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瑋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高級中學,江蘇蘇州 215200)
巧用“留白”藝術 充盈課堂魅力
廖 瑋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高級中學,江蘇蘇州 215200)
留白是一種國畫的技巧,在書畫藝術中,運用留白能夠讓欣賞者有更加多的想象空間,提高欣賞者的鑒賞水平。在新課標的大背景下,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自我發展的空間,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提高自身的能力。其中,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學的留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得到提高,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高中語文;藝術留白;精彩課堂
語文是一門集工具性與人文性于一體的學科,語文教學要有藝術性和發展性,留白藝術運用到語文教學過程中去,是讓學生在虛實相輔相成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語文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藝術性地使用教學留白,能夠讓學生的求知欲充分地激發出來,學生們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自主探究的活動中去,這樣就能讓學生在自主思考的空間中大膽探究,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導入環節至關重要。好的課堂導入,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走進文本探究,為學生的深度解讀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在課堂導入環節,如果教師能夠注意適當留白,能夠讓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讓課堂教學出現一些漣漪,這樣的課堂自然能深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收獲更加豐富的知識。
例如在教學《我有一個夢想》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在課堂導入階段注重了課堂留白的實施,讓整個課堂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求知欲被充分激發出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這樣進行導入的:“同學們,你們對于自己的未來有什么樣的規劃?你想在以后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這樣的問題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高中生對于自己的未來有一定的想法,所以學生在暢談自己的理想的時候非常積極,在學生們暢所欲言的基礎上,教師進行引導:“同學們,剛才大家的發言中談到了比爾·蓋茨、麥克爾·喬丹、麥克爾·杰克遜等人,說希望自己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大家的想法非常棒。大家都知道,前面提到的幾個人都是美國人,那么,對于美國的歷史以及現實你又了解多少呢?美國的人口中黑人占據著超過10%的比例,他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他們的夢想又是什么?今天我們就學習這樣的一篇文章,走近美國的黑人看一看。”這樣,在教師的導入下,學生們走進文本學習。
在這個教學實例中,教師抓住學生們的興趣點進行課堂導入,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巧用教學留白,給了學生很大的發揮空間,學生們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逐漸走進文本閱讀中,這樣的課堂導入留白,讓課堂教學效率更高。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抓住文本中的情節空白進行引導,讓學生通過豐富的想象進行補白,這樣讓學生的認識更加深入。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關注文本中的情節,抓住其中的空白點,引導學生深度思考,這樣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拓展思維,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邊城》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讓學生抓住文本中的情節空白點進行深入學習,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在這篇課文中,沈從文先生講述了一個非常唯美的愛情故事,在文本中,不僅讓我們欣賞到湘西明凈秀麗的風光,而且還欣賞到了純潔的愛情。學生們也被文本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在學習的最后,學生們提出這樣的問題:“老師,文本最后并沒有說翠翠最后的結局,那么,翠翠等到了自己期盼的愛情了嗎?以后的時間里,翠翠的生活有什么變化呢?”這樣的問題提出來,教師感到非常高興,而這也是教師精心預設的留白引導,在這樣的問題引導下,學生們大膽想象,猜測翠翠的結局。例如,有的學生這樣表達:“我覺得翠翠會一直在渡口等下去,一直等到自己心愛的人回來,然后過著幸福的生活。”還有的學生這樣表達:“翠翠等不到自己心中的愛情了,因為天寶的死會成為她一生中抹不去的痛。”
在這個教學實例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引導學生抓住文本中的情節空白點進行大膽想象,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夠對文本內容進行創造性閱讀,能夠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提高,同時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文本的能力。高中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也有自己的自主性,在閱讀的過程中,作為個體的學生會有自己的個性化見解。而要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在設計引導性問題的時候留有一定的空白,這樣讓學生自主體會,個性解讀,獲得屬于自己的個性化體驗。
例如,在學習魯迅先生的小說《祝福》時,教師就采用了這樣的教學方法。在這篇課文中,作者塑造了祥林嫂這一經典形象,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這一人物的時代性以及了解其背后的社會意義是教學的一個重難點。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問題設計時就注重了教學的留白。教師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同學們,在這篇課文中的典型形象就是祥林嫂,在文本中對于祥林嫂眼神的描寫非常生動,那么,你能根據這些眼神的描寫揣摩祥林嫂的內心世界嗎?并且用表演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認識。”這樣的問題對于高中生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更能帶動學生探究的興趣,這樣讓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對于人物形象的解讀有自己的個性化體會。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設計的問題留白,引導學生充分地思考、比較分析以及探討,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們對于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有了自己的個性化體會,認識到祥林嫂悲慘命運背后的社會根源,深化了學生的認識,提高了學生的文學修養。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深入解讀文本內容,還要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實現對文本內容的拓展延伸。拓展留白,讓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學生們能夠接觸到更加豐富的知識,也能讓學生接觸到更加多的文學作品,這樣學生就能受到經典文學作品的熏陶,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在教學《沁園春·長沙》這首詩歌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充分感受毛澤東筆下的湘江景色之美。然后向學生提問:詩人筆下描寫的是湘江哪個季節的美景?學生一般能夠發現這里描寫的是秋季之美。而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進行進一步提問——看到這首詞中寫到的秋的魅力,大家能夠想到什么?你還接觸過什么樣描寫秋景的詩歌作品,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的學習感受。這樣的問題拓展,讓學生有了很大的發揮空間,學生們列舉了如:劉禹錫的《秋詞》、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等,讓學生的認識得到豐富和深化。
在這個教學實例中,教師在拓展引導的時候,為學生留有大量的思考空白,也給學生創造了自主發揮的時間和空間,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的知識得到進一步豐富,而且能夠使學生的鑒賞能力得到提高,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藝術地使用留白,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思考更加深入。巧用藝術留白,讓語文課堂充滿魅力,讓我們享受精彩的語文教學。
[1]崔香一,李修樂.高中語文教學中思維的“產生”與“表達”[J].中國教師.2014(08).
[2]安韶軍.談留白藝術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1(13).
廖瑋(1980),女,江蘇吳江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