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琴
【關鍵詞】 幼兒園;自制;體育器材;方法;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9—0039—01
幼兒園時期的戶外活動是幼兒教育活動的重要方式,開展有趣、多樣的戶外活動,可以讓幼兒形成一個良好的心態,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自制體育器材不僅能讓幼兒感受到制作的快樂,也能加強幼兒與家長之間的互動,讓幼兒有一個難忘的制作經歷,從而豐富戶外活動。
一、自制體育器材的原則
1. 主動去發現和利用廢舊物。在收集到足夠的廢舊物以后,可根據需要進行制作。我們可以利用廢舊物本身的特點來發揮它的價值。比如,廢舊板凳本身有牢固性,可以將它外面做一層保護然后做成高蹺,也可做成小推車或者柵欄,盡量不要改變它本身的屬性。當然,一種體育器材也可以用多種廢舊物做成。如,沙包可以是用廢紙揉成,包上一層布料,也可以直接用布縫制而成,這樣可以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
2. 從幼兒年齡及季節性來考慮。幼兒園多分為大班、中班和小班,小班幼兒年紀小,自我保護能力不強,因此不能讓他們制作一些難度大、有危險性的體育器材,可以讓他們制作一些簡單的、色彩鮮艷的體育器材;而中班和大班則適合玩一些有難度的、技術性的體育器材,除此之外,季節的不同也限制了體育器材的制作,夏天天氣熱,就不應該制作一些活動量大的體育器材,冬天則相反。
3. 家長要與幼兒一起完成制作。家長和幼兒的共同制作會成為幼兒的美好回憶,同時也拉近了家長和幼兒之間的距離。家長可以與幼兒一起制作出簡單好玩的體育器材,如沙包、火箭等。家長在收集材料時發揮了作用,那制作也一定要一起參與,這樣每次幼兒應用這個體育器材時,都能感受到家長的愛。
4. 自制體育器材要保證安全。自制的體育器材大多色彩艷麗,讓幼兒愛不釋手,而美觀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保證其安全性。幼兒沒有健全的自我保護能力,他們的好奇心強,因此體育器材不僅要讓幼兒喜歡玩,還要進行塑封等處理。對于一些棱角分明的廢棄物,我們在制作過程中要將其進行打磨、去棱角,還要加上更多保護,讓幼兒可以放心玩,沒有安全隱患。
二、如何運用好自制體育器材
1. 探索一些新的玩法。自制體育器材與傳統的體育器材不同,加入了教師、家長甚至幼兒的很多創意,這就讓體育器材的玩法變得多樣化了。體育器材的玩法可以不需要教師教,但一定要讓幼兒進行探索。教師在掌握體育器材的最新玩法后,可設計出更多的戶外活動,并通過試玩保證安全性,進而讓幼兒更加愉快地參與到戶外活動中來。為了讓幼兒學會動腦思考,在到戶外活動之前,可以先猜一下新的體育器材的玩法,再到戶外進行實踐,從而讓幼兒感受到創造所帶來的喜悅。
2. 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幼兒教育更多的是培養幼兒的興趣,體育器材的運用也是一樣。教師不可隨意下發體育器材,而應讓幼兒自己選擇。在選擇過后,讓幼兒自己探索玩法和其中的玄妙,這樣不僅能加強幼兒的動手能力,也鍛煉了幼兒的協調能力。另外,教師在制作體育器材的同時,也要多考慮幼兒的興趣,在顏色、玩法等方面加入一些幼兒感興趣的因素,并對體育器材進行更新和改造,讓幼兒的興趣點一直高漲。
3. 愛護自制的體育器材。每個體育器材都是幼兒、家長和教師共同制作的成果,它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玩具,所以教師和家長要愛護這些體育器材,同時也要教會幼兒愛護它們。幼兒應該把這些體育器材當成自已的朋友,讓它們陪伴自己的童年。把體育器材毀壞的行為應該被批評,幼兒可以做小小監督員,發現毀壞體育器材的行為要及時報告老師,大家一起修補,在每次玩過以后,也要對體育器材進行檢查,確保它的完好無損。
體育器材能夠豐富幼兒的戶外活動,讓幼兒有一個多彩的童年。而自制體育器材不僅是現代幼兒教育中大力提倡的,更是響應了保護環境的號召。讓幼兒從小對環境有保護意識是很重要的,自制體育器材不僅能夠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也能讓幼兒的動腦能力得到提高,在感受到家長及教師的愛的同時,明白創造的快樂。因此,自制體育器材對幼兒的身心發展都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幼兒園自制體育器械的開發與運用》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6] ZY826)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