發生。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設施草莓常見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技術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積累草莓病蟲害防治經驗有一定助益。
[關鍵詞] 三坪農場 設施草莓 病蟲害 綠色防控技術
[中圖分類號] S436.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1-0058-01
三坪農場設施草莓種植面積超過了400畝,現有10座溫室草莓,85座大棚草莓。栽培的草莓主要是從東北引進的新品種,有紅顏、章姬、御用、幸香、櫪乙女、甜查理等10個品種。生產出的草莓主要有個頭大、色澤艷、口感好、無公害的特點。但是隨著設施草莓產業的不斷發展,草莓病蟲害呈現高發趨勢,其中白粉病、灰霉病和蚜蟲發病呈現高發趨勢,嚴重影響到設施草莓的產量和品質,為了更好保證草莓品質,就需要我們積極研發草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1 草莓白粉病
1.1 發病癥狀
草莓白粉病在草莓整個生長期均可發生,設施大棚草莓連年種植就會加重草莓白粉病的發生,該種疾病發生和溫度、濕度有著密切聯系。發病初期僅在發病中心植株葉片上產生大小不等的的褪綠色病斑,隨后在葉子背面產生白色霉菌層,這時致病菌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靠空氣向周圍傳播,最后傳播到整個大棚,直至全部植株發病。病情嚴重的會到導致整葉子、葉柄、花朵和果實患病,導致葉緣萎縮,幼果生長發育停止,在果實表面會形成一層白色粉狀物,導致果實商品價值下降,失去食用價值,嚴重時會導致整個植株死亡。
1.2 綠色防控技術
首先,做好農業防治工作。要選擇抗病品種,實行科學輪作,和豆科類、十字花科類蔬菜作物進行輪作。大棚草莓收獲之后應該及時摘除患病葉、病果,并帶出大棚集中處理,減少致病菌數量;其次,生態防治。草莓在生長過程要調控好溫度和濕度,要采用雙行起壟移栽并做好覆膜工作,縮減大棚內外的溫度差,減少棚膜結露。開花坐果期大棚濕度控制在40-50%,果實膨大期控制在60-70%左右。在苗期應該及時將病苗,弱苗去除,并使用藥物防治2-3次。草莓苗定植后重點對發病中心植株周圍進行消毒處理,可使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多硫懸乳劑500-600倍液,連續防治2-3次;最后,做好藥物防治工作。藥物防治要選擇低毒、高效、安全的農藥。
2 草莓灰霉病
2.1 發病癥狀
草莓灰霉病是危害設施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花器和果實患病之后會迅速腐爛,致病菌會快速傳播,對草莓產量和品質會造成嚴重危害。大棚溫度在25度左右,空氣濕度在80%以上很容易引起該種疾病發生。當花器受到感染后,在花萼上會產生水漬狀針尖大小斑點,隨后會擴展成不規則形狀的大病斑,病斑會逐漸擴展到子房和幼果上,導致幼果腐爛。當大棚內濕度較大時,會在患病部位產生灰褐色的霉菌層。果實染病主要在青果時期,初期在果實柱頭產生水漬狀病斑,隨后變成灰褐色,并且病斑向著果實內部侵襲??諝庀鄬穸容^大時,病果腐爛軟化,最終導致果實墜落。葉片受害時先是從葉柄基部開始出現水漬狀小斑點,隨后擴展成圓形或者橢圓形灰色大病斑,最后蔓延到葉柄,整個葉片枯死。
2.2 綠色防控技術
首先,做好農業防治工作。要合理密植,確定合適的株距和行距。并做好大棚通風排水工作,降低棚內濕度,發病后要及時摘除病葉、病果,帶出大棚集中處理。移栽或育苗整地前用嘧霉百菌清或異菌脲水溶液,對棚膜、土壤及墻壁等表面噴霧,進行消毒滅菌,并配合噴施新高脂膜增強藥效;其次,做好藥物防治工作。從花序顯露開始,選用2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50%代森鋅500倍液、50%敵菌靈600倍液、50%速克靈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共噴3-4次,此外,在發病初期還可以采用熏蒸手段進行防治。煙熏法可選用10%速克靈煙劑每畝250克,或45%百菌清煙劑畝用200克,于傍晚分點發放,點燃后立即密閉煙熏1夜,次日開門通風。陰雨天氣最好選用煙熏法。
3 草莓蚜蟲
3.1 危害癥狀
草莓蚜蟲是嚴重危害草莓產量的一種是害蟲,俗稱膩蟲,危害設施草莓的蚜蟲種類主要是桃蚜和棉蚜,蚜蟲群集在草莓嫩葉上,刺吸汁液,造成嫩葉上出現推綠色斑點,嚴重的冬至草莓葉子蜷縮,蚜蟲所產生的蜜露會包裹在葉子表面影響葉子正常的光合作用,此外蚜蟲還是病毒病的中間傳毒宿主。蚜蟲在草莓植株整個生長周期內都可以產生,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下繁殖能力十分強大,危害嚴重。草莓植株葉片枯萎之后,以有翅蚜遷到附近植株的老莖或枯葉下產卵越冬或直接在草莓莖和老葉下產卵越冬。
3.2 綠色防控技術
首先,做好農業防治工作。要及時摘除大棚草莓老葉,鏟除棚內雜草,清潔田地,減少蚜蟲的越冬蟲源和寄生產場所。在草莓苗繁殖過程中,應該強化藥物防治,減少蚜蟲傳播病毒病的記錄。此外,還可以在設施大棚內釋放七星瓢蟲、食蚜蠅和中華草蛉等蚜蟲天敵進行防治,有著不錯的防治效果;其次,做好藥物防治工作。在草莓開花前期使用可用、50%辟蚜霧2500—3000倍掖。一般采果前15天停止用藥。各種藥劑應交替使用,避免單一用藥,以免蚜蟲產生抗藥性。
參考文獻
[1]糜林,楊金輝,霍恒志,李金鳳,萬春雁,陳雪平. 土壤高溫還原消毒法克服草莓黃萎病試驗[J]. 江蘇農業科學. 2010(05)
[2]楊敬輝,陳宏州,吳琴燕,肖婷,吉沐祥. 啶酰菌胺對草莓灰霉病菌的毒力測定及田間防效[J]. 江西農業學報.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