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鐘原
(十二)全景系統
選配的全景影像系統使操控如Levante 車型較超大尺寸車輛更為簡便安全。該系統由4 個相同的攝像頭模塊組成:
◆前部攝像頭位于前格柵上,三叉戟邊框的正上方
◆后部攝像頭位于后牌照板的上方
◆兩個側面攝像頭位于側面后視鏡的下部
全景影像攝像頭模塊技術規格如表93 所示。攝像頭模塊之一(左)與CVPM(右),如圖112 所示。

表93 全景影像攝像頭模塊技術規格
系統由特定的模塊管理(CVPM,中央視覺處理模塊)。CVPM 位于地板飾板之下,右側前排座椅下方,并執行以下操作:
◆為4 個攝像頭模塊供電,并接收每個攝像頭模塊的LVDS 類型信號(低壓差分信號)。2 個功能均通過同一同軸電纜執行

圖112 攝像頭模塊和CVPM位置
◆其結合4 個視頻信號創建一個360°全景影像圖像,可占據ETM 屏幕上所顯示的全景影像框一半的位置
◆框的另一半則顯示來自單獨攝像頭(前部或后部,根據掛入的擋位或用戶手動選擇)的信號
◆繪制并重疊動態操控線,基于當前轉向角度在屏幕上追蹤車輪軌跡
◆將合成的視頻轉換為模擬NTSC-M 格式,并傳輸給ETM 以便顯示在中控臺屏幕上
在拆除或更換過系統部件之后(CVPM 或任一攝像頭),需要對全景功能的圖像進行校準。可以通過MDEvo 測試儀啟動校準程序,啟動后需要幾分鐘行駛循環。
ETM 在專用頁面上為駕駛員提供視頻流。當掛入倒擋時,將自動打開頁面,或是從“控件”(Controls)命令組中手動訪問頁面。出于安全性與可用性考慮,該系統僅可以非常低的速度啟動,如圖113 所示。

圖113 頁面
用戶選擇攝像頭的輸入命令將通過CAN I 總線從ETM 傳輸至CVPM,兩者都同時與之連接。對于前部與后部影像攝像頭,駕駛員可在兩個影像角度之間選擇:
◆帶有動態線重疊的默認小角度在停車與狹窄空間中操控時非常實用
◆寬角度盲點影像,換句話說,將選定攝像頭的全部視野縮放到屏幕上(差不多180°)。當駕駛員駕車通過視野受限路段時,這非常實用
獨立式后視攝像頭:
還可以僅配備后視攝像頭(M156-7 車型已配備)來替代全景系統。在此情況中,該攝像頭與全景攝像頭不同,前者包含一個專用電子模塊(RVCM,后視攝像頭模塊)。RVCM 會通過CVPM 使用的協議將視頻流傳送到同一引腳上的ETM。RVCM 還通過LIN 連接到BCM,來接收轉向角輸入并相應地覆蓋其視頻流上的動態駐車線。獨立式后視攝像 頭(RVCM)技術規格,如表94 所示。

表94 獨立式后視攝像頭技術規格
(十三)駐車傳感器,車尾盲點監測系統與盲點檢測
Levante 車型配備以下輔助系統(選配)。
1.駐車傳感器
駐車傳感器系統為選配配置,是沿用自M156-7 車型的配置。其使用超聲波傳感器進行檢測,6 個在前保險杠上,4 個在后保險杠上,以及位于行李艙右側飾板后的一個PTS(駐車電子系統)模塊,如圖114 所示。MTC+界面具有數個選項,用于設置警報的類型與音量、限制前部檢測區域或是禁用系統。

圖114 MTC+界面和PTS模塊位置
2.車尾盲點監測系統與盲點警報(如圖115 所示)

圖115 車尾盲點監測系統與盲點警報
配備沿用自MY16 Quattroporte車型與Ghibli 車型的RCP 和BSA 功能,可在以下情況中啟用:
◆RCP:變速器為R 擋,同時速度在2 ~16km/h 之間
◆BSA:變速器為D 擋,同時速度超過10km/h。若在車尾盲點處檢測到車輛,則將亮起同側后視鏡中的警報燈,如果駕駛員開啟同側轉向燈,則同時發出聲音警報
兩個功能均由LBSS 和RBSS(左側和右側盲點傳感器)管理,根據功能具有不同的車輛檢測范圍。電子模塊連接到CAN I 并集成在位于后保險杠面板兩側角內的雷達傳感器中,如圖116 所示。

圖116 雷達傳感器位置
(十四)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
Levante 車型引入了數款尚未在瑪莎拉蒂車型上使用的標志性高級駕駛輔助系統。以下將詳細介紹這些系統的功能與操作原理。
1.自適應巡航控制(ACC)
自適應巡航控制同時提升常規巡航控制系統的舒適性與安全性,可根據前方車輛的速度對車速進行動態調節,而無須在每次需要改變車速時,都重置該系統。由位于前格柵三叉戟標志后的長距離雷達傳感器測量目標車輛的車速與距離。系統所保持的距離,如圖117 所示,由車速與用戶的設置同時決定。
ACC 由DASM(駕駛員輔助系統模塊)進行管理,DASM 可分析雷達信號然后通過CAN C 與ECM(常規巡航控制系統)和ESC 模塊進行通信。在發動機制動不足以維持與前車的安全距離時,將主動對車輛施加制動力。當然,在兩種情況下都會點亮制動燈,與踩下制動踏板的效果相同。

