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杰
中職英語教學方法探究
韓杰
中職英語教學一直是學校文化基礎課教學中的難題,究其原因主要因為學生的基礎較差和不良的學習習慣所致。本文結合從事英語教學的感受和經驗,從信息化、分層次教學等方面來探討如何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的方法。
中職英語 教學方法 探究
在中職學校中,學生普遍存在著重視專業課輕視文化課的心理,認為到這類學校就是為了學習技術掌握一技之長,文化課學不學都無所謂。其負面效果在英語教學中表現的尤為突出,英語教學一直是文化基礎課教學中的難題。然而隨著地區經濟的發展,各種新興產業蓬勃興起,技術性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職業中學的招生規模也在國家教育政策的轉變與調整中持續的發展擴大。在人才需求與生源數量不足的矛盾與沖突中,生源的質量在逐年下降,學生各方面的素質一屆不如一屆,從而導致英語的教學難度越來越大。筆者在擔任男生較多班級的英語教學時,發現多數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上課期間如果禁止亂講話,學生就玩手機,不讓玩手機就睡覺,不讓睡覺就講話,使英語教學無法達到教學大綱規定的要求。有時想想作為老師,花費很長時間認真的備課,充滿激情的去上課,換來的卻是身心疲憊。教學效果也不能令人滿意,培養出來的技術人才不夠全面,英語水平低下,就業競爭能力差。因此,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探究新時期的英語教學方法勢在必行。
傳統的語法翻譯教學法(grammar translation teaching method)雖然有助于學生牢固掌握英語知識,但是教學方式單一,學生缺少實踐機會,課堂氣氛沉悶。直接法(direct method)直接運用目的語進行教和學,強調用第一語言教學的教授方法來教授第二語言,忽視了第二語言教學的特殊性,也很難適用于中職學校的學生。美國布朗大學特瓦德爾教授曾經把英語的教學過程歸納為認知、模仿、重復、變換、選擇五個階段。因此,教師應該根據英語學科自身特點與規律加以審視和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通過信息化、分層次、交際法、理實一體等手段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并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從而提高英語課堂的效率。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中職英語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予學生更多發展個性的空間,我校學生主體化教學主要是通過泛雅平臺進行操作的。以往都是老師把相關的資料打印出來發給學生,要求他們能夠利用課余時間認真學習,但總有部分同學置之不理。在使用泛雅平臺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錄制一段視頻,通過防拖拽、防窗口切換、任務點設置學生必須觀看一定時間的視頻才可通過課程等方式強制要求學生進行預習和學習,效果較好。比如在講授江蘇教育出版社《英語》第二冊U-nit 1 What a wonderful time時,教師就可以先錄制一段有關景點的視頻,讓學生通過分組討論并搶答的方式來說出mountains,beach,drift,Colosseum四個主要的單詞,答對一個單詞全組每人加一分平時成績,全對組每人可以加四分平時成績,如果答錯也不會被扣分。在這種游戲規則的刺激下,多數學生能夠完全改變以往的學習態度,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樣就逐漸改變了中職學生不愿意回答問題的困境。學生在圖文并茂的情境中自然而然的參與到了英語課堂中來,無意識的增強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了英語課堂的效率。
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中職生的英語知識掌握程度參差不齊,教師在制定授課計劃時一定要徹底的研究學生,特別是英語基礎極差的學生。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差生同樣具有進取心,自尊心,渴望進步,他們只是由于各種因素造成了成績差。作為教師對具體學生要作具體分析,盡量做到分層次教學。雖然中職學校的教師也都知道這一點,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注意不到這一點。自從實行信息化教學以來,我校允許學生在上課期間合理使用手機和電腦,教師就可以通過泛雅網絡學習平臺給基礎不同的學生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比如有個別同學課前只要識記一些單詞或短語,成績優異的同學則必須背誦通篇課文來增強語感。任何一個層次的學生只要及時完成目標,任課教師或班主任就在班級中給予表揚、鼓勵和肯定,形成有效的鼓勵機制。在不斷的成功中,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自然而然的就會提高。對于個別多年來一直對英語學習抱持敵對態度的釘子戶,多利用課余時間和他們交流,讓他們理解每門課程之間都是相通的,學電工電子要用到數學知識,學計算機要用到英語知識,平時有事或生病寫張請假條也要用到語文應用文寫作知識。不僅如此,作為一名合格的中職畢業生不但要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術知識還應具備良好的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為將來在工作崗位上繼續學習和深造提供契機。同時讓他們了解文化素養低是導致中職生難以形成企業對人才其它需求一個重要原因。以英語為例,有的中職畢業生學習三年后還不能寫一份完整的英文簡歷,更有甚者都不認識company, worker,manager等基本的單詞,以致于錯失了良好的工作和升遷機會。
盡管中職學生的文化課普遍較差,但是他們的動手、動口等表演活動欲望相對較強,這些優點為他們英語學習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契機。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長,創設一些符合學生實際的英語學習氛圍,例如,每次上課前讓學生暢所欲言三分鐘用于英語口語的鍛煉,此時有些學生會介紹一些自己喜歡的事物,有些學生會談談自己對于英語學習的想法等。同時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的英語選修課和英語角活動,這樣既拓展了他們的英語知識,也為上課前三分鐘的free talk積累了素材,讓學生在實用、會用環境中滿足了自己的表現欲,樹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部分中職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會呈現出混日子的思想,不像普高學生對待自己的英語學習有一種義務感、緊迫感、責任感。他們認為學習英語只是迫于學校的規定不學不行,就得過且過吧。他們完全是沖著專業技能才選擇中職學校的,對英語的學習是以對自己所選專業是否有用衡量的。針對這種情形,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盡可能的把英語教學與專業學習結合起來,把英語教學與學生將來的就業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比如在計算機應用技術班級上課時,教師可以穿插一些常用的單詞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統),database(數據庫),modem(調制解調器),server(服務器)等,并要求他們在機房上課時關注到這些相關的單詞。久而久之,隨著專業詞匯量的增加,學生逐漸感受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逐步樹立了學習英語是為了更好的學好專業技能的觀念。
總之,英語教與學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如何改變學生厭學和棄學的態度是關鍵。作為中職英語教育者,就要想方設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材施教,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優秀的中職畢業生。
1.戴雁輝.任務型教學在高職英語課堂上的應用.讀與寫雜志.2008
2.羅文君.英語課堂中的提問.蘭州文理學院學報.2002
3.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羅毅.英語課堂教學策略與研究方法.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江蘇省武進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