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要:小學英語的復習課在實際教學中一直是個棘手的課型,無論是備課還是實際的課堂教學,教師缺少復習課的設計思路和可操作的方法,經常看到的復習課不是做練習就是新授課的翻版,復習課的教學效果甚微。筆者就復習課的備課、活動設計和練習結合課例,談一談提高復習課的教學效益的方法。
關鍵詞:復習課教學現象;備課準備;活動設計;練習的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1-0268-02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復習課是鞏固知識,發展技能的重要課型,它能幫助學生提高認知能力,使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多數教師對單元復習課的教學目標把握不準,存在以下的教學問題:①新課的重現,舊課的大雜燴,教學方法單一,節奏松散;②教師忙著講重點,講難點,講語法,學生的活動單一,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中,不利于小學生的聽、說、讀的綜合能力形成;③教師盲目地出練習卷而缺乏了對教學內容的全面梳理,造成學生處在題海中而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復習課給學生的感受就是背單詞、背課文、抄寫和做大量的習題;學生感受不到英語復習課知識的整體性和學習的趣味性。從知識、興趣和學習效果的角度看,學生在復習課上的收獲很少,教學是低效的,所以如何有效地上好一節節復習課,一直困擾著小學英語教師。筆者和自己的團隊通過在本區域內近兩年的探索和實踐,發現從復習課的備課,教學活動設計和練習這三個方面著手是提高復習課教學效益的可圖之徑。
一、復習課的備課準備——做好知識點的梳理、提取和整合
以單元復習教學為例,教師在復習課之前先要梳理本單元中每課當中教師手冊上的重要語音、詞匯、句子;然后根據新授課型時學生的學習反饋,教師提取出學生對以上學習內容感到難、感到模糊的知識設計成課堂復習要突破的難點;再把本單元出現的知識和學生已有的舊知識做綜合性考慮,這時教師一定要關注教材的不同單元或教學的不同階段有聯系的知識點,把這些相關知識融合起來,設計成復習課上要延展的內容。這樣為學生建構知識網絡,幫助學生獲得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現復習課型的知識綜合性做好了語料準備。
以冀教版(三年級起始)四年級下冊的Unit1的Again,please。為例,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根據以上的備課步驟,執教者把下列單詞beside、behind、between、crayon、bag、ruler and the numbers定位在學生能聽懂、會讀、會說并能寫出這四項技能里;in front of、his、her、blackboard、pupil、chair、desk、friend、teacher在復習課上學生能夠順利的聽辨出、會認讀和能說出;其中in front of、his、her、blackboard是學生在新授課中學習困難的詞匯,一定要在復習中再次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鞏固。對于本單元的Where is ...?Whose ...is this?How many ...?這三個功能句的問答,將在課堂復習中創設使用的情境,弱化語法,穿插練習,培養學生的運用能力,并將上學期的所學的in,on,under內容整合在運用中。
二、復習課的活動設計——關注學生活動的參與度、活動的趣味性和活動的原則
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對抽象的講解容易厭倦,教師除了以上的語料準備之外,還要對課堂上的教學活動加以設計,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增強教學活動的趣味性,生動性,讓學生在讀、寫的基礎上能參與到其他諸如聽、說唱、對話和思考類的活動中,豐富學生的聽覺和視覺感受,改變復習課的單調性和機械性,提高復習課的有效性。為此,教師要善于把常見的教學活動,如:talk in pairs(groups);listen to get information;chant to rhyme;sing a new song with familiar tones;play a game;guess,do exercises等合理地使用在復習課上,使復習課有活潑的氣氛,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復習課的趣味性,增強復習的有效性。教師在考慮教學活動形式之余,還要關注每項教學活動的學生參與人數,關注學生能使用到哪些復習內容作為語言支架,避免出現活動多樣,語言空洞無交際意義的低效復習課。還以四年級下冊的Unit1的Again,please為例,筆者要把beside、behind、between、in front of作為一組復習內容,并添加四年級之前學生學過的in,on,under三個詞。怎么復習以上單詞,請看下面的三種教學活動設計方案:①單純的讓學生背寫的教學活動。在這種活動中,會的學生寫得很快很好,不會的學生在單位時間內仍然不會,增加學生的挫敗感,復習達不到幫助學生鞏固和提高的目的;②讓學生看著以上單詞的卡片或者ppt讀一遍。學生在讀的時候可以不用心,甚至會出現濫竽充數的現象;另外,教師不能確定學生會讀的同時是否會用,復習課的鞏固和提高知識運用的目的達不到;③讓學生隨著韻律有節奏感的讀出來,增加讀單詞的趣味,并讓單詞在屏幕上停留時間加長,勾起學生的回憶,而后設計Guess環節,如下列圖片(1-3)所示,學生看圖、看詞猜圖中box,bike,Jenny分別和Danny的位置關系。這樣的活動設計既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在情景下的語言表達,又能在運用語言中鞏固舊的知識。又如下圖(4-5)所示,執教者將本單元學的數字與方位詞及Wheres....問方位的句子編成歌曲并配以《一休》兒歌的調,學生在饒有趣味的跟唱中重溫了本課的復習目標,在說唱中完成了復習任務。踐行了我們冀教版《教師用書》中所提倡的英語教學活動化,活動生活化的理念。通過以上教學活動的方案的對比,教師的感受是依托于活動設計,復習課的知識性與趣味性能有效的結合起來,英語課堂就能由枯燥變成生動;學生的感受是復習課有趣,喜歡上復習課。
讓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為復習課教學任務有效服務時,教師還要牢記設計教學活動時的三原則:
