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苗苗
美國小學生初級漢語課堂觀察分析報告
蒲苗苗
隨著全世界“漢語熱”的興起,漢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也逐漸地進入了美國的小學課堂。本文主要以美國一所小學的漢語初級課為觀察對象,通過對教師行為的觀察以及學生對課堂的反饋進行分析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旨在了解對外漢語教學課堂特別是小學課堂上容易產生哪些問題,以及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點解決的建議。
美國小學生 漢語教學 教師行為 反饋 觀察
本文觀察的是美國一所小學的漢語初級課課堂教學,教學對象是英語為母語的美國小學生,一個班級有20名左右的學生,年紀都在6-9歲,教師是孔子課堂的中國老師,教學內容是“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腿、腳”等身體器官的漢語說法,同時利用“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帶出了“聽、看、聞、說”的表達,教學語言以英語為主、漢語為輔,教學過程中主要用到的教學法是全身反應法,通過聽兒歌做動作的方式讓學生跟著做來記住課文內容。教學過程中還利用了投影儀、PPT和網絡等教學用具。
(1)組織教學
教師首先用英語詢問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用中文向學生問好“同學們好”,少部分學生能夠準確的用“老師好”來作為回答,大部分學生只是重復老師的“同學們好”來作為回答。
(2)復習導入
教師在PPT上展示了一張圖片,上面是0-9十個阿拉伯數字,向學生提問是否還記得上節課學習的數字,學生沒有作出明確的回答,老師再引出數字歌“我的朋友在哪里”,問學生是否記得,得到了學生肯定的答復。接著老師利用網絡上的數字歌視頻,讓學生跟著視頻一起唱歌“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看完視頻后,老師讓學生起立拍手唱數字歌,以鞏固復習學過的數字。
(3)新課學習
教師在PPT上展示“功夫熊貓”的圖片,引出今天學習的新內容“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腿、腳”,老師展示熊貓的身體器官,老師教讀,學生跟讀。在進行一個階段的學習后,老師讓學生起立,配合指出自己身體器官的動作一起學習生詞,老師再單獨提問,學生全體回答并指出自己相對應的身體器官。學習完身體器官后,老師利用“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引出這些器官的功能“看、聽、聞、說”的表達說法。
(4)鞏固新課
上節課學習了兒歌“我的朋友在哪里”,教師在這節課利用同樣的兒歌將這節課的生詞編進去,將兒歌變成“我的眼睛看看看”,來鞏固這節課學習的內容。教師同時讓學生一邊做動作一邊唱歌,利用全身反應法復習新詞,并對學生的發音錯誤進行了糾正。
(1)教師行為的觀察通過對本次課堂教師行為的觀察,總結出以下分析:
1.教師態度方面。教師在課堂上的教態十分沉穩,聲音洪亮,發音標準,整個課堂的氣氛輕松愉快。由于教學對象是零基礎的美國小學生,如果教學語言全用漢語會造成學生聽不懂的情況,因此教師用語采用的是英語為主、漢語為輔,和學生交流時用英語,涉及到課堂用語比如“同學們好”、“上課”等就用漢語,教學語言淺顯易懂。
2.課堂管理方面。教學對象比較活潑好動,但是教師在這方面并沒有進行有效的管理,對學生的遲到和開小差現象也沒有進行處理。但是教師在課堂上注意到了學生的反應和語音問題,能夠及時進行反饋和糾錯,用一些贊美詞來對學生的反應進行表揚,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課程設計方面。本次課堂主要是“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身體器官的教學,教師在PPT中利用了功夫熊貓的圖片以及數字歌等視頻、音頻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利用全身反應法的教學法讓學生能夠活動起來,不是傳統的老師說學生跟讀的方式,能夠有效的調控課堂的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
(2)學生對課堂的反饋
通過對學生行為的分析,得出以下分析:
1.學生態度方面。學生大部分能夠準時到達課堂,遲到現象很少。對待教師態度也很好,能主動向老師問好,學習興趣比較濃厚,上課情緒也基本處于高昂狀態,積極參加教學活動,老師向學生提出的問題,大部分學生也能夠積極做出回應,但是仍舊有一小部分學生存在遲到、上課開小差的情況,老師也沒有及時對這些問題進行引導,因此有一小部分學生在本次課上并沒有學到知識。
2.學生學習方面。學生對待老師提出的問題,大部分學生能夠進行獨立的思考,并向老師做出反饋,一部分學生還有自己的想法,例如老師問好“同學們好”,有一小部分學生準確回答出了“老師好”。但是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反思方面,表現的還不夠好。
