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祖銘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在新課改實施以后,對中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注重學生體育水平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通過不斷改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分組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與嘗試。本文筆者結合分組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與應用進行分析,希望借此能彌補教學中的不足,有效推動學生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 分組教學 體育教學 作用 應用 中學生
隨著生活水平的上升,人們對教育的目標逐漸提升,對人的素質定位主要集中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層面上,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這樣的追求始終沒有改變,健康的身心是人們一直追求的目標。我們應該知道,健康的體魄離不開鍛煉,良好的身體素質是人們開展一切活動的前提。中學生是我們祖國的未來支柱和希望,他們的身體狀況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問題。尤其是中學生還處于發育的關鍵時期,提倡有效的體育課程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渠道。
在中學體育方面,只有不斷改善教學質量,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滿足社會對學生的需求,幫助學生在身心方面健康發展,這也是現代教育對體育課程提出的要求。然而,傳統的機械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應該除舊更新。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課改的提出為體育教學打開了新的方便之門,分組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
分組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體現,主要表現在:教師根據中學生的成長需求、具體能力和有限的知識水平開展的教學工作,其針對性和目的性比較強,這種教學模式迎合了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能力,在體育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團結能力,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分組教學既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也是一種教學方法,將體育教學的重點從傳統的教師“教”轉向學生的“學”,重點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教學的核心轉移到了學生利益為主,不僅讓學生感受到體育活動的快樂,還能養成中學生樂觀的心態,讓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這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對我們教學工作的發展提供了便利,值得我們的推崇與提倡。
體育綜合了各個學科的多種知識,需要學生發揮自身的體能和智力,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通過不斷嘗試、完善和超越來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分組形式上可以分為:自由分組、性別分組、互幫互助分組、興趣愛好分組等。分組學習要有一定的要求:1.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分組學習,小組之間的默契與團結是活動能否成功的關鍵點,小組成員之間要互相合作,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既要達到鍛煉身體的目標,還是學到相關的知識技能。2.小組要有特色。在小組分配時,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合理的安排分組,小組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口號,利用小組成員各自的優勢來戰勝困難,鼓勵學生為了提高團隊的綜合實力而不斷的努力。3.充分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能動性和自主性。雖然是以團隊的形式進行學習,但是學生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每個學生在小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不能一成不變,要互幫互助,還要互相學習,學生教學生,與師生教學,效果會好很多。4.教師要進行適當的指導,保證師生與生生間的良好互動。體育課不僅是鍛煉體能,還要保障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還能更好的融入到集體中,讓學生更加適應這種群體生活,更加合群。這就要求組員之間有內向學生,也要有外向學生,互相影響,進而培養學生樹立自信心和頑強的人格品質。
在體育分組教學中要注意一些問題:1.分組學習是為了讓學生在團體中互幫互助,共同進步,不能僅僅是個別優秀學生的參與,如果只是個別學生包辦活動,那表面上看活動挺熱鬧,實際上卻是少數學生得到了鍛煉,那這樣的小組學習就沒有真正的意義。2.并不是所有的體育內容都適合小組學習,不能為了豐富課堂活動氛圍而分組學習,不能僅僅將這種教學模式流于形式,教師要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來選擇教學方式。3.雖然是分組學習,但是教師作為主導人員,不能在小組活動中缺席,要為小組的學習指明方向,努力提高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小組合作的形式主要是課堂氛圍活躍,教師要控制好課堂紀律,保證課堂的有序進行。4.小組學習的內容主要以教材大綱為主,在完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適當的延伸課外活動。
總之,分組教學符合中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生理特點,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通過分組學習,學生在充滿友情的環境中交流合作,在提高學生身體技能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集體意識,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
參考文獻:
[1] 林國忠.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樹立終身體育的探討[J].福建體育科技.2009(06).
[2] 邵偉德.學校體育學科中運動技術、運動技能和終身體育習慣等概念之關系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01).
[3] 王寶寧.足球課堂能力分組教學的意義與實施策略[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05).
[4] 汪康樂,邰崇禧.論中學體育教學中的“異常”現象及其糾正[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10(03).
[5] 郭瑞芳,張永江,顧淵彥.體育教學中“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課程理念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04).
[6] 秦勝,殷鴻豹.對農村中學生體育興趣的調查與分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