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翠麗
(江蘇省豐縣人民路小學,江蘇豐縣 221700)
作為高年級小學語文教師,學生的寫字水平雖不能說“高”,可不少學生進入中學后都是班里的“佼佼者”。 而眼前的這批學生,怎么了?書面涂抹嚴重,書寫潦草,幾乎找不到“整潔、美觀”的作業。按照規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養成的過程。“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這是新課標要求的,也是我本學年在寫字教學中應該達到的。時間短,任務重,我決定從了解學生入手,找出癥結,對癥下藥。
觀察發現,很多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沒有做到“指實掌虛”,沒有做到“三個一”,教師的提醒,學生只會暫時改變,很快又“恢復原貌”;交談中得知,孩子的家庭作業經常處于放羊式狀態:一部分留守的孩子,家庭作業無人問津;還有一部分父母雖然在家,可一天到晚忙于生意,對孩子又無暇過問。
跟班過來的教師也反映,這幫學生平時字跡潦草,難以辨認,涂抹嚴重,又臟又亂,教師們在批改時很是頭痛,特別是考試時,相當一部分學生就在試卷上龍飛鳳舞,筆畫粘連,甚至黑成一團,到了難以辨認的程度。
“病情不同,藥方有別”,針對以上現象,我進行了仔細分析,找到了造成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
部分教師對待寫字教學的消極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寫字水平的發展。一是由于各種原因,任課教師更換較為頻繁。寫字是慢功夫,即使有教師花些心思,短時間內也難奏效;再者,有的教師認為字寫得好點、差點沒什么大不了的,對考試成績也沒多大影響。二是其他學科的教師板書較為隨意。孩子在其他學科學習中,一些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時隨意發揮,多用行書,很多學生喜歡模仿教師。三是“寫字小課”形同虛設,平時練字要求不嚴格,寫字指導不到位,多數時候只規定寫字的數量,對于質量的要求不高[1]。
對于寫字與學生全面發展關系的認識不足。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來臨,現在的學生從剛開始入學就進入了一個少紙、無紙的時代。學生們大都喜歡使用電腦輸入法,快捷簡便,以至于在用手書寫時,他們覺得是很麻煩的事。很多家長也走入只要學習好,字寫得好不好無所謂的誤區。
另外,評價一個人字的好壞,也是標準不一。許多教師也有“只要能寫正確就行”的思想,這就導致了許多教師對學生寫字要求的降低。
首先,做好我的“天天練”。作為教師,一言一行都應當是學生的楷模,自己把字寫好了,學生才有好的榜樣可以模仿。因此,課堂上板書時,用規范工整的字書寫,并注意行列的安排,力求做到美觀大方;課下,堅持鋼筆字、毛筆字兩字的練習,讓學生看到我的“天天練”內容。每一次的寫字指導,做到“多示范,少講解”,因為,我覺得“示范”才是最形象、最生動、最切實的指導。孩子們通過觀察教師的一招一式,可以領略到起筆、行筆和收筆的全部過程,可以感受到運筆的輕重與緩急。每一次的作業批閱,做到“書寫規范,行款流暢”, 讓孩子們欣賞到漢字間架結構的均勻與協調,體會到漢字的韻味美和結構美。“要讓學生寫規范字,先讓自己寫好、寫規范。”培養學生的寫字能力和審美能力,從做好我的“天天練”開始。
姿勢正確是寫好字的前提,是孩子們身體健康成長的保障。首先,我把“寫字姿勢圖”放大后張貼在黑板的一側墻壁上,讓學生時時看得見、看得清。我又動員大家齊動腦把“執筆姿勢”“坐姿”規則,改為易讀易記的“順口溜”“十字訣”。如執筆姿勢,我們編成了“大哥二哥要對齊,老三老三下面抵,四弟五弟往里靠,都給筆尖讓距離,距離留足兩小指,寫起字來有氣勢。”每次寫字前,邊背邊調整握筆方法,易學、易懂、易記。“頭正、身直、肩平、臂開、足安”的坐姿“十字訣”每天換一名同學在黑板上的預留孔隙上更替書寫,既強化了記憶,又鍛煉了能力。
學校是孩子們活動的主要陣地,良好的校園環境無疑對學生學習會產生積極的影響。走進我們人民路小學的校園:醒目的標語、漂亮的標牌、新穎活潑的板報、上百米的文化墻、時時更新的宣傳欄等等,處處用字規范,處處都是范例。每一塊墻面上,教師或同學的書法作品就是最好的字帖。我讓孩子們趁著課余時間到校園里走走看看:文化墻上共有多少首古詩?自己最喜歡哪首詩的字體?咱們學校的教師們,誰的毛筆字最漂亮?在學生的作品中有沒有你認識的同學寫的?哪位同學的作品你最愿意模仿?……有了我的不斷提示,孩子們便開始留心了。當然,教室的空間我也會充分利用:習字作業天天展、手抄小報周周評、教師例字時時新……這些一直無聲陪伴在孩子們身邊的大好資源,正在發揮著它們應有的作用。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寫字教學比較枯燥、乏味,指導學生練字,如果一味地講解偏旁部首、結構造型,機械重復點、畫、鉤、挑等寫字技巧,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乏味。因此,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學生寫字興趣的激發。
寫前導入,有時是一則書法大師們少年時代練字的小故事,有時是幾本進步較大的作業,有時是鄰班的一位“寫字高手”的作品……寫字教學中,我會采用趣味講解,生動演示和練評結合等措施,維持學生的書寫興趣,盡量使孩子們在整個習字的過程中保持著輕松愉快的心情。
批改寫字作業是了解寫字水平發展狀況的重要途徑,也只有通過對作業的批改,才能真正掌握癥結所在,有的放矢地進行下一步寫字指導。我在為學生進行作業批改時堅持做到了以下幾點:及時批,即當學生把作業交來時,及時修改、及時反饋;準確改,對每篇作業都有準確的批語,學生的作業書寫水平各有不同,有的豎不直,有的撇捺角度不對,都要一一加以糾正,并用紅筆寫出范字,使學生知道自己該怎么修改;當面改,學生在課堂練習時,直接走近學生,有時還會坐下來從運筆、結體布局的角度,當場示范,直觀地糾正學生練習中的諸多問題。除了自己做好批改,我還經常組織孩子們相互批改。這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而且還可以相互學習,彼此促進,可謂相得益彰。
《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指出:“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是有效進行書面交流的基本保證,是學生學習語文和其他課程,形成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為此,我們各學科教師加強聯合,共同重視學生的書寫教育,在各科教學中有機滲透,形成齊抓共管的寫字教育現象。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書寫氛圍,書寫習慣得到全方位的培養,“提筆即是練字”不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正逐步變成一種習慣[2]。
綜上可見,通過走近學生、找出字跡潦草的癥結、對癥下藥,“天天練”終于發揮了它應有的效果,班級里每個學生的書寫水平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1] 謝晶.識字教學效能的影響因素[J].小學教學參考,2015,(25):86-87.
[2] 呂娜.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具體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