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紅
[摘 要]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超過4000米,占據(jù)對流層中低部,猶如大氣海洋中的一個巨大島嶼,對于冬季層結穩(wěn)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氣是一個較難越過的障礙,巨大高聳的高原不但其本身形成了獨特的高原氣候,而且對東亞季風環(huán)流及我國氣候有重要影響。
[關鍵詞] 青藏高原 地形 氣候 影響
[中圖分類號] P4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1-0291-01
1 青藏高原的地形特征
1.1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
青藏高原位于北緯27~37°之間,南北約跨10個緯度,東西約跨35個經度,面積200多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超過4000米,約占冬季對流層厚度的一半左右。海拔在5000米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超過7000~8000米,巨大高聳的高原不但形成獨特的高原氣候,而且對東亞季風環(huán)流及我國氣候有重要影響。
1.2 青藏高原的地面氣溫特點
青藏高原主體北部祁連山以及巴顏喀拉山東部1月平均地面氣溫出現(xiàn)-16~-18℃的閉合等溫線,盛夏7月尚有大片面積平均氣溫<8℃,冬夏皆比同緯度東部平原平均氣溫低18~20℃。青藏高原上地面氣溫日較差比同緯度東部平原地區(qū)和四川盆地都大,比同高度的大氣更大,氣溫年較差亦比同高的自由大氣為大,但因海拔高聳,比同緯度東部平原則稍小。青藏高原上春季升溫強度大,特別是當積雪消融之后,雨季未到之前;秋季降溫速度亦快,春溫高于秋溫。
以上這些情況都說明高原氣候具有大陸性氣候的特征。
2 青藏高原的氣候特征
2.1 獨特的高原性氣候
獨特的高原青藏高原以其高大在整個中緯度地區(qū)的大氣環(huán)流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同時也使其所在地區(qū)形成了獨特的高原氣候,進而對整個青藏高原地區(qū)產生巨大影響,獨特的高原氣候主要表現(xiàn)在:
2.1.1氣溫低、日差溫大、年差溫小
大部分地區(qū)常年無夏,霜雪不斷,年平均氣溫大都低于5℃.沿35°N線是溫度最低的地帶,年平均-40℃~-8℃,是我國平均溫度最低的地區(qū)。尤其在冬季,白晝天氣晴朗,太陽輻射強,地面增溫迅速;夜晚,地面以長波輻射迅速散熱降溫,加上冷空氣下沉,低層空氣氣溫極低,所以日較差很大。
2.1.2空氣稀薄、氣壓低、含氧量少
高原地勢高,大氣密度很小,氣壓很低,含氧量少。年平均氣壓、含氧量、大氣密度分別相當于海平面的50%、60%和66%。水的沸點大部分地區(qū)為84~87℃。空氣密度小,加劇了空氣增溫和降溫的強度,使氣溫日變化增大,同時空氣的浮力和風壓也隨之降低。
2.1.3日照長、輻射強
高原地勢高聳,日出早,日落遲,日照時間長。空氣稀薄潔凈,塵埃和水汽含量少,大氣透明度大。大部分地區(qū)年輻射總量比我國東部地區(qū)要大一倍還多。拉薩還有“日光城”之稱。
2.1.4干濕季分明,干季多大風
獨特的高原季風產生了明顯的干濕季變化,盛行風系隨季節(jié)的顯著變化,冬半年西風帶控制高原地區(qū)為干季,夏半年受濕潤的西南和東南季風影響,降水量明顯地集中在夏半年,因而出現(xiàn)了明顯的干濕季交替現(xiàn)象。
2.2 熱力作用
從11月至翌年2月是四周大氣向高原地-氣系統(tǒng)提供熱量,青藏高原是個冷源,其強度以12月、1月份為最大,向四周自由大氣吸收熱量600多J/cm2·d。春夏季青藏高原是個強大的熱源,其強度以6、7月份為最大,向四周大氣提供熱量850J/cm2·d以上,就全年平均而論,青藏高原地-氣系統(tǒng)是一個熱源,冬季青藏高原的冷區(qū)偏于高原的西部,夏季的暖區(qū)范圍很廣,整個對流層的溫度都。
2.3 高原季風
在青藏高原由于它與四周自由大氣的熱力差異,所造成冬夏相反的盛行風系,稱為高原季風。冬季高原上出現(xiàn)冷高壓冬季出現(xiàn)熱低壓,其水平范圍低層大,高層小,其厚度夏季比冬季大。風的季節(jié)變化,一般是高原北側開始最早,高原上次之,高原東側再次,高原南部最遲。
3 對降水的影響
3.1 對周邊地區(qū)的影響
青藏高原對亞洲降水分布影響范圍極廣,據(jù)最新氣候模式研究結果顯示,引導熱帶季風轉變方向,侵襲印度、緬甸等地,形成高原雨季,同時西南季風的一部分直接到達我國東部地區(qū),形成江南雨區(qū)。如果沒有青藏高原,那我國西部的干旱將更為嚴重,東部也將屬于干旱氣候。
3.2 對我國降水的影響
3.2.1高原邊緣山地的地形降水比較明顯,南坡降水達2000毫米以上,東部地區(qū)200~400毫米東南邊緣地區(qū)400~800毫米。
3.2.2高原阻擋西南季風和東南季風,使之無法吹入我國西北內陸地區(qū),因此,就導致塔里木盆地出現(xiàn)極端干旱,很多地區(qū)的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甚至有些在50毫米以下。
3.2.3青藏冷高壓建立的遲早和它消亡的快慢,都將直接影響到季風的強弱程度。冷高壓建立早、強、盛,冬季風迅速且大面積控制我國。所以,青藏高原冷高壓和熱抵押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著中國大氣的降水強度神遇旱澇災害。
3.3 高原本身的降水分布
在夏季在青藏高原南坡正當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的迎風破,降水量較豐。
4 影響中國氣候特征的因素
4.1 中國氣候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為
季風氣候明顯;大陸性氣候強;氣候類型多樣;水熱同期。
4.2 影響中國氣候特征的因素
青藏高原的高大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高原季風;青藏高原對低緯度環(huán)流的加強,使中國的西南季風較其他地區(qū)的行星季風強;頻領強大的蒙古高壓和寬廣的西北干旱區(qū)使中國氣候的大陸性極強;眾多的溫度帶和鮮明的東西干濕分異以及眾多的高大山地,使中國氣候類型復雜多樣;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夏季多雨,因而中國決大多數(shù)地區(qū)雨熱同期。
結語
如果沒有青藏高原,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可能是一片亞熱帶沙漠。我國的新疆地區(qū)會直接受到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影響而降水豐富,西北地區(qū)將不會存在沙漠。黃土高原不會形成。世界其他地區(qū)的氣候都將會發(fā)生巨變。
參考文獻
[1]朱炳海.中國氣候.北京:科學出版社,1962.
[2]青藏高原氣象會議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