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平
[摘 要] 森林病蟲害主要指森林害蟲或者病原體大規模擴散導致森林植物大面積的枯萎或者病死。森林病蟲害由于其難以預防和突然性以及后果的嚴重性,使得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各國關注的重點。本文就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討論森林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的現狀,探究森林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的新思路,以此改善我國的森林防治工作系統。
[關鍵詞] 森林 病蟲害 防治管理 思考與探討
[中圖分類號] S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1-0122-01
引言
近幾十年來,環境問題一直是世界各國高度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國于1973年至2013年先后召開了七次環境保護會議,世界上也舉辦了多次全球性的氣候、環境大會,這些都在各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世界各地環境問題頻發,人們也越來越多的注意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可持續性發展的觀點也逐漸深入人心。在環境問題中,森林環境問題無疑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多樣化的森林系統擁有無可替代的空氣凈化功能和氣候調節的能力。所以,保護森林環境系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森林病蟲害防治管理現狀與問題
1.1 缺乏病蟲害預防措施
我國現階段防治森林病蟲害的措施,主要還停留在發現問題后再解決問題的階段。然而,如果運用這種方式的話,將會讓我們在應對森林病蟲害時始終處于被動之中。要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加強對森林病蟲害的預防,而我國在這方面做得并不盡人意。缺乏對病蟲害的預防措施,這將會導致我們一直處于奔波于解決各種森林病蟲害問題之間,而在面對源源不斷的問題來臨時毫無辦法。
1.2 內檢工作存在諸多漏洞
對于天然林而言,它一般擁有較為穩定的抗病蟲害能力和較強的自我保護和恢復能力,很多的天然林中發生的病蟲害問題是由于檢查和監測存在的諸多漏洞而引發的。檢疫人力資源的缺乏,檢疫設備的簡陋、不規范等都是內檢工作存在的不足,對檢疫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從而導致工作中的疏忽、失誤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1.3 境外有害生物入侵問題嚴重
近現代以來,現代化建設導致的森林資源被大量過度消耗,天然林面積大幅縮減。在人們發現這個問題突出后,及時采取大量的人工造林方法來進行補救。然而,這只是暫時解決了森林資源被過度利用的問題。但通過人工栽培的森林由于其物種的單一性,使得人工林的抗干擾能力大幅下降,在面對境外難以絕對避免的生物入侵時,生態系統將會變得無比脆弱。我國近年來由于大量的人工林的產生,使得我國的森林系統受到境外有害生物入侵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這也是我國森林遭受到病蟲害侵擾的一個主要原因。
1.4 監測預警工作嚴重滯后
現在的森林生態環境系統本身就很脆弱,不論是對于自然林還是人工林,不僅需要人們齊心協力的保護,而且需要相關的監測預警部門更加嚴謹認真地工作。不管是對森林規模較小,抗病蟲害能力弱的林分的保護,還是森林在成型時的防護等都需要有關部門和人們一起做好監測預警工作。在森林病蟲害問題逐漸嚴峻的今天,我國對于森林的監測預警工作卻嚴重滯后,這無疑增加了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難度和壓力。
1.5 氣候變化導致病蟲害增多因素和有害生物的抗藥性增強
全球氣候問題已經演變成了最主要的環境問題之一,“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就是敲響在人們頭頂上的一記警鐘,氣候變暖、空氣質量下降和各種極端氣候事故的發生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重,導致森林植物的生態平衡嚴重失調,病蟲害也隨之增多。而大量的不合理的使用化學農藥,導致了有害生物產生抗藥性,使得病蟲害變得愈加難以控制。
2 優化森林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的思路探討
2.1 轉變防治理念,建立協同御災機制
長久的病蟲害問題不能得到完整的解決,那么傳統的防治觀念必然有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存在。科學改變落后,進步源于創新。所以,要尋求較好的防治方法,就必須轉變防治理念。由于我國的病蟲害爆發地點并不集中,比如南方的“馬尾松毛蟲”,北方遼寧等地的“美國白蛾”等等。目前的防治方法都是單方面的解決問題,導致各地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不能統籌協調,致使御災效率低下。建立協同的御災機制,將會大為改善這種狀況。
2.2 加強養護管理,提高林木的抗逆力
我國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人工林,而這些人工林最大的弱點就是抗逆力太低,在面對病蟲害入侵時顯得無比脆弱。所以,面對這種現狀就必須加強對森林的人工養護管理,尤其是人工林更是要進行重點養護管理。使人工林的物種多樣性增加,提高林木的抗逆力,標本兼治,從根本上解決病蟲害問題。
2.3 提倡推廣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
森林病蟲害問題由來已久,早年基本都是依靠大量的化學藥劑很快的壓制。但是,由于化學藥劑的長期大量濫用,不僅危害到了病蟲天敵,而且導致了病蟲漸漸產生了較強的抗藥性,使得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愈加困難。而化學藥劑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如果讓人們用上無公害的病蟲害防治技術,讓全民都積極地參與到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上來,那么,將極大地降低了病蟲害爆發的可能性。所以,推廣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勢在必行。
2.4 加強檢疫防止從境外傳入新的病蟲害
由于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各國之間都有著密切的來往,而這將會導致有意或無意的、直接或間接的將外來物種帶入國內。外來物種在新的環境中沒有天敵的威脅,大肆繁衍,導致病蟲害的發生。所以,要預防外來物種入侵,就必須重視檢疫工作。
2.5 營造混交林,進行生物防治
森林病蟲害爆發的根源在于天敵的減少,沒有控制病蟲的生物鏈,導致了一系列病蟲害的發生。營造混交林,建立完整的食物鏈體系,以此來進行生物防治,將會是很好的防治方法。
結語
森林是地球的空氣凈化器,是野生動物的美好家園,森林病蟲害對森林生態系統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我們要清醒的意識到我國在防治森林病蟲害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今后應科學規劃,合理安排,積極做好森林病蟲害的預防和治理工作,防患于未然,使森林遠離病蟲害威脅。
參考文獻
[1]國家林業局森林病蟲害防治總站.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任重道遠[N].中國綠色時報,2000-02-28.
[2]宋玉雙,韓少敏.對加強我國病蟲害治理工作的思考[J].森林病蟲通訊,1999(2):42-44.
[3]周民國.中國植物病害化學防治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