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辛艷
(江蘇省常熟中學,江蘇常熟 215500)
作文差異教學之我見
孫辛艷
(江蘇省常熟中學,江蘇常熟 215500)
作文教學向來是語文教學的重頭之一,本文從差異教學的理論入手探討作文教學的細化問題,希望尋求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讓更多學生學會作文。具體將集中探討作文差異教學的一些手段,并以實例說明個別化教學、項目學習模式的過程及其目的。
差異教學;個別化教學;項目學習模式
在某期《語文學習》中,浙江東陽市六石高中的許國申老師寫了一則關于作文教學的隨筆,其中引用了一位學生的自白,他詳細敘述了他在高三最后的一百多天里是如何完成大大小小的練筆,他通過對歷年高考滿分作文和《讀者》等雜志上的優秀文章進行改裝,居然幾乎每次都能拿到不錯的分數,唯一一篇原創,老師的評價是“認真”。我們不得不悲哀地承認大部分的同學在高中三年根本沒有學會如何寫作文,而是學會了如何抄作文,當然更有甚者是連怎么抄都不會。
如果我們用分數來檢驗成果,一篇作文高考占比較高,作文教學恰恰是語文教學成敗的關鍵。如果我們用教育的理想來衡量,學會作文的學生才是一個懂欣賞會表達,“活生生”的人。
我帶兩個班,一文一理,在作文教學方面常常覺得問題很多,不要說是文理兩個班,就是一個班中差異都是很大的。學生的差異確實存在,此刻作文的差異教學成為必須。
何為差異教學,簡單來說可以用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來解釋,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來決定教授的方法和內容。一位來自美國的教育專家Diane Heacox在她所著的《常規課堂中的差異教學》一書中這樣描述:“實施差異教學意指教師改變教學的速度、水平或類型,以適應學習者(不同)的需要、學習風格或興趣。”
Heacox指出實施差異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讓所有學生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謀取自身的最佳發展,獲得相對于自己的學業成功。作文差異教學也就是如此。
常說功夫在詩外,我們通過閱讀去知道前人的智慧,學習前人的表達方式,漸漸學會來表達自己,所以究其本質寫作是快樂的,是生命快感的勃發,你的歡欣、你的哀怨都可以從你的文字中流淌出來。如果每一個學生都能如此,那么作文教學就成功了。在作文教學中正視學生差異,給學生分層,就是希望能讓不同基礎的學生學會自由地寫作文。
學生的差異,主要是由三個因素決定的,即智力、原有知識水平和認知風格。對學生的分層不是給學生貼標簽,主要是便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他們進行干預和影響,做到心中有數兒。那么可以根據教學的目標,來對學生分層,就是將原來過于刻板的劃一性目標,改為學生能自主選擇的彈性目標。大致可分為三層:基礎性目標、提高性目標、發展性目標。這樣的分層,我認為在作文教學中是必需的。
要達成基礎性目標的同學,指對于不知該如何作文的學生,先要讓他們廣泛積累材料學會對癥下藥。這些同學大多在理科班,對于他們來說攻克一道數學難題是有成就感的事,而寫篇作文卻是要命的事。高一剛分班時,我曾在學生隨筆當中發現諸如“春姑娘來了。”“我們一家,爸爸是太陽,媽媽是月亮,我是星星。”等非常稚嫩的語言,通過交流這些同學也承認了就是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于是敷衍成文,全文看不到思維的火花。
要達成提高性目標的學生,是指不至于偏題但表達乏善可陳的學生,要鼓勵他們多閱讀風格鮮明的文章,反復修改。對于擅長作文的同學也就是有發展性目標的同學,鼓勵自由寫作,可以嘗試不同風格,不同層面的寫作。這一類學生比較少見,不論是什么樣的作文題都能侃侃而談,極少失手,但是也不能放任自流,如果能夠保持寫作的熱情,進一步提高寫作的精準度,無論是考場賽場還是人生的大舞臺都能一展風采,那這樣的目標才算實現。
