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娜·阿不來提
摘 要:目前信息化技術正廣泛滲透到我國農村和農業信息化建設中,本文探討了中國農業信息化前沿技術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農業;信息化;技術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全面信息社會,中國政府已將農業信息化作為重大國策。農業信息化前沿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對于發展現代農業具有重大而積極的意義。中國農業化信息技術較國外相比較還有很大的差距,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農業信息化技術發展趨勢與現狀
農業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趨勢在世界范圍許多國家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實現。發達國家如美國,信息技術已得到廣泛應用,各種農業信息服務業相當發達。農業部門能夠提供市場前景預測為農場主的生產安排提供有效信息,同時也提供具體的農業生產操作技術信息,如農業氣象報告、土壤水分狀況、各種農作物生長狀況等信息服務。在北美國家,由于地廣人稀和信息技術發達等條件,“精細農業”(precision farming)得到推廣應用。這種農業技術體系是信息技術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綜合應用的體現。我國農業信息化的過程雖然起步晚,但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信息化工作發展非常迅速。在國務院的信息化辦公室的指導下,實施了多項“金”字工程,其中的“金農”工程的實施,為我國的農業信息化起到主導和推動作用。金農工程的啟動,促進全國農業信息化的進展,目前,農業部建立了“中國農業信息網”,在互聯網上開設網頁,并設有各種專業網站,如種植業、畜牧業等;近幾年來一些地方政府的農業管理部門和教育科研部門也相繼在互聯網上開設農業信息網站。但這些網站存在的不足之處是實用信息少,農業宏觀指導性信息少,實用的科學技術內容不詳細,尤其是缺乏綜合性的分析材料與預報信息。這些現象說明我國農業信息化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
我國農業信息技術應用除了利用互聯網建立農業信息網站外,在農業專家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方面也取得一定成績。其中,國家863計劃306主題組和科技部的“九五”攻關計劃,都在農業信息化方面加大了力度,已經成功地開發了一批專家系統并在農村中建立農業專家系統應用示范區,極力推廣其成果,爭取在農業信息化和農業信息技術應用推廣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績。當前我國農業信息化的工作雖然取得一些進展,但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上。全國只有極少數的農戶應用計算機輔助農業生產。農業信息化水平不高的第一個表現是廣大農村的計算機用戶太少,只有極少數農戶能用上計算機網絡獲取和發布產品信息。 1999年6月我國的互聯網用戶大約400萬,到2000年達1000萬。但我們應看到用戶地區分布不均勻,目前大多數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和東部沿海發達省區,農業信息技術要發揮其作用還很難。第二,互聯網上可供利用的有效農業信息少,影響了計算機網絡用戶的發展。
二、中國農業信息化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
1.我國農業信息化意識淡薄,管理體制不健全
我國農業信息技術的推廣工作一直是建立現代農業體系的一項重要任務,由于一些政府管理部門對農業信息化的意識不強,對政策內容把握的不到位,以及對發展農業信息化的認識不足,導致在發展現代農業的進程中,政府的主導作用沒有體現出來,再加上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及其流通是由多個部門管理,職權相對分散,標準又要求不一,導致工作效率不高,信息儲備也就不完善。 由于管理體制不健全,導致我國農業信息技術的推廣受阻。
2.我國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落后 ,信息技術人才匱乏
盡管國外許多發達國家現代農業的信息技術水平已經突飛猛進,但由于受到我國傳統農業的影響,落后設施仍然在一定時期占有主導地位。同時在信息技術的處理方面,缺少在信息采集、科學管理、現代化智能操作及處理方面的人才,使得信息技術在現代農業發展中較為緩慢。
3.信息化工作隊伍建設落后
在我國,信息化的工作主要是 IT 行業,由于技術的專業性, 使他們絕大數人的工作環境在 IT 行業。關于農業信息化方面的專用人才較少,直到目前還沒有一只穩定的隊伍為現代化的農業服務。再加上現有的農業各部門專業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技術指導人員嚴重缺乏,信息儲備不足等種種原因使得從事農業信息技術的專業人員缺少獨立維護與開發信息服務的能力, 最終影響了信息化工作隊伍的服務水平,服務的質量也不高。
三、解決問題的建議
1.加強政府引導,高度重視農業信息化的發展
要提升政府農業信息化的意識,讓政府帶動個人。政府需要做到降低農民們使用信息的成本,以鼓勵農戶加強農業信息化,同時也需要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并加大對相關教育方面的投資;要提高農戶的農業信息化意識。
2.成立重大工程專項
建議各級財政每年安排一定規模資金,成立重大工程專項,作為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的引導資金,重點用于示范性項目建設,選擇信息化水平較好、專業化水平高、產業特色突出的大型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科技園區、國有農場、基層供銷社、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開展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示范應用,以點帶面促進中國農業農村信息化跨越式發展。
3.建立基層農業信息人才培養機制
按照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加強農業信息技術的普及和宣傳,重視基礎農業信息人才的培養。培養和選拔“拔尖人才”,結合地方現代農業的發展特色和水平建立專家資源庫和人才儲備庫,提高他們的信息技術水平和業務水平,提高農戶掌握和使用農業信息技術的能力。
總之,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信息化是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我們要充分運用有效的信息資源和先進的科學技術使我國的特色農業在信息化的發展過程中為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趙元棣,溫維亮,郭新宇,肖伯祥,陸聲鏈,孫智慧. 基于參數化的玉米葉片三維模型主脈提取[J]. 農業機械學報. 2012(04).
[2] 韓華峰,杜克明,孫忠富,趙偉,陳冉,梁聚寶. 基于ZigBee網絡的溫室環境遠程監控系統設計與應用[J]. 農業工程學報. 2009(07).
[3] 高峰,俞立,張文安,徐青香,于莉潔. 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作物水分狀況監測系統研究與設計[J]. 農業工程學報. 2009(02).
[4] 馮友兵,張榮標,沈敏. 面向精確灌溉的無線傳感器網絡構建[J]. 農業機械學報. 2009(01).
[5] 李道亮. 中國農村信息化發展報告(2008)[J]. 中國信息界. 2009(Z1).
[6] 毛罕平,張艷誠,胡波. 基于模糊C均值聚類的作物病害葉片圖像分割方法研究[J]. 農業工程學報. 2008(09).
[7] 高峰,俞立,張文安,徐青香,姜慶臣. 基于作物水分脅迫聲發射技術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精量灌溉系統的初步研究[J]. 農業工程學報. 2008(01).
[8] 劉小軍,朱艷,曹衛星,田永超,姚霞. 基于WebGIS和知識模型的精確農作決策支持系統[J].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 2007(04).
[9] 張秀花,路明,賈北平. 跨區作業短信息服務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 農業機械學報. 2006(10).
[10] 郭作玉. 農業信息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J]. 天津農林科技.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