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雅之
摘 要: 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幼兒園老師必須掌握的一項事物。新教師剛面對家長的時候容易發生膽怯、無話可說等狀況,其實,做好家長工作并不難,只要我們真誠、微笑、及時溝通,家長工作就能做得得心應手,在請家長配合我們工作的同時,也要認真對待家長的需要,給家長一定的方便。教師只有充分做好家長工作,得到家長的支持與信賴,才能使家園聯系更完美,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
關鍵詞: 教師 溝通 家長 交流
踏上工作崗位已經有3年了,3年前,我還是一個毫無工作經驗的新老師,經過3年探索,我在教育教學、班級常規及家長工作方面都有了很大進步,尤其家長工作方面。做家長工作的時候,一開始比較靦腆,因為剛踏入工作崗位,語言能力不是很好,不善言辭;有的新教師由于溝通經驗不足,沒有自信,對與家長交往溝通就會選擇逃避或者依賴老教師;當然,也有的新教師因為不被家長信任,而缺乏自信與內疚;還有的新教師覺得孩子的學習、生活更重要,就脫離家長工作,但是,家長工作是重中之重。我就屬于不自信的一類人,一開始接觸家長的時候覺得非常害怕,怕講錯話、做錯事情不能得到家長的認可,所以和家長交流的時候都是躲在搭班老師身后,很少與家長溝通。
一、掌握技巧,讓溝通更融洽
(一)微笑地對待每一位家長,與家長溝通積極主動。
笑,是生命活力的催化劑;笑,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早晨,當家長送孩子來幼兒園的時候,看到老師臉上燦爛的笑容,也許心情就會變好,他們會感覺老師真的像媽媽,把孩子放在幼兒園會非常放心。當跟家長提一些小建議的時候,家長看著老師的笑容會非常容易接受。其實,微笑是非常溫馨的,哪怕不知道說什么,一個微笑也可以暖化大家的心,打開心扉。
第二年的時候,我帶了一批新來的大班小朋友,剛開始的時候,家長們非常挑刺,而我雖然不會表達,但是盡自己的力解決一切可以解決的事情,慢慢地,一個月下來,我從一些關系比較好的家長那里得知,我得到了他們的認可,說明工夫不負有心人。隨后交往中,我一如既往地和之前一樣,主動找家長溝通,積極地在空余時間發送孩子的照片,讓家長們更好地知道孩子在幼兒園的基本活動,讓家長們放心、安心。
園內發生事情之后,不管大小都要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說明情況。如果發生事情的時候教師隱瞞不說,回家后由幼兒說出口,那么教師就處在被動地位,不利于矛盾解決。如劉雅雯小朋友在戶外活動的時候不小心和奔跑的小朋友撞了下,鼻子有一點流血,當時就止住了,放學的時候我們和家長如實說了情況,家長表示孩子磕磕碰碰在所難免。假如我們沒有和家長說,而是由幼兒說今天流鼻血了,那家長勢必會把情況往嚴重方面想,對教師心存不滿。
(二)用心做事,感動家長。
我很愛孩子,從小就喜歡和小朋友打交道,一直想著要做一位老師,終于夢想實現。工作的第二年,也是非常膽戰心驚的一年,我和一個比我還要新的老師一起帶班,因為園內領導還給我布置了一些任務,如教技主任、年級組長,這么一來,我在班級的時間更少,每年的10月都有教技整合課,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比賽,很榮幸我被選上,但我在班級的時間非常之少,而我的搭班就會非常辛苦。一天下午戶外活動時,兩個孩子追逐打鬧,搭班沒有及時制止,造成一個孩子摔倒在易拉罐上,鼻子、額頭嚴重摔開,當我得知這一消息后,下了班立馬和搭班一起前往孩子家中探視,這件事情我非常有責任,我如實地將事情向家長說明了,很主動地承認了錯誤。跟家長溝通要真心,要像朋友一樣溝通,這樣才能交換彼此,得到彼此間的信任。
我們都是新教師,面對的都是比我們年齡大的家長,有的時候,往往因為一些家長的蠻不講理而起爭執。其實,換一個角度思考,家長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太過愛孩子,因為孩子是他們的一切。我們只有帶著微笑,熱情地和他們解釋,得到他們的認可,尊重他們,尤其一些爺爺奶奶輩,更要慢慢地和他們溝通,得到認可。
(三)與家長交流時要注意措辭。
和家長交流要有準備,平時準備個小本子記錄孩子日常的一些行為案例,和家長交流之前,分析下孩子的這些事情,優點哪些需要肯定繼續保持,不足哪些,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什么,怎樣改正,然后再跟家長溝通。
在與家長溝通的時候,言辭相當重要,一些老師喜歡用“哦”、“好吧”等語氣較為平淡的詞匯。哪怕沒時間溝通,可以采取照片的方式進行,在QQ群中大致說明一下。如果有一些比較調皮的小朋友犯了錯,可以抽空找家長QQ聯系,或者電話聯系,讓家長們知道我們一直在關注孩子,沒有忽略孩子。
如果有比較重要的事情,教師可以先組織一下語言,如何簡單快速地表達自己想要說的內容,再預設幾個家長可能問的問題,這樣有準備的交流會讓家長覺得老師比較專業,對孩子很上心。
二、真誠付出,注重家長的需要
一般教師請家長配合我們工作的同時,往往會忽視家長也有需要,表現為以幼兒園教育為中心,教師指揮,要求家長配合,教師很少考慮家長需要和想法,使家長處在被動服從的位置上,這樣家長積極性得不到提高。
小班剛開學的時候,前三天都會往群里相冊中放上寶寶第一周在園活動的照片,供家長了解寶寶在園情況。也對家長說明以后不會每天都傳照片,有活動的時候再傳。當時鈕安琪媽媽說了句:老師,能不能再傳一個星期啊?寶寶剛入園,焦慮不安的除了寶寶還有家長們,于是我和搭班老師又繼續傳了一個星期的照片,這件小事得到了家長的好評,鈕安琪媽媽在學期結束的時候還專門為了這件事情感謝我們。所以滿足家長的需要能使家長更好地配合我們的工作。
家長像孩子,也需要老師的表揚,我們可以在各種公開活動中表揚孩子的進步和家長好的教育方法,家長會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配合老師進行教育。如每次收上來的親子作品,我們會把制作精美的作品拍下來,傳到空間,讓家長互相觀摩學習;每學期給家長們發一次獎狀,調動家長們參與學校各類活動的積極性。一個人首先應該學會欣賞,老師更應該懂得欣賞。我常常欣賞孩子們一點一滴的進步;常常欣賞家長們給班級的一點一滴的關愛。每當哪個家長為我們班做哪怕一丁點小事,我不僅在全班幼兒面前表揚,還會在家長會上把這一學期所有為班級作過貢獻的家長的名字和事跡說出來大加贊揚,這里的贊揚是真誠的,既是對他們好的行為的肯定,又是對其他同學或家長行為上的導向。暗暗告訴他們,怎樣才能做稱職的、博愛的好家長。
總之,新教師要虛心找老教師咨詢、學習,這樣進步才會快。你付出多少,回報就多少。我們要學會付出,哪怕有時吃點虧,也沒事。家長會覺得教師是公正無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