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輝慶
“洗鞋池”的創意雖小,意義卻不小
文|王輝慶



四川瀘州一所700余人的普通村小,擁有一個長2米、寬1.5米的洗鞋池。學生每天上學,晴天一腳灰,冬天一腳泥,走過這個洗鞋池,鞋子立馬變得干干凈凈,心情也變得愉悅?!跋葱蔀槲覀兺瑢W和老師進校第一件事?!?/p>
但凡教育工作者,皆知環境對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保持校園的干凈整潔是對所有學校的基本要求。但是,受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要實現這一目標并非一件易事。筆者扎根農村教學一線,曾在多所村小工作過,深感學?!梆B成教育”過程中觀念轉變之難,要求落實之難。眼下瀘州這所村小,卻因一個“洗鞋池”的設計,輕輕松松地讓校園保持了干凈整潔,這讓筆者看到了教育實施過程中創意的重要性。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學生其實也知道干凈整潔能給人帶來愉悅的心情,可日常生活中就是難做到、難保持。再加上“破窗效應”作祟,農村學校與農村孩子總給人以灰頭土臉的感覺,而一個“洗鞋池”的創意卻讓這些都成為過去式:洗鞋池符合小學生心理,親近水是人的天性,踩水洗鞋,玩耍的同時洗去身上塵垢,滌蕩了心靈。
報道出來之后,立馬有人聯想到一些國家的學生在校門口換鞋子進校園的做法。殊不知,這個占地面積僅3個平方的洗鞋池更適合農村小學。洗鞋池鋪著紅色的網格膠墊,池里有不到兩毫米的水,剛好淹沒鞋底,學生走過池子,鞋子立馬變得干凈,簡單實用的設計絲毫不比國外的換鞋間遜色。
說到底,洗鞋池的設計體現了學校管理的精細化。辦學過程中,一個問題出現了,怎么辦?“聽之任之”不可取,“但求耕耘,不問收獲”也不行。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找到這把鑰匙并堅持落實下去,這就是洗鞋池給我們的啟示。類似的創意還可以更多些!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