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亮
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基本路徑初探
張繼亮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讀懂文章,就得聚焦文本基本要素,探究閱讀過程疑難,闡發個體感悟體驗。本文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路徑進行探究,供大家借鑒參考。
中學語文 閱讀教學 基本路徑
閱讀教學是中學語文課堂的重頭戲,是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及思想認識水平的綜合反映,閱讀教學科學高效,對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提升學生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彰顯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創新語文閱讀教學過程勢在必行,經過不斷嘗試和修正,我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路徑提出以下意見,敬請方家指正。
一.整體感知,明確“是什么——文章內容或題材”。具體方法是:勾畫懸疑——疏通障礙——把握要旨——合理歸納。比如學習魯迅的小說《故鄉》,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與感知文章的感情基調。先從各段提煉出時、空、人、事、情、景諸要素:“我”漸近故鄉時看到的蕭索景象及悲涼心情。“我”在故鄉逗留期間的見聞,著重通過描述故鄉人事的變化,揭示農村破產,農民生活貧困的社會根源。“我”離開故鄉時的感想,抒發了“我”要求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愿望。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文章的脈絡: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并輕而易舉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故鄉的變遷及“我”的見聞感想,“悲涼”二字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調。
二.體會情感,領悟“為什么——寫作緣由或目的”。具體方法是:聯系背景,結合中心句、過渡句、點題句、精彩句,體會意圖,把握主旨。比如學習魯迅的小說《故鄉》,從景物描寫來看《故鄉》的情感主題。《故鄉》中的景物描寫主要有三處:⑴文章開頭第二段:作者一開始就為讀者展示了一幅極其陰冷昏暗又十分破敗荒涼的故鄉畫面──深冬時節,天氣陰晦又嚴寒,刮著冷風,嗚嗚的響,蒼黃的天底下,遠近幾個村莊蕭索且荒涼,沒有一些活氣象。這是一個多么死氣沉沉的現實“故鄉”的社會圖景。⑵第十二段:當母親談起閏土時,作者便通過“我”的回憶為讀者閃現了一幅兒時“故鄉”的神異圖畫──天空深藍,圓月金黃,海邊沙地寬廣,西瓜碧綠,一望無際,少年閏土手拿鋼叉,英俊瀟灑,令人神往。這是一個多么明朗、神采、寧靜而富有詩意的世外桃源。⑶文章末段:作者通過對“我”離別“故鄉”時的幾段內心獨白描寫之后,再度為讀者展現了兒時“故鄉”的美景──眼前是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上面是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這便是“我”歷經“故鄉”見聞和感受之后在想象中產生的未來“故鄉”的畫面,這個畫面跟回憶中兒時“故鄉”的神異圖畫是一樣的美麗動人,所不同的是,這個畫面比兒時畫面多了一層朦朧的色彩,也就添了一種虛幻的感覺。那么,《故鄉》中這三處景物描寫,有意將陰冷昏暗、破敗荒涼的現實“故鄉”,明朗神采、富有詩意的兒時“故鄉”,以及朦朧虛幻的未來“故鄉”形成三維比較,滲透著作者對現實“故鄉”的極度不滿,對兒時“故鄉”的無比懷念和對未來“故鄉”的十分虛妄的復雜情感。
三.揣摩作者匠心,細察“怎么樣——寫作方法或技巧”。具體方法是:結合體裁,把握要素,摸準脈搏,揣摩匠心。比如學習魯迅的小說《故鄉》,作者在人物、情節、環境上運用對比手法,給人以鮮明、突出、深刻、強烈的感受。(1)蕭索的荒村與神異的圖畫:同是故鄉,“我”記憶中的故鄉是“神異的圖畫”,二十多年后,則是蕭索的情景。對比揭示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國農村經濟破產的悲慘現實,為人物的活動和故事的情節發展安排了典型的環境。(2)小英雄與木偶人:同是閏土,作者運用了前后的肖像對比,這種前實后虛的肖像描寫對比,展示了中國農村經濟破產給農民帶來的巨大災難。(3)娓娓而談與呆滯麻木:作者運用了閏土兩次與“我”見面時的對話對比,通過對比揭示黑暗統治給中國農村與廣大農民的慘重苦難。(4)親密無間與拘謹隔膜:閏土與“我”關系前后不同,稱呼與禮物的前后變化對比,反映了彼此之間態度和關系的變化,進一步突出了封建精神枷鎖對勞動人民思想上的統治。以上的對比是一人一物的對比,起了突出的強調作用。文中還運用了大量的兩人對比的方法,更能把作者的愛憎感情表達的更加強烈。具體有:(A)閏土的麻木與楊二嫂的辛苦恣睢:作者從肖像、語言、動作、情態、性格上對二人作了對比,一方面說明了農村經濟破產涉及面廣,另一方面也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情、批判。(B)閏土的“辛苦麻木”與“我”的“辛苦輾轉”:通過對比說明了農村經濟破產涉及面廣,連中小地主家庭及知識分子也毫不例外的走下坡路。(C)“我”和“閏土”與“宏兒和水生”:這兩代人的友誼對比,既有悲哀也有希望。(D)“不愿意”與“希望”:“我”的愿意和“我”的希望是議論式的對比,突出了對舊生活的徹底否定和對新生活的無限向往,有力的深化了主題。
明確了閱讀基本路徑,閱讀過程豁然開朗了。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探索,使語文課堂輕松活躍了,學生的知識能力夯實增長了,學生的參與表現積極主動了。閱讀將語文知識、語文技能、語文情感完美對接起來,將語文與生活、人生、社會融合起來,在我們面前延伸出一個浩瀚無垠的世界,讓我們將閱讀進行到底!
(作者單位:江西省興國縣古龍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