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036-01
1.教材分析
在學習完昆蟲和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后學習鳥類的生殖和發(fā)育。因此,更有利于學生突破本節(jié)的重難點。教材選用雞卵作為代表材料,讓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來獲取相關知識,貼近生活,增添情趣。闡明鳥類在生殖和發(fā)育上是怎樣適應陸地干燥復雜的生活環(huán)境的。再結合前兩課時所學習的內容,對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形成完整的認識。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鳥類的生殖和發(fā)育的特點和過程。
(2)認識鳥卵結構特點和功能。
能力目標:
(1)學會設計實驗探究鳥卵的結構特點和功能。形成信息交流能力。
(2)通過觀察,分析,合作,討論。培養(yǎng)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關注鳥類與人類的和諧關系,形成愛護鳥類保護鳥類的習慣。
(2)滲透孝敬父母的道德觀念。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鳥類的生殖和發(fā)育的過程。
(2)鳥卵結構特點和功能。
教學難點:
探究鳥卵結構特點和功能。
4.教學方法
結合教材內容,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直觀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課件,圖片,實物等進行直觀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對知識的掌握。
(1)實驗探究法:通過對探究實驗的形成,以學生為主體,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實驗能力。
(3)引導發(fā)現法:利用學生課下收集的信息,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分析,歸納得出結論。
學法指導:查閱資料學習 、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法 、實驗探究學習法。
5.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上兩節(jié)課對昆蟲和兩棲動物生殖和發(fā)育的學習,已對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有了初步的認識,但對鳥類生殖發(fā)育過程還沒有深入的了解,針對學生對雞蛋較熟悉,對鳥的繁殖也很感興趣這一特點,讓學生在課前收集了有關鳥類生殖和發(fā)育過程的圖片,為本節(jié)新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6.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驗探險究用具(每組兩個雞蛋,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培養(yǎng)皿,鑷子,解剖剪等)。
(2)學生準備: 收集資料,預習新課。
7.教學流程
7.1 師生問好,導入新課。教師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不同的鳥類圖片,向學生提問"這是什么動物?同學們喜歡這種動物嗎?你對它有什么了解?"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對鳥類的描述,教師提出"同學們對鳥類生殖與發(fā)育過程有多少了解呢?它的生命周期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導入新課。
7.2 新課學習。活動一:通過觸摸生雞蛋殼,感受卵殼的保護作用;利用放大鏡觀察雞蛋殼,使學生發(fā)現卵殼上的氣孔,教師明確氣孔作用;學生將生雞蛋打入透明大嘴容器中,觀察雞蛋內部結構并討論各部分的作用。在此活動后,教師要將所有打碎的生雞蛋統(tǒng)一收集,并向學生說明用做植物肥料的用意,培養(yǎng)學生杜絕浪費的意識。活動二:教師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鳥卵發(fā)育過程和鳥類生殖發(fā)育全過程的視頻及圖片,讓學生對新課程知識整體產生初步印象,并讓學生總結在視頻中看到鳥類的哪些行為?活動三:觀察小雞、小鴨剛孵化時的圖片與小麻雀剛孵化時的圖片差別,使學生對早成鳥與晚成鳥有全面的了解,并根據觀察講述其在發(fā)育狀況、眼睛、羽毛、退足、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區(qū)別,并列舉生活中學生了解的鳥類中哪些是早成鳥、哪些是晚成鳥,使學生對此知識點有正確的認識。活動四:學生以小組形式展示準備的鳥巢,并對鳥巢結構、各部分所用材料進行說明,教師要對學生親手制作的鳥巢予以鼓勵,并在此過程中為學生講解為什么鳥類是人類的朋友,為人類作了什么貢獻,培養(yǎng)學生的"愛鳥"情愫,并在課后帶領學生將鳥巢掛在附近的樹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感性認識在此過程中都得到了升華。
7.3 評價升華。首先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互評,并在小組中選出代表進行評價展示,師生互評,并在評論的基礎上讓學生總結鳥類生殖發(fā)育與兩棲動物的區(qū)別。
7.4 知識梳理。教師提出課堂重難點知識的總結性問題,如"通過課堂學習,同學們了解了鳥類生殖與發(fā)育過程中會出現什么行為?"學生會根據掌握情況回答"占區(qū)、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育雛等"。同學們對鳥類的生殖與發(fā)育知識有更全面的了解,認識到環(huán)境變化對鳥類生活的影響,所以我們作為鳥類的朋友應該愛護鳥類,努力為其創(chuàng)造美好的家園。
7.5 課堂小結:請同學們總結自己都學到了那些知識?
(1)鳥類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
(2)雞卵的結構和功能。
(3)鳥的發(fā)育過程。
7.6 達標練習:我設計了列表比較昆蟲、兩棲動物和鳥類的生殖和發(fā)育特點:
7.7 課后實踐。
課后請同學們調查周圍生活環(huán)境對鳥類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以小組為單位,寫一份愛護鳥類的倡儀書,呼吁全人類共同愛鳥護鳥。
板書設計 鳥的生殖和發(fā)育
一、鳥的生殖 二、鳥的發(fā)育
(1)過程:(1)過程:
筑巢 求偶 交配 產卵 孵卵 育雛 (2)早成雛:
(2)鳥卵的結構和功能 晚成雛:
教學思路設計:
在教學過程中展示有關的圖片,增加感性認識,增強求知欲。再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設計問題,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讓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在探究實驗中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材料,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這樣的處理,使知重點內容很容易得到解決,使難點內容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