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揚
摘 要:合作學習作為傳統教學方法的一種突破和補充,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合作學習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學促學,進而提高課堂實效,教師應充分認識并挖掘其價值。從以下方面闡述如何克服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低效問題,準確把握合作學習的真諦,有效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展開論述。
關鍵詞: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教學評價
合作學習作為傳統教學方法的一種突破和補充,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手段。這種學習方式突出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同時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和集體觀念。通過合作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和信心。近幾年我校在銀川一中教育集團的帶領下,全面開展各項課程改革。其中先學后教、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已經逐漸替代了傳統教學的一言堂。
一、合作學習在數學課堂的適用條件和前提
1.要注重學生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沒有一定的基礎作保證,學生就不可能獨立思考,也就不存在合作學習,更不可能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比如,在課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中,有這樣一道問題:有一張會議桌的桌面長為6米,寬為4米,桌布的面積是會議桌桌面面積的2倍,如果將桌布鋪在桌子上,各邊垂下的長度都相同,求這塊桌布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我在引導學生分析完題目中的數量關系之后,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充分的合作結束后由各組匯報結果,學生的解答令我非常吃驚:有的小組竟然出現了4種不同的解法,而且每個解答過程都非常完整。這道題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得益于小組合作學習,其基礎必須是已經熟練掌握了應用題的有關基礎知識,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這樣通過小組合作才能得出不同的解法。
2.要加強學生合作探究意識的培養
首先,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品質。學生只有學會思考,才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有發言權,才能闡述自己的見解。比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題中,學生只有先進行獨立思考,形成了自己對問題的見解和想法后,才會有合作交流的平臺,才會出現不同的解題方法,因此,獨立思考也是合作交流的基礎。
3.合理分配學習小組
每個學年的開學,我都會通過學生的表現以及成績,采取以學生自愿,教師協調的原則,對班里的小組進行重組。教師在分組中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組內異質學生形成互補,便于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組內同質又便于小組之間的你追我趕以及組間評價的公平性。
二、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實施
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的思路和想法都會有差異,通過交流合作,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解決數學問題,通過思維的差異化學生會產生新思路、新想法,能夠開闊自己的視野。同時,也能夠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習其他同學的長處,取長補短,但并不是所有的課程、所有的內容都要采取小組合作,不能什么地方都用。通過我在數學教學中的實踐和探索,我認為以下兩種情況進行小組合作效果最佳:一是在突破重點難點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共同探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從而可以有效突破重難點;二是在多元化、開放性的問題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促進學生發散思維和創造性意識的培養。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這一節內容時,授課之前,我先引導學生回憶小學學過的三角形內角和的相關知識,其中主要回憶三角形內角和為180°的折紙方法。通過學生的回顧,我采用幾何畫板的動畫演示,讓學生加深印象和理解,同時讓學生獨立思考后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你能通過幾何說理得到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嗎?學生通過折紙的啟發,通過合作學習得出不同的證明方法。這個時候采取合作學習,不僅能激活其思維,還能使小組合作的目的更明確。當然,即使小組合作的時機恰當,問題的設計也需要科學合理。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做到要求明確,不能出現模棱兩可的情況,讓學生無法理解。當然,也要在教學中有梯度,有層次,由淺入深的教學。
三、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評價
教師在教學中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小組評價和以個人為單位進行個人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正如素質教育綱要中提到的:評價不是為了排隊,而是為了促進發展。我們通過評價一方面激勵學生,另一方面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學業發展的水平和存在的問題,可以及時幫助自己進行總結與反思,同時可以調整和改進下一步的教學內容與方法。首先,對各小組的整體情況進行分析,再針對他們的情況讓各小組自己提出目標。每過一段時間,通過測試分析每個小組的變化,對他們的表現及時評價。最后,加上期末成績的綜合表現,整體進行評價激勵,從而督促他們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總之,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下的一種新學習方式,它能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使課堂煥發出新的活力,更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M].學苑出版社,2011-0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