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慧
摘要:在講解工作原理的基礎上,以實例為佐證,對轉子式機油泵不供油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以解決拖拉機使用者在實際中遇到的困難。
關鍵詞:拖拉機;轉子式機油泵;不供油
中圖分類號:S2328文獻標識碼:Adoi:10.14031/j.cnki.njwx.2017.01.050機油泵的作用是把機油升壓,連續不斷地以一定的壓力輸送到各運動零件的摩擦表面,起到潤滑、散熱、沖洗雜質等作用。小型柴油機的機油泵多為轉子式機油泵,它是利用增大工作容積吸油,減少容積提高油壓并泵油。在使用過程中不管是新機油泵還是舊機油泵,我們都遇到過機油泵不供油的故障,給使用帶來了很多困難。下面我們從了解轉子式機油泵工作原理出發,分析它不供油的原因。
1工作原理
195型柴油機上的機油泵是用六角螺栓緊固在正時齒輪室蓋上,內外轉子由耐磨的鐵基粉末冶金制成,內轉子用固定銷固定在機油泵軸上,內外轉子套好后裝入機油泵體內。機油泵軸端銑成扁形,插入凸輪軸前端扁槽內,由凸輪軸直接驅動。當柴油機在標定轉速(2000 r/min)時,機油泵內轉子轉速為1000 r/min,油泵出油量為6 L/min。機油泵體與機油泵蓋之間裝有調整墊片,用來保證機油泵體與機油泵蓋間的密封,并通過調整墊片來保證機油泵轉子的軸向間隙。
機油泵體里的內轉子軸孔和外轉子座孔由于偏心2.8 mm,所以裝配后的機油泵的內、外轉子具有2.8 mm的偏心而互相嚙合。內轉子由4個凹圓弧組成,外轉子內腔由5個凸圓弧組成,內轉子每轉一周,外轉子轉4/5周,由于偏心和轉速差,使內外轉子之間形成的油腔容積逐漸變化,而機油泵蓋與機油泵體相接觸的一面鑄有進油槽和出油槽,進油槽與機油泵體的進油孔相通,出油槽與機油泵體的出油口相通。當內外轉子轉動,轉到進油槽部位時,內、外轉子之間構成的油腔容積逐漸由小變大形成負壓,將機油吸入機油泵內,當轉子轉到出油槽部位時,其油腔容積逐漸由大變小形成正壓,使機油壓力提高而被壓出油槽,經機油泵體出油孔進入正時齒輪室蓋油道內。因此,機油泵不斷被凸輪軸驅動,也就使機油泵能不斷地從油底殼內經機油集濾器吸入機油,提高壓力后經機油壓力調節閥及機油濾清器送到各運動零件的摩擦表面。
2不供油排查實例
一臺195型柴油機上連續更換了2個新的轉子式機油泵都不供油。我們對可能存在的故障做了檢查:①進油管道不漏氣,不可能影響吸油真空度的形成。②油路無堵塞現象(用氣泵吹過)。③油底殼加注機油量在標準位置,不多也不少。④新機油泵轉動靈活,車上安裝正確。通過以上檢查分析,沒有找到不供油的原因。
我們把安裝轉子式機油泵的主軸瓦蓋拆下,固定在臺鉗上,重新緊好新機油泵和進出油管,把進油管深浸在機油盆內,快速搖轉機油泵,仍不供油。拆下新機油泵,如上法,裝上一個過去換下的供油不足的舊機油泵,快速搖轉這個舊機油泵,結果供油了。因此,證明不供油的原因是新機油泵本身有問題。
我們拆開了新機油泵,我們都知道轉子式機油泵有三處間隙必須保證,不能超限。如果超限,就會影響真空度的形成,造成不供油或供油不足的故障。此三處間隙是:端面間隙標準值0.05 mm,極限值0.15 mm;齒頂間隙標準值0.05 mm,極限值0.20 mm;嚙合間隙標準值0.10 mm,極限值0.25 mm。實測檢查發現兩個新機油泵的端面間隙,在不加紙墊的情況下均在0.80~1.0 mm之間,這便是機油泵不供油的原因。造成機油泵不供油的原因還有很多,在下文中對其進行分析。
3不供油原因分析
3.1新機裝配后試車不供油
(1)機體上機油泵吸油孔處油孔未鉆透,使機油泵無法工作。這時可用Φ6.1 mm鉆頭重新鉆油孔,鉆透后,底平面處仍裝螺堵。M14×1.5管接螺栓孔未鉆透,這時應更換管接螺栓。
(2)機油集濾器接頭處油孔不通,使油路堵塞,或機油集濾器接頭焊接處未焊好漏氣,使機油泵不供油或機油壓力不足,此時應更換機油集濾器或對漏氣處焊修。
(3)安裝機油泵前,泵內未預先加入機油,也會引起機油泵不供油。漏裝機體上M14X1.5螺堵及鋼墊,發現后應及時補上。機油泵軸頸未裝在機體座孔中,機油泵因漏氣吸不上油,這時應重新裝配機油泵。
(4)機油泵裝反(相差120 °)引起機油泵不供油,應重新安裝機油泵。機油泵新紙墊沖孔時,紙屑未完全沖下,致使進油或出油孔被堵死,造成機油泵不供油。機油泵內轉子與機油泵軸中的圓柱銷脫出后,軋壞內外轉子,這時應更換機油泵內外轉子。轉子式機油泵三處間隙未得到保證,也會造成不供油。
3.2舊機不供油的原因
舊機除了上述一些原因外,還有下述原因:
(1)長期封存后的柴油機,因機油泵內機油已滲漏掉,柴油機啟動后機油泵不供油。這時應立即停機,拆下后蓋,用油槍對準機體水平油道噴射機油,使機油壓入機油泵出油口處,這時搖轉柴油機,機油就會被吸上來。
(2)機油泵內、外紙墊圈因拆裝不慎而破損,特別是進油孔處紙墊破損,易造成機油泵不供油。這時應更換機油泵內、外紙墊。
(3)機油泵轉子軸長方榫或下平衡軸長槽嚴重磨損后,下平衡軸不能驅動機油泵旋轉,這時應更換或修理下平衡軸及其機油泵內、外轉子。
(4)保養不及時,機油集濾器濾網被污物堵死,或修理保養時,棉紗吸附在濾網上。這時應拆下機油集濾器濾網,用清潔柴油清洗。
(5)機油集濾器裝配過高,且機油油面過低,易造成機油泵不供油。通常情況下,機油集濾器底平面距油底殼底面應為15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