項目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種在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上,從事深度學習的機會。在這種學習中,學生作為探索者、研究者、知識的發現者與建構者,圍繞某個主題開展有目的的探究活動,包括利用各種渠道搜集資料信息,對搜集的資料信息進行思維的加工處理,進而得出結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形成最終產品。最后,學生還要對產品進行自我反思和檢查評估,以求發現問題、找出不足,并在此基礎上對產品進行修訂、完善和重構。
我認為采取傳統的命題作文或是自由作文來進行作文訓練是不夠理想的,命題作文因為有一定限制,學生或多或少都有憋屈的感覺,而自由作文又給了部分學生敷衍的機會,在這兩者之外如果在作文訓練中引入項目學習模式,必能發展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能力。下面就提供一個教學過程中的例子來加以闡釋。我在詩歌的選修讀本上選講了幾首《詩經》中的詩歌,有些是詳講的,但是有一首《靜女》我既想簡省地上又想讓學生自己多動腦多動手,于是就布置了一個小小的寫作的訓練。(原文略)
詩是從男子一方來寫的,但通過他對戀人外貌的贊美,對她待自己情意之深的宣揚,也可見出未直接在詩中出現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我給同學們布置的寫作訓練是:“請你從女性的視角再現這首詩歌,字數要求200字左右。”順帶一提我是在文科班做這樣一個要求的,他們中的大部分應歸入要達到提高性目標的層次,也有部分是發展等級,個別是基礎等級,此前也學習了多首《詩經》中的詩歌。這個回家作業一布置,班里多數同學就尋思起來了,還問:“老師,啥叫女性視角哇?”旁邊早有同學搶著答:“你真傻還假傻,叫你扮回女的唄。”這對調皮男生的對話讓我對大家的習作充滿著期待,果然第二天的作業精彩紛呈,大部分女同學寫得細膩感人,有些男生寫得創意十足,又不脫離題目要求。
這些成果說明項目學習模式的目的基本達到了,發展級的文采飛揚,提高級的也靈動異常,我要特別提一位方言版的作者,他是個不怎么用功的男孩兒,平常有拖拉作文的習慣,但是這次習作將一定的自主權給了他,他就有了驚人之作,甚至關注了其他同學不曾關注的角度——詩歌的回環復沓,以及方言在詩歌中的作用。我加以表揚后,他對作文的積極性明顯增強了。
這里特別要指出的是個別化教學和個別教學雖是一字之差還是有本質差別的,個別教學自然是指一對一教學,個別化教學則是適應學生差異的教學組織形式,個別化教學的精髓在于,從學生的個別特點出發,采取與學生的個別特點相應的教學措施。我是使用學習合同來進行個別化教學的。我在理科班發現大量要達到基礎目標的學生,他們都有要學會作文的意愿,我把如何寫作文的方法告訴他們——多讀、多想、多寫,而他們才是自我學習的指導者。我的身份成為咨詢者或者促進者,和他們定期會晤,指導一下該看什么書,怎么看書。在合同學習中,學生提出合同草案,擬定學習任務和時間表,老師負責確保合同質量,提供信息,提供幫助。堅持了一年多,有一個學生的家長拿來給我看她的女兒的積累,我深感欣慰,她沒有辜負我們的約定。她現在已經達到基本要求要向提高目標邁進了,這份學習合同成功了。
當然,這兩種方法不是萬能的,但是在今后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我會運用差異教學的原理,探求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總之,建立平等和諧關系,注重學生差異,積極調動情感因素,促進學生心智發展,是作文教學中不可缺少,不能遺忘的。
[1](美)Carol Ann Tomlinson 著;劉頌譯.多元能力課堂中的差異教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
[2]華國棟.差異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孫辛艷(1984),江蘇常熟人,現任職于江蘇省常熟中學,中教一級教師。2011年常熟市中學語文學科教學能手,2008年蘇州市中小學教師把握學科能力競賽中獲得高中語文學科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