①動靜結合的原則。復習課上的各種抄寫、背寫、填寫是靜態的,而各種形式的說、讀、唱及聽是動態的。以上各種活動要在知識銜接的情況下穿插起來進行;如下圖6-8所示,將教材第15頁的看圖填寫活動安排在對話和聽的活動之間。②相互匹配的原則。復習課的知識要和活動融為一體,不要出現為了活動而活動。例如上面ppt4-5提到的唱歌活動,如果沒有歌詞的改變,讓學生學唱原來的歌曲放在本節復習課中就沒有任何意義了。③適合學生年齡的原則。任何一種教學活動要與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程度相適合,讓大多數學生有參與活動的能力,體現《課標》中提倡的“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定和個體差異”這一理念。如下圖9-10的speak和chant活動,既復習了形容詞比較級和最高級,又弱化了語法,chant中的詞句是教師自編的,略有難度,適合于六年級學生完成。
三、復習課的練習——注重練習的有效性
在復習課上,學生要完成一定的筆頭練習是教學的一部分。練習的內容設計,練習的量和練習的方式是對整節復習課的一個檢查和反饋,是復習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內容設計上,教師一定要考慮到班里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不能把現有的課外練習,上一學年的舊練習拿來就用,而是在參考這些練習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班的學生在新授學習中知識掌握的情況,精心設計出個性化練習內容。如下圖11-12所展示的,同樣是針對六年級學生關于過去式的復習,圖11看圖連線,適合學習層次偏低的學生;圖12要求學生在聽名曲Yesterday once more的過程中提取動詞的過去式信息并寫下來,難度偏高,適合學習基礎好,層次高的學生。這兩種練習都是考核學生背寫過去式的,因為分別使用了看圖片或聽歌曲的教學情境,使練習變得生動,變得有意義。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了培養。在做了上述準備外,教師開始針對練習內容設計練習方案。學生的筆頭練習根據學生獲得Listen,talk,read and write四項技能的緯度可設計成抄寫、仿寫、填空、選擇、連線、閱讀、聽音選擇、聽音連線或者圈出信息等多種多樣的練習。不同的練習方式體現的難度和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樣的,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學習階段和《課標》中的分級標準設計出3到5個小題的練習。每種練習的數量不易超過5個,這是因為小學生能集中精力持續寫的時間是有限的,還有一旦寫得時間超過課堂總時間的四分之一,學生對所學內容和所做事情的興趣就會減低,復習課的教學效益就要降低。例如下圖13-14所示的練習是以聽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檢測,同時培養學生聽的策略。這樣,復習課教學中的無任何能力培養的學生機械背寫現象變成了《課標》中提倡的“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而圖片15則體現了寫的練習的數量和形式是多樣化的;圖片16-17是針對高年級學生,教師結合復習內容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改編了一篇短文,讓學生在文字理解的基礎上完成圈出,仿寫和猜詞義三個不同能力要求的檢測,學生在應用舊的知識過程中鞏固所學,在運用所學的過程中加深對語言的理解,同時獲得運用語言的能力。復習課也是培養學生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課型,教學效益隨之得到了提高。
關于復習課的教學,我從上述三方面做了總結,期望在復習課教學中對教師有拋磚引玉的效果,不斷改進復習課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益。如有不足之處還請大家指正、幫助,在踐行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方面,讓我們真正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而努力不止!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Z].
Method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Revision Lessons in Primary English Teaching
ZHANG Jie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From Qiaoxi District Education Bureau,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China)
Abstract:It's always hard for the teachers to give a revision lesson to the pupils in primary schools. Most of the teachers are lack of suggestions or methods to perform the revision lessons well. Owing to this, doing exercises or a repeated new lesson is always seen in revision lessons.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is little. Account for this, I'm going to talk about some methods with examples to improve the revision lessons in teaching with three aspects- prepare a lesson, design activities and do effective exercises.
key words:teaching problems occurred in revision lessons; preparations for a lesson activities designing ; effective exerci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