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自學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建設與教學改革
廖自學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是小學教育的核心內容,語文課程的建設既需要考慮到小學語文教育發展的現狀以及對教師的綜合性的要求,又要從小學生的學習現狀出發,考慮師生之間的關系。因此,在“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改革中,應該采取一系列的教學改革措施,提高教學水平。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改革 策略
基礎教育課程的逐步改革給教師們提出來了許多新的挑戰及要求,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中的一門極為重要的課程,它的課程改革顯得尤為重要,需要學校和教師方面都加強重視,采取一系列措施來促使改革的形成?!靶W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是培養小學語文教師的一個必修的科目,在進行改革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語文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指出對教師的新要求,進而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教師是構成課程的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也是影響教育教學行為的一個直接原因。在“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學科建設的背景之下,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需要具備以下素質。
1.1 具有明確的課程觀念。課程是教師、教材、環境與學生等四項相互交流的平臺,在一些教學情境中,可能因為師生的體驗感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文本,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理解學生的個性上的差異以及學生學習方式上面的差異,構建一種和諧開放的課程體系,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能夠從整體上去把握住自己的學習內容,形成相應的創新型的思維能力,掌握住扎實的基本的語文學科的知識,選擇和組織課本內容的能力,解決語文教學困難的能力,能夠對不同的文章進行深度的理解,樹立學生自己的語文觀。
1.2 具有教育教學的基本能力。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充分的了解語文課程的發展現狀,關注語文教育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新問題和所取得的新成果,了解其他的專業教師所提出的新經驗、新觀點,充分的掌握住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和特點,了解到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掌握教學評價的方式和意義,能夠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對學生進行一系列的評價。同時,教師也需要具有語文教學所必須的一些基本的能力,能夠根據一些相關的理論,針對學生所遇到的不同的情況進行一些獨立而又有創意的教學設計,滿足學生的興趣要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也要擁有良好的計算機的掌握能力,在信息技術發展到今天,多媒體課堂和微課堂的制作已經成為了小學課堂上的一些亮點,教師們通過制作精美的課件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同時,教師也要具有語文教育教學的研究能力,把理論知識能夠充分的運用到教師的教學中去,促進教學的健康發展。
2.1 合理設計課堂。教師應該根據語文課程的要求來展開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根據新課標所提倡的新理念,語文教師也應該及時的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教師應該根據新課程所要求的新的導向和概念,從多個層面去計劃和設計,包括以下價值觀、方式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但是,教師所展開的一切的設計必須應該扎根在語文教材的基礎之上。語文課本是根據大綱的要求所編寫的,而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也需要在每一節課的實際內容之上去體現。因而,只有依據教科書分化教學的環節,才能夠擬定出符合當前教學課程的教學方案,同時這也是教師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保障。當然,教師不應該單方面的根據自己的要求去設計教學方案,還應該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考慮學生們的要求。教學是一個雙向的任務,而學生作為學習中的主角,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地位不可或缺。教學設計應該根據學生們的情況隨機應變,做出不同的設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都相對的不夠成熟,各種思維模式都沒有定性,教師更要因材施教,綜合考慮學生們的興趣愛好。教案是教學設計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進行有效的教案設計需要教學次序安排夠妥當,教學程序計劃合理,教學方式分類妥善,教學形式和教學媒體的應用恰當。實際上改善怎么教學和怎么學習的問題,采用了恰當的教學方案,就能夠解決一部分的難題,達成教學目標。
2.2 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地充實和提高自己。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正如俗話所說:“正人先正己?!闭Z文老師在學習上需要引導學生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而與此同時,語文老師自己也要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不能當學生有了難題時,教師束手無策。同時,為了轉變教學方法,語文老師也需要不斷地提升自己,學習新思想、新方法。只有語文老師學習了新思想新方法,才能夠在實際的教學中使用創新的教學方法。語文老師要不斷地提高自己,在遇到問題時候正確的分析情況,靈活的開展工作,創新教學方法,成為一個合格的語文老師。
總之,針對“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存在的一些問題,對課程進行一系列整合與改進,進而來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1]吳春花.“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建設與教學改革的探討[J].新課程:上,2015(2).
(作者單位:重慶市酉陽縣可大鄉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