1.課堂管理方面。本次漢語初級課課時一共23分鐘,但是在教師進行完組織教學和復習導入之后,仍舊有學生剛剛進入教室,尋找自己的座位,課堂秩序有一小段時間的混亂。在教學過程中,有一部分學生存在開小差的情況,比如吃東西、東竄西跑,還有一些學生在玩自己的手指和頭發。但是可能由于教學對象是小學生,年紀比較小的原因,教師并沒有及時的進行處理,專注于自己的課堂講解,放任課堂的混亂未管。針對學生遲到的現象,筆者認為,教師可以設立一些獎懲措施,抓住小學生喜愛被夸獎的特性,對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回答問題的學生,進行一些小的獎勵,口頭獎勵和具體實物獎勵都可以,提高學生上課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師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做法會傷害學生的感情,只要掌握好一個度,不僅不會傷害師生感情,還能提高課堂效率。
2.師生互動方面。師生互動是課堂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同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積極有效的互動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學生學習這門課的學習態度。筆者注意到,本次課堂師生互動較少,幾乎都是老師在說,學生主動說的情況很少。老師在進行新課講練時,根據數字歌全身運動時,有部分學生并沒有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但是老師并沒有采取措施,這是沒有考慮到每一個學生,因此有部分學生在這節課堂上并沒有學到什么實際的內容。筆者認為在對外漢語課堂上,教師應該充分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上課時要留意學生的反應,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的內容,多些師生互動,讓學生產生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困難也要及時的做出回應,而不是一味的輸入。還可以采取選小組長的方式,讓學得較快的學生帶動學得較慢的學生,一起進步。
3.教學設計方面。教具是對外漢語課堂一個很有利的工具,利用好了能夠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次課上,教師充分利用了高科技教學工具,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學習新內容,還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產生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教師在教學設計上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在復習導入上,老師給出的圖片是0-9十個數字,但是老師教給學生的兒歌卻只有1-7七個數字,內容不夠精確,而且圖片上的數字也只是單純的數字,不具有形象性,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筆者認為,在進行數字或者拼音教學時,可以適當利用形象化的圖片,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
(3)教學資源應用觀察
通過對教學資源的觀察,得出以下分析:
1.教案設計方面。本次課堂主要的教學內容是“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身體器官的教學,教師的教師設計非常巧妙,教學對象是小學生,相對中學生來說,課堂的專注度不夠,因此教師設計了兒歌教學,通過唱歌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同時還運用了全身反應法,加深學生對課文的記憶。
2.教具準備方面。教師在本次課堂上利用了投影儀、PPT和網絡的教學工具,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了兒歌和卡通圖片來引入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對這節美國小學生初級漢語課堂教學的觀察與分析,筆者認為這名教師已經做得很好,基本能夠達到教學目的,學生的反饋也很真實有效,雖然教學過程有一些不足,但瑕不掩瑜。同時,筆者也認識到了在對外漢語教學這門道路上,我們仍舊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傊缲撈饘ν鉂h語教師這一重責,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1]佐斌.師生互動論——課堂師生互動的心理學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250.
[2]董海燕.基于課堂觀察改進初中英語教學的行動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3]崔希亮,對外漢語綜合課課堂教學研究[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介紹:蒲苗苗,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漢語國際教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