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懷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3-0077-01
在小學階段,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學生今后學習數學的重要基礎。教師要采取靈活恰當的教學方法,在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計算能力逐步提高。那么,如何讓每個學生具有扎實的計算能力,減少學生計算時的錯誤呢?
一、培養學生計算的興趣
1.以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激發興趣。教學中適時地列舉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愛好,提高學習效果。比如: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為了攻克歌德巴赫猜想,草稿紙就演算了幾麻袋。這樣生動典型的事例可以喚起小學生對計算的興趣。
2.創設情景,激發計算興趣。計算題比較枯燥,因此,教學時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將童話、游戲、比賽等融入課堂教學中,同時要注意題目的靈活性、注意練習形式的多樣性,從而激發小學生的計算興趣,提高計算能力。
3.成立數學興趣小組。成立數學興趣小組不僅可以豐富小學生的課外生活,而且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舉辦數學講座、速算、巧算比賽,從而使學生達到算得準、算得巧的目的,增強計算情趣。
二、加強口算教學
口算,也叫心算,是不借助計算工具,依靠大腦思維直接算出結果的一種計算方式。
在四則運算中,人們常用的是筆算和口算。筆算離不開口算,筆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口算的正確與熟練程度所制約。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必須打好學生的口算基礎。學生進行口算需要根據已學過的運算定律、計算法則,在理解的基礎上選擇合理、簡捷的方法計算結果。為了計算得又對又快,口算時,學生必須高度集中注意力,迅速進行計算。因此,口算能促進學生的思維,有助于理解力、注意力和記憶力的發展,還能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三、提高計算能力的關鍵
1.強化學生的口算能力形成。口算即心算,它是一種不借助豎式計算,主要依靠大腦地思維、記憶,直接算出得數的計算方式。它既是筆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又是計算能力的形成的重要標志。因此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要從口算能力著手,扎實讓學生過好口算關,提高他們的口算能力。口算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長期的有計劃地培養和訓練,同時對于口算的訓練也要做到形式多樣化,這樣才能從多方位、多角度去豐富學生口算體驗,并最終形成相對較好的口算能力。
2.明算理,查漏缺。算理在計算教學中作用非常大。如果不明白算理,即使學生會做計算,并能做正確的計算,但他只是一個機械的規律的執行者。在將來進一步的學習中,由于對于計算基礎不明白算理,在學習高一級計算時可能導致越學越不明白。因此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必須要讓學生明白算理,要讓學生明白計算為什么可以這樣做,背后支撐的算理到底是什么。
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許多學生計算法則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會發生錯誤,主要是缺乏嚴格的訓練,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重視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1.使學生養成認真校對的習慣。要求學生對所抄寫下來的題目都進行認真校對,細到數字、符號,做到不錯不漏。2.使學生養成審題的習慣。要求學生看清題目中的每一個數據和運算符號,確定運算順序,選擇合理的運算方法。3.使學生養成仔細計算、規范書寫的習慣。要求學生書寫工整,書寫格式要規范。同時,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認真筆算,強化學生規范打草稿的習慣。列豎式計算時,數位要對齊,數字間要有適當的間隔,進位的確數字要寫在適當的位置上,退位點不能少。4.使學生養成估算和自覺驗算的習慣。教師要教給學生驗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將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進行嚴格要求,提倡用估算進行檢驗答案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