圖117 測量目標車輛
ACC 根據以下邏輯工作:
◆可在速度高于30km/h 時啟動
◆為保持不超過限速,就算在前車提速時,ACC 也不會將車速提高至超過駕駛員設置的速度。如果駕駛員需要保持跟隨前車的狀態,可使用轉向盤上的常規搖臂開關手動提高設置速度
◆配備有自動停止功能,可持續跟隨目標車輛直至它完全停止
◆如果目標車輛保持停止超過2s,則需要駕駛員介入方可再次啟動(踩一下加速踏板或動一下速度控制搖桿開關)。保留之前的速度設置傳統定速巡航控制系統仍然可用:按住距離設置按鈕2s 可將其激活
2.前方碰撞警告(FCW)
前方碰撞警告是ACC 的安全相關擴展功能。使用相同方法(雷達與攝像頭)來識別并準確定位車輛與其他障礙物,但其旨在避免(或至少是減輕)碰撞,以下為其工作方式:
◆通過音響系統與儀表向駕駛員發出聲音與視覺警告
◆將以突然施加制動力的形式發出進一步的警告
◆如果駕駛員仍然未做出反應,而有很大可能即將要發生碰撞,則自動施加制動力以減輕碰撞后果
FCW始終與ACC同時裝備。駕駛員可通過MTC+界面(設置頁面)設置FCW 的靈敏度、禁用自動制動功能或關閉全部系統,如圖118 所示。

圖118 設置FCW
3.車道偏離警告(LDW,車道感應)
車道偏離警告是唯一只依賴攝像頭模塊(HALF)的ADAS 系統。如果僅配備了此系統,則不會安裝雷達傳感器。
在速度超過70km/h 時,攝像頭模塊識別車道分隔線,如果車輛無意中跨過了任一條線,則將向駕駛員發出聲音與視覺警告,如圖119 所示。為在無意的橫向偏移與主動的變道之間做出區分,僅在以下情況中開啟警報:
◆未開啟同側轉向指示燈
◆車輛正以恒定速度巡航行駛(無明顯加速或制動輸入)
◆車輛逐漸跨過車道線,而駕駛員未在該方向有相應的轉向盤動作
視覺警告由IPC 屏幕左上角的小圖標構成。但是,在ADAS 專用頁面上,可顯示有關在程式化道路兩側所畫線的更多詳細信息:
◆灰線:系統無法檢測道路上的車道標志,或是速度低于70km/h
◆白線:系統識別出車道標志并主動進行監控
◆黃線:系統警告駕駛員可能發生車道偏離
可從IPC 屏幕的此頁面上關閉系統,但每次打開點火開關時系統都會自動重新啟用。可從MTC+“設置”(Settings)菜單禁用警告聲音。在IPC顯示器上的ADAS 屏幕:ACC 可設置、啟動并識別前方車輛。用戶所設置的距離為最大距離,以四格的方式顯示。LDW 啟用并識別道路上的車道標志(白線),并且也警告駕駛員可能發生向左的車道偏離(黃線)。在指示器中重復提示的所有信息,將獨立于當前啟用的屏幕進行顯示。 所有ADAS功能專為在常規公路上駕駛所設計和校準。因此,在選擇越野模式后,將自動禁用它們,如圖120 所示。
4.傳感器與電子模塊:DASM 和HALF
圖121 左圖:DASM(駕駛員輔助系統模塊)集成于雷達傳感器中,與ACC-FCW 選件一同裝備于車輛。圖121 右圖:HALF 攝像頭模塊,始終與所有ADAS 選件一同裝備(ACCFCW 和LDW)。

圖119 識別車道分隔線

圖120 IPC屏幕顯示

圖121 傳感器與電子模塊(DASM和HALF)位置
駕駛輔助系統主要由兩個電子模塊控制,模塊集成于各自的傳感器中:
◆DASM(駕駛員輔助系統模塊)控制長距雷達傳感器(位于前格柵上三叉戟邊框后)。該模塊集束發射高頻(77GHz)射電波束,接收由固體表面返回的反射波,同時進行分析以評估前方車輛的位置與速度,以及車前方的其他障礙物。在最佳條件下,傳感器可檢測到250m 以外的車輛
◆HALF 模塊(觸覺車道反饋)控制前置攝像頭(位于前風窗與后視鏡之間)。主要用于LDW 系統,但同樣在由DASM 執行的雷達測量確認中扮演重要角色。最后,HALF 模塊同樣協助執行來往車輛識別,用于自動調節大燈角度
在惡劣駕駛環境中ADAS 功能可能無法正常工作或被禁用,例如擁擠且混亂的交通狀況、強降雨以及不規則的路面。此外,DASM 易受高電波反射環境影響,例如積雪、結冰或一些隧道的內襯層。
兩個模塊都連接到CAN C 總線,并借此與其他模塊進行通信(主要為ECM、ESC 以及IPC),以操作ADAS 功能。兩個模塊也共用一條私有CAN 總線,用于交換、對比并確認有關每個模塊所執行測量的所有信息。僅將由大量數據分析得出的最終結果(例如,駕駛員警告、發給ECM 和ESC 模塊的命令)分享到CAN C 總線。為了正確和安全的操作,兩個傳感器前部的表面必須保持清潔。如果因灰塵或冰雪干擾了傳感器的操作,則將在多功能顯示器上顯示特定警告信息。更具體地說,HALF 模塊依靠雨刮器來保持前風窗上該部位的清潔,所以這兩個部件的正確操作是緊密關聯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