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端
摘 要: 作文課堂教學通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做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優化觀察方法,豐富寫作源泉;優化情境教法,激發學生興趣;優化討論教學,鼓勵創新思維;優化“說”“寫”訓練,增強語言表達;優化評論自改,提高鑒賞水平,輕松、愉快地寫好作文。
關鍵詞: 初中作文 課堂教學 教學方法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和主動精神為特征的教育。加強素質教育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就是把學生自己的活動放在首位,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授之以漁”,即教給學生方法,使其“要學”、“善學”,進而實現教學方法的最優化。
為了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我在作文教學中把優化教法作為課堂教學的關鍵,遵循從實踐中歸納出理論(方法),再運用理論(方法)指導實踐的認識規律。課堂上,通過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做學習的主人。下面以初中語文《作文訓練――寫讀后感》課堂教學為例,談談在初中作文課堂教學中優化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具體做法:
一、優化觀察方法,豐富寫作源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腦子里一片空白,是很難作出文章來的。作文要有素材,而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社會生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息源泉。要讓學生“貼近生活,積累生活”,在作文教學中必須安排、指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世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認真、精細的觀察能力,讓他們多見多識,積累教材。觀察就是有目的地感知,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結合活動,組織學生進行靜態或動態觀察;結合生活,引導學生進行定向比較觀察;結合課外閱讀和影視觀看,指導學生間接觀察和想象觀察。
期初,讓學生做兩手準備:準備一本摘抄本,進行語言材料積累;準備一本日記本,隨時記下自己觀察到的事物,并定期檢查、評改,針對普遍存在的毛病,隨時給予糾正。這樣在“寫讀后感”教學中,要求學生用生活例子證明感點時,學生發言踴躍,氣氛熱烈,妙語如珠,這與平時的觀察積累是分不開的。有了素材,學生自覺地審視、感知,寫作時文思噴涌,不愁“無米下鍋”了。
二、優化情境教法,激發學生興趣
情境創設法是指以情境為手段,用生動形象的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優化教學為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斯賓塞說:“在快樂狀態下學習的孩子學習效果最佳?!眱灮榫辰谭ǎ寣W生“披文以入情”,受到感染,寓教于樂得到美的享受,從而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
在“寫讀后感”教學中,設計采取將抽象的寫作方法化為感性的做法,以形象、直觀、生動的掛圖《白天鵝與黑天鵝》為學生創設具體可感的情境,通過積極實踐,探討出寫作方法。教學中還創設了另一個情境:學生表演了為人類作出巨大貢獻的鳥類受到人類的殘殺,發出“我們需要一個家”的哀鳴的童話劇,聲情并茂的表演,再配以音樂,以視聽助激情,為學生提供直觀的感性因素。由于環保問題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引起他們極強的參與意識,看完后激起他們對自己現實生活的聯想,“情至文生”,學生有所感,自然就有說出來、寫出來的強烈欲望。
三、優化討論教學,鼓勵創新思維
所謂課堂討論的優化,就是課堂討論內容的優化,討論時機的優化,討論方法的優化。討論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就課堂中主要的、重點的或疑難的問題展開討論或辯論。它可以加深學生對某種知識的探求,促使他們開動腦筋、積極思索,有利于形成學習氣氛,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在“寫讀后感”教學中,看完童話劇后,要求以四人為一學習小組展開討論:想一想可以定什么感點?如何聯系實際寫讀后感?以此突破本課教學中的難點——根據材料定感點及重點——掌握寫讀后感的方法并懂得運用于實踐。學生當時受到情境感染,正處于積極態勢,思維活躍,大有不吐不快之感,此時展開課堂討論,更有利于他們充分發揮學習主動性,容易盡言自己的體驗。由于學生已掌握方法,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極大激發他們的興趣。討論中,我因勢利導,讓學生多角度看待問題,避免思路單一,積極發展創新思維;討論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個人和集體的智慧,培養求異思維及構思能力。
四、優化“說”“寫”訓練,增強語言表達
“作文語言是否有感染力。是關乎文章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言語可分為口頭和書面的,從表達的角度而言,“說”是口頭表達,“寫”是書面表達,說和寫都是傾吐、表達,這是共同點?!白魑木褪怯霉P來說話”,優化“說”“寫”訓練,加強它們的聯系,發揮二者相互促進的作用。
“說”是作文課進行語言訓練至關重要的一環,實質是把“內部語言”轉化為“外部語言”的過程;“寫”是在大量“說”的基礎上,用書面語言把“說”的內容寫下來。課堂上,說寫結合,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寫讀后感”教學中,看完節目,師生共議感點后,將作文訓練分為“口頭”和“筆頭”作文訓練,二者同時進行,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實際情況任選一種進行訓練?!翱陬^”作文訓練要求學生列提綱,打腹稿,理清作文思路,通過“說”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提高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筆頭”作文訓練,進行寫片斷練習,正如艾蕪所說:“作文可以從最感興趣部分開始?!睂W生可依自己興趣自由選取,進行“引”、“聯”、“議”或“結”的片斷練習,并不因截取一段寫而“斷章”,因為寫好之后,可再將各個“點”串成一個“面”。在“說”、“寫”訓練的同時,也訓練思維,由于有興趣為先導,學生思想活躍,思路開闊。
五、優化評論自改,提高鑒賞水平
葉圣陶:“寫完了一篇東西,看幾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數,這是好習慣。”初中生已初步具備評價作文優劣的能力,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我常引導學生進行作文評論。所謂作文評論,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對某篇作文進行評價,談談自己的看法:它好在哪兒,有什么不足,不足處怎樣寫才好,學生的評價可能是只言片語,或是一鱗半爪,只要有“評”就行。
在“寫讀后感”教學中,指名學生“說”(口頭作文)或“念”(筆頭作文)后,我當即引導學生給作文“挑骨頭”,找出不足之處,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如有的學生指出“非常屢見不鮮”應刪去“非?!保挥械膶W生還能找出同學作文中的詳略不當處,挑出作文中“讀”部分概括內容不夠簡潔,而“感”部分引用故事太多、太長的毛病。由于學生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作文的,我提倡以鼓勵為主,即使有一個“閃光點”,也要求學生以鼓掌進行表揚,增強其寫作信心。
當堂說,當堂寫,當堂反饋,及時了解學生的寫作思路,及時評價,這樣實際上是把作文的修改、評講適當地滲透到作文指導課中。這樣第二節獨立寫作課時,學生內心的興奮點仍在繼續活躍,將片斷、提綱補充完整,寫起來一氣呵成,有了中肯的評價,寫完后自覺修改。
教師優化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學習氣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讓學生自覺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樂學”、“善學”。
參考文獻:
[1]斯賓塞.斯賓塞的快樂教育[M].朝華出版社,2010.
[2]王克章.錘煉作文語言的幾種方法[J].中學語文教學,2004.3.
[3]呂叔湘.關于中學語文教學的種種問題[J].語文教學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