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信息
2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議題之一,是研究制定“十三五”國家食品藥品安全規劃,李克強總理會上直擊食品藥品規劃制定的兩大“要害”。
“食品安全就是要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藥品安全首要則是堅決打擊制假售假等直接危害廣大群眾生命健康的行為,這是制定這兩份規劃的‘要害’所在。”李克強說,“我們編制規劃、推進各項工作,首先要抓住這個領域最重要的‘牛鼻子’,把握住首要問題。”
當天會議通過“十三五”國家食品和藥品安全規劃。李克強明確要求,食品安全重點要落實地方尤其是縣級政府保障食品安全的責任,加大對校園、小攤販等重點區域和對象的日常監管,“首先要嚴防發生系統性風險”;藥品安全要嚴打制假售假,嚴防藥品安全事件發生,同時要在提高藥品純度等方面強化技術支撐。
總理明確要求:“我們市場監管工作在基層就是探索逐步向‘多帽合一’的綜合執法方向邁進,而綜合執法最重要的對象,就是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藥品這些‘必需品’。”李克強針對規劃中的幾項具體表述會上與有關部門負責人一一進行核實,“是否確實做得到”?“做不到就不要寫”。他說:“編制規劃既著眼長遠,更要考慮現實因素。一旦寫入規劃了就一定要做到!”
一項“合作社+農資企業+銀行+國儲糧倉”的合作種植模式去年在黑龍江撫遠展開實驗。最終,高效農業合作社聯社里的79位農戶成為農業種植閉合產業鏈條的首批受益者。簡單地說,閉合產業鏈條模式就是合作社組織農戶,農資公司提供良種農藥和肥料,銀行提供貸款,糧庫直接收儲。隨著農業種植閉合產業鏈到來的不只是農資和資金,還有科學的種植技術。專家春播時到地頭指導,平時在微信群里培訓。當高效合作社水田成熟的時候,畝產過千斤的產量更獲得鄉親們的嘖嘖贊嘆。當秋收全部結束糧食入倉后,農戶就陸續還銀行貸款。據悉,2017年這種模式將在多地復制。
2016年北京市經濟保持了平穩健康的發展態勢,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初步核算,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89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分產業看,在傳統農業持續收縮的同時,北京的都市型農業得到穩步發展。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觀光園全年實現收入28億元,比上年增長6.3%;民俗游實現收入14.4億元,增長11.7%。在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同時,北京市居民收入增長實現了對經濟增長的超越。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9%,快于經濟增速0.2個百分點。同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城鎮居民高0.1個百分點,這是自2009年以來農民收入增速連續第8年高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01年的2.246∶1下降為2.567∶1,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年天津市農業工作的重頭戲,為此,各涉農區繼續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按計劃年內調減糧食種植面積20萬畝。確保調減后的耕地改種蔬菜、水果、花卉等經濟作物和林木,進一步豐富市民“菜籃子”。
據了解,201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的目標和任務,要求從2015—2017年,用三年時間調減100萬畝糧食種植面積,增加蔬菜、水果、花卉、優質牧草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80萬畝,經濟林、生態林、苗圃種植面積20萬畝。兩年來,市農委和有農業的區委、區政府,加大工作力度,農業結構調整工作進展順利,2015—2016年全市累計調減小麥、玉米等糧食種植面積85.87萬畝,增加優質蔬菜、花卉、水果、藥材等經濟作物、飼料作物70.14萬畝,增加經濟林、生態林、苗圃15.73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