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鑫鑫
摘要:大學作為高等學府,是一個培養綜合型社會人才的搖籃,這是塑造人格的關鍵時期。為了提高大學的教學質量,必須做好高校圖書館的建設工作,其中就包括促進微信公眾平臺服務的發展。本文探討了相關問題,從介紹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開通情況、發布內容入手,進一步分析了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存在的問題,最后探討了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開通情況;發布內容;存在問題;發展對策
按照國內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發展的情況來看,不論是微信的服務方法、手段、規則等方面的發展都不夠完善,許多高校圖書館的微信建設都還在進行著不斷地探索。就當前的微信運營現狀而言,高校圖書館的微信服務事業整體水平并不高,為了解決類似問題,應該加強探討如何促進該事業發展的問題。
一、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開通情況
有調查資料顯示,在目前的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賬號之中,通過認證的在總數中只占據著大約9%的比例,而自行標注成為官微的大約有五分之一。值得注意的一點在于,國內的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中,僅僅有武漢大學、四川大學二者的是分別用兩個賬號來注冊平臺,且各個圖書館的兩個不同賬號受關注程度都不高。這就說明,在當前的高校圖書館數字化管理方面,得到微信公眾平臺官方認證的微信并不多。
其次,就是在平臺的開放時間上也有所不同。自2008年以后,各個高校在圖書館管理上都更多地引進了開微信服務號的方法,但是因為高校學生的閱讀規律的原因,學校的圖書館微信服務開通時間往往是周期性的,比如新學期開學的時候,圖書館的微信會面臨一個沉寂后的爆發高峰期;而在假期,微信所受的關注會比較冷淡。
當然,高校圖書館的訂閱者往往是該校的學生或者其他讀者,這個群體的數目并不小。圖書館的微信號一般是群發消息傳遞信息,而不是一對一地發送。而目前的普遍情況就是,高校圖書館在微信上的發帖頻率很低。
二、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發布內容
(一)按內容性質分類
按照圖書館微信號發布的信息及內容的性質,可以給內容分類。其中主要包含節假日開閉館時日、服務訊息、活動報道、圖書介紹、培訓宣傳等等。其中,“服務訊息”主要是指畢業生的離校、閱覽席位、空調利用、自助借書等等服務活動,而“活動報道”則主要是指書展、讀者調研、有獎征言等等活動的通知和宣傳;“校園信息”則針對校園動態、學術會議等等。一般情況下,“服務訊息”發布量是最多的,在整個高校圖書館發布的微信內容總量中占據約33.6%的比例。
(二)按內容表現形式分類
高校圖書館的微信內容在呈現方式上也是多種多樣的,現在比較流行的是純粹的文字表述和圖文結合兩種類型。第一種是最普遍的形式;而圖文結合方式表達的信息內容憑借著其趣味性強、生動具體的優勢也得到許多高校圖書館的歡迎。尤其是對于現在的許多高校學生來說,他們往往更青睞圖文結的多彩方式。
(三)按內容指向類型劃分
根據內容的具體指向,可以把高校圖書館微信發布的信息內容劃分為單向通知、雙向互動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指的是圖書館通過微信公眾平臺上單向發布給讀者的通知類資訊。第二種類型的雙向互動型是指圖書館以微信公眾平臺為途徑向讀者傳遞信息,并且刺激讀者受眾反饋的內容形式。
當前情況下,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依然是把單向的公告通知作為主體部分,這明顯不利于促進微信發布者和讀者的良好互動。雙向互動型的微信信息內容是也往往是含金量比較高的信息內容,現在的高校圖書館中,這樣的內容形式可以大概劃分成有獎競答、推理判斷、歌唱表演、趣味測驗、微信回復、讀者提問與回答等幾個方面。
三、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存在的問題
第一個,在于高校圖書館的微信平臺數小,得專業平臺認證則少之又少。第二個,是發帖的信息少,發布的頻率也很低。第三個,是平臺的服務宣傳不到位。第四個,還有內容發布方面的問題,某些內容的呈現方式比較單調,導致讀者興趣缺缺,微信與讀者之間的互動也不夠激烈。除此之外,我們知道微信公眾平臺的基礎功能可以分成群發信息、自動回復和單獨溝通三種類型。不同的發布方法可以帶來不同的媒體效果,如以文字、圖片、發布、視頻、二維碼等等為媒介進行發布的方法,可以給受眾不同的心理感受。高校圖書館現在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群發推送的功能,在互動效果方面的開發方面都顯得比較薄弱。
四、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發展對策
(一)明確微信服務定位
做好微信服務的定位,能為一個媒體的發展指明方向,是促進媒體快速進步的重點。因此,明確媒體的定位,是高校圖書館運行微信平臺的基礎。在開設微信服務前,需要做好市場調查工作,深入剖析市場受眾的心理要求,按照這些要求做出精準的定位,規劃好微信服務的使命。
(二)創新微信服務內容
內容是任何媒體或者平臺的主體,只有精彩的內容才能吸引更多的受眾。內容的設計,必然是建立在充分調查并摸透受眾需求之上的。就當前國內高校圖書館微信賬號經營的情況來看,不同的學校都具有各自突出的特色,按照不同的受眾需求標準,可以對微信內容進行創新性的設計。現在,讀者群隨身帶有手機、平板,這些都可以設置好提醒功能以便及時接收新的電子郵件、新的文本消息和新的手機呼叫。微信的產生正是迎合了這種需求。微信營銷精準性強、到達率高,不會像微博信息那樣淹沒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高校圖書館要保證微信發帖數量,規范微信發帖頻率。只有保證微信的發帖頻率和發帖數量,才能持續地吸引讀者的關注,試探性地發帖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地發帖很容易使讀者取消對微信賬號的關注。
(三)運用微信先進技術和功能
到現在為止,校園媒體中,大多是以微博、微信、qq空間等社交平臺為媒體,完成信息的傳播的,而微信是其中最常見的。微信最突出的優勢在于它是利用語音來完成信息播報的,而且它也具備傳遞文字段落、動靜態圖片、視頻動態等等信息的功能。因此,高校圖書館在微信服務中不僅可以通過語音、文字、圖片等內容吸引廣大學生讀者,還可以利用3G 時代智能手機的其他強大功能及不斷研發升級的功能,如微信漂流瓶、掃一掃等。
(四)了解讀者需求
高校圖書館應該在了解大學生作息生活習慣的基礎上靈活制定微信發布時間,同時,要把握大學生讀者的心理特點,加強與讀者之間的互動。增強互動首先需要了解受眾的需要,這樣才能使得互動話題引起大學生的興趣。此外,高校圖書館還可以利用獎品增加大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設立專門與好友互動的欄目等。
結語
綜上所述,做好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發展的探討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相關工作人員需要了解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開通情況;其次是明確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發布內容,可以將其按照內容性質、內容表現形式、內容指向等等不同的標準劃分成不同的類型;同時分析好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探討出有效的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發展對策,明確微信服務定位,創新微信服務內容,運用微信先進技術和功能了解讀者需求。
參考文獻:
[1]白 浩,郝晶晶.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4):78-80,81.[3]
[2]麥克盧漢.麥克盧漢如是說:理解我[M].何道寬,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Ⅶ.
[3]楊立淮,徐百成.“微博”網絡生態下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中國青年研究,2011(11):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