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宇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中職體育教學是中職學校開展人才培養工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如今,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傳統的中職體育教學已無法滿足中職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需求,中職體育教學改革已經勢在必行。因此,本文就立足于中職學校的實際情況,探討了從職業特色的角度入手,進行教學內容改革;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入手,進行教學方法改革;從多元化的角度入手,進行教學評價改革等三點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路徑,以期對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科學開展能夠有所啟發。
關鍵詞 中職體育 教學改革 改革路徑
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培養我國中等專業技術人才的主要途徑。而中職體育教學則是中職學校開展人才培養工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如今,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傳統的中職體育教學已無法滿足中職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需求,中職體育教學改革已經勢在必行。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職體育教學改革就成為了體育教育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之一。鑒于此,本文就立足于中職學校的實際情況,對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路徑進行了探討,以期對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科學開展能夠有所啟發。
一、從職業特色的角度入手,進行教學內容改革
教學內容是中職體育教學活動的載體,也是影響中職體育教學質量和成效的關鍵。綜觀現階段我國中職學校所開展的體育教學活動可以發現,目前,多數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內容都是以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以及各種田徑運動等常規體育運動項目為主的,而且不同專業學生使用的都是統一的、相同的教材,并沒有考慮不同專業學生之間體育教學的差異性。而這樣的教學內容雖然在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卻明顯缺乏職業特色,忽略了體育教學的實用性和功能性,不但不利于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的激發,而且普遍存在體育教學內容與專業實際應用不對等,實用性差等問題,以至于影響了中職體育教學的成效和人才培養的質量。
針對上述問題,在進行中職體育教學改革時,就要注意從職業特色的角度入手,跳出傳統教學中“唯技術論”的誤區,以學生為本,以就業為導向,結合職業特色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組織和選擇,以盡可能的滿足學生專業方面的需求,充分發揮中職體育教學的實用性和功能性。例如:機電專業學生未來從事的職業普遍對于上肢力量的要求較高,那么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據此多安排雙臂屈伸、引體向上以及啞鈴和俯臥撐等有助于上肢力量發展的教學內容;文秘專業的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往往需要長時間伏案工作,對于手指、手腕力量以及手眼協調能力要求較高,那么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據此有意識的安排乒乓球、排球等有助于發展手指、手腕力量和手眼協調能力的教學內容,以盡可能的體現職業特色,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學生的未來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入手,進行教學方法改革
目前,很多中職學校的體育任課教師在組織開展教學活動時,仍然是以體育教學中最為普遍和最為常用的講解示范法、重復練習法等為主的,采用的也仍然是以任課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并沒有充分考慮中職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需求,這種較為單一、死板和滯后的教學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和中職體育教學的質量。
因此,在開展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過中,要改變上述的問題,就要注意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在充分了解和掌握中職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行為特點的基礎上,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來盡可能的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提升中職體育教學的質量。例如:中職學校的學生一般年齡都在15歲-18歲之間,正處于身心各方面素質發育的高峰期,愛玩愛鬧,崇尚新潮。那么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任課教師就可以利用中職學生的這一特點,通過采用游戲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或者是組織開展對抗賽等新穎的、靈活的、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組織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積極、主動、能動的參與到體育教學之中。
三、從多元化的角度入手,進行教學評價改革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活動的評定、衡量與反饋,沒有教學評價的教育是盲目的,教學評價的科學與否也是影響中職體育教學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多數中職學校采用的仍然是達標測試和期中、期末考核等結果性評價的方式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評價的,不但教學評價的方式較為單一,沒有充分考慮學生個體之間的客觀差異性和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而且教學評價的主體也主要是以任課教師為主的,學生被排斥在教學評價主體范圍之外,很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是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沒有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應有的作用與價值。因此,針對上述問題,在進行中職體育教學改革時,就要注意從多元化的角度入手,對教學評價這一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在具體實施時,可以參考如下幾點措施:一是,將結果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結合起來,將平時成績納入評價體系,以盡可能實現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的科學考核;二是,將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結合起來,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評價的過程之中,盡可能全面的反應學生的學習情況;三是,將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結合起來,最大限度的整合中職體育教學中的評價資源,以完善中職體育教學的評價體系;四是,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實際制定多元的評價標準,以盡可能客觀的反應學生在學習中的進步程度,保護和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方繼東.中職體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06.
[2] 趙延武.芻議中職體育創新教學實施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