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軍
(江蘇省如東縣大豫鎮兵房初級中學,江蘇如東 226412)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有效的實踐,才能讓學生有效地掌握相對感性的物理知識。物理學是自然學科的基礎,實驗則是物理學的基礎。物理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對物理規律的好奇心,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實驗平臺,讓學生通過親身活動,總結出正確的物理知識,通過最直觀的感受,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物理實驗,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對學習擁有足夠的自信。
在傳統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許多學生都表現出消極情緒,認為物理實驗過程麻煩、原理過于簡單,在學習過程中興致缺失,成為制約初中物理實驗的第一個也是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初中生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喜歡探索,教師可以充分抓住學生這一特點,在實驗教學中通過問題引發學生對學習的探索欲望,由此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驗中來。
例如,在教學“動滑輪”時,我便向學生拋出這樣一個問題:一個重為30N的物體,我只用15N的力能不能將其提起來?學生聽到這個問題后便馬上思考,依據生活經驗得出“不可能”的結論,這時我再向學生提問:“真的不可能嗎?”這時雖然有學生動搖了,但大多數都在堅持原有觀點,這時我再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動滑輪、測力計和30N的小鐵塊等物品,進行演示實驗,學生的思維與興趣在這一刻已經被充分調動起來了,演示實驗取得了良好效果。當然,教無定法,教師在實驗教學活動中要從學生認知特點及實際需要出發,選取恰當合理的教學方式[1]。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學任務應當明確,教師應當給自己清楚的定位。教師應當明確在實驗前后,充當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首先,在實驗開始,教師應當保證起到正確的示范作用,讓學生對即將進行的實驗,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而保證學生對即將進行的實驗充滿信心,不會出現“未戰先衰”的情況。在實驗中,教師應當適當地退出實驗操作,當然必要的實驗指導以及監督還是必須有的,教師應當將學生作為實驗的主體,滿足學生自主動手的欲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理解概念和規律打下良好的基礎。最后在實驗結束后,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總結,并對其做好輔導工作,加深對實驗課物理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進行《小孔成像》這一課的教學時,由于實驗操作步驟和注意點比較多,教師只有進行一次正確演示,才能保證學生有信心進行接下來煩瑣的實驗操作。實驗教學的成功開展,需要教師耐心的指導,也特別需要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實驗,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使物理課堂更高效。教師作為實驗教學的發起者、領頭者,首要任務就是清楚自己的定位,從而保證實驗教學的有效開展。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如果將多媒體技術等其他教學手段有效地融合到物理實驗教學中,從而使學生產生對物理學的情感體驗,將更容易讓實驗教學有效開展。結合實驗教學內容,合理地設置實驗目標,教師應當合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開展一些小型的演示實驗,遠比一味講解理論知識有效得多。但是由于如今實驗裝備上的不足,部分物理實驗無法開展,如果單純依靠教師講解,無疑效率不高,導致學生并不能對知識點進行有效的消化。這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就可以有效地突破實驗條件以及其他因素的重重限制,進行更形象的物理實驗教學[2]。
例如,在講解《電流》這一課時,學生無法直觀了解電流的形成,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演示,從而使學生對電流有更直觀的認識。有些實驗需要長時間的觀察,才能得出實驗結果,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為有效地開展實驗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演示。在進行部分有安全隱患的實驗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實驗教學,杜絕意外的發生,當然也可以通過嘗試融合其他的教學手段,從而促進實驗教學的有效開展。
實驗教學為理論教學打下了基礎,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為了有效促進實驗教學的開展,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將培養學生實驗意識作為首要任務,使學生樹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正確理念。華羅庚先生記憶數字的能力十分強,有人曾給他一長串數字,基本上華羅庚可以立刻給出相應的運算公式,這就是華羅庚的數學思維。因此,除了教學時間內認真地做好實驗教學,教師也應當盡可能在課外時間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注重培養學生自身的實驗思維。在課外時間開展一些自主性的探究性實驗,使實驗思維常態化。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研究,開展小發明、小創造等有益于培養學生實驗思維的活動[3]。
教師還可以在課下建立物理實驗興趣小組,定期進行討論學習,經常性地進行科研探討。培養學生自身的實驗思維,還可以請學校舉辦多種相關的科研講座活動,開放物理實驗室,鼓勵學生課外時間自主完成實驗探究的任務,營造創新的實驗思維。作為實驗教學的接受者,學生才是實驗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實驗教學的成功與否,往往在于實驗思維的形成。如果能夠培養學生的實驗思維,實驗教學的發展,勢必順風順水。
閉門造車不可能取得真正的進步,只有將經驗分享,各取所長,實驗教學目標才能更好地達成,學生學科綜合素養也才能真正得到提高。一方面,在每次實驗尤其是探究實驗完成后,教師都要組織學生開展實驗總結與交流會,總結自身在實驗中存在的不足與表現出來的亮點,并與大家一起分享,使學生能夠集眾人之長,在下次實驗時少走彎路。另一方面,要交流在實驗中遇到且沒有解決的問題,共同探討,提出猜想與解決方式,延伸物理實驗課堂,促使學生在課后主動探究,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4]。
同時在總結交流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對學生進行合理評價,對實驗完成得好、積極主動的學生予以鼓勵,滿足其成就感需求,對實驗完成不太理想的學生也要以發展性評價為主,積極發掘其閃光點,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同時委婉提出其中不足,使學生在今后學習中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實驗能力。
物理學的本質注定要以實驗教學為關鍵,高效的物理實驗教學對提高學生物理知識水平有直接的關系。要想達到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目標,需要教師從根本上給予物理實驗教學最高的重視,以上就是本人經過總結多起教學案例結合參考文獻所總結出的全部建議。物理教學工作一直在進步,教學工作的探索也不應當停止,希望以上建議能夠引發各位同仁對于物理教學工作的探索及靈感。
[1] 陳揚清.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J].教育教學論壇,2016,(02):254-255.
[2] 蘇曉偉.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才智,2016,(31):60.
[3] 劉好軍.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6,(20):95-96.
[4] 牙韓勝.論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6,(2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