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丹丹
(江西省政府直屬機關保育院,江西南昌 330000)
區域游戲為幼兒發展創造了適宜的活動環境,有助于激發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激活幼兒主體意識。這就為幼兒園區域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自主性創造了可能。幼兒園教師要進一步優化區域游戲,促進幼兒自主性發展。
區域游戲活動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區域”屬性,區域活動環境將對幼兒自主性發展產生直接影響[1]。在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中,教師如果能夠重視構建貼近幼兒生活實際、貼近游戲活動的環境,將有效改變當前區域游戲活動環境單一化現狀,使多元化環境點燃幼兒的自主探索欲望。
幼兒對外在環境往往充滿好奇心,熟悉的生活化環境將有助于彌補幼兒生活經驗的不足,消除幼兒游戲活動過程中的距離感與陌生感。因此在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創設生活化區域游戲活動環境,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迎合幼兒的認知方式與興趣愛好,使幼兒樂于在區域游戲活動中解放雙手,釋放創造力。
例如,在“愛心醫院”區域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自主準備游戲活動道具,如醫生帽、聽診器、體溫表及針管、空藥盒、空塑料藥瓶等,并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動手制作環境布置所需材料,親自部署區域游戲活動環境,如醫院標志、科室、宣傳畫等。由于創設了生活化區域游戲環境,幼兒在參與游戲活動時更加投入,有效發展了幼兒交往能力,豐富幼兒生活經驗,促進幼兒自理能力發展,培養幼兒關心他人、愛護同伴的好品質等。
區域游戲的著力點在游戲,因此區域游戲環境構建在貼近幼兒生活實際的同時還要貼近游戲活動,更好地還原游戲場景,表現游戲內容,促成游戲活動目標的達成,從而促進幼兒自主性發展。
例如,區域游戲“小小廚師”,在游戲活動環境構建時,我們要認真分析游戲活動目標:能快樂地參與游戲,學會團結協作,學會動手包餃子、煮餃子,并分享協作成果。為了構建環境,我們部署了廚房、廚具,讓幼兒感受到游戲的真實感,從而促進幼兒自主性發展。
良好的氛圍有助于激發幼兒積極的行為。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創設和諧的游戲活動氛圍,讓幼兒在自由、寬松、民主的氛圍中積極參與游戲活動,激發幼兒自主意識,使幼兒在良好氛圍的刺激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素質教育理念下,教師與幼兒的關系是平等的。在幼兒園區域游戲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民主的區域游戲活動氛圍,尊重幼兒需求,無論是選擇區域游戲活動內容還是游戲活動方式,要善于傾聽幼兒意見,讓幼兒參與區域游戲全程,在民主化區域游戲活動氛圍中激發幼兒自主意識,促進幼兒自主性發展。
例如,“圖書角活動”游戲,這一游戲是基于幼兒在借閱圖書過程中發生爭執、不安靜等不文明情況下設計的一個游戲。為了幫助幼兒解決這一問題,我設計了“圖書角活動”,通過視頻再現場景,讓幼兒圍繞存在的問題展開游戲活動。各小組將小組組員的看法進行有機整合,民主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通過游戲形式表演出來。游戲表演形式不限。
由于創設了民主的游戲活動氛圍,有效激發了幼兒自主性發展,使幼兒在游戲中學會謙讓、友愛,懂得應該安靜看書,講禮貌,懂得尊重他人愛惜書籍等。
實踐表明,在自由狀態下幼兒的思維是最活躍的。因此在幼兒園區域游戲中,教師要善于創設自由的活動氛圍,解放幼兒的思想,消除一切制約幼兒自主性發展的因素,充分讓幼兒自由活動、自由創造。需要注意的是,自由的氛圍離不開教師的積極引導。教師要基于區域游戲目標與幼兒自主性發展,對幼兒加以合理的引導,自由而不散亂,確保區域游戲的有效性與有序性。
例如,“娃娃家”區域游戲,旨在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促進幼兒自主性發展。在游戲活動中,我們以幼兒就寢區為場景,讓幼兒自主、自由地布置屬于自己“家家”,包括就寢用品的擺放、“家”的陳設,遵從幼兒的自由意愿。在此基礎上,我們再引導幼兒參觀“娃娃家”,并進行評比,由幼兒制定評比的規則、標準等。教師適當地加以引導,有效地培養了幼兒生活自理能力,促進幼兒自主性發展。
幼兒自主性發展需要教師轉變角色,從單一化的角色向多元角色轉變,介入幼兒區域游戲活動中,成為幼兒游戲活動的引導者、活動伙伴、支持者與激勵者,全面發展幼兒自主能力。
幼兒由于生活經歷與學習經歷比較缺乏,在區域游戲活動中難以獨立地完成游戲活動的策劃、實施與自我反思、評價等。幼兒園教師要基于幼兒主體地位,轉變教師角色,做幼兒游戲活動的引導者,在區域游戲活動中給予幼兒適當的引導,使幼兒掌握游戲活動的基本方法,提升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能力;教師還要成為幼兒的學習伙伴,以伙伴的角色參與幼兒區域游戲活動,這樣能夠適時地給予幼兒點撥,改變教師單一化的“教化”,增進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親和力,從而促進幼兒自主性發展。
例如,“交通崗”游戲,由于幼兒知識儲備不夠豐富,對交通知識還沒有形成足夠的了解,如果直接放手讓幼兒實施,必然達不到區域游戲的預期。鑒于此,教師可以以引導者、活動伙伴的角色介入游戲,引導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通過互聯網或者查閱相關的資料,或者直接以活動伙伴的角色直接參與這一活動,從而為區域游戲做好充分準備,促進幼兒自主性發展。
幼兒尚未具備自我評價能力,他們對自我的評價往往來自外界,包括幼兒園教師、同伴、家長等。幼兒園教師要做幼兒游戲活動的支持者與激勵者,通過教師的支持、激勵,幫助幼兒不斷提升信心,不斷提升自我認識與評價能力,從而在區域游戲活動中不斷發展幼兒自主性。教師的支持要及時、適時,在幼兒遭遇挫折、困頓時給予援助,在幼兒取得成績、表現出優點時給予及時的激勵。
例如,在運動區域游戲中,幼兒必然會遭遇挫折,需要幼兒具有頑強的意志。在幼兒游戲活動中遭遇挫折時,教師要做幼兒的支持者、激勵者,給予幼兒及時的鼓勵。教師的支持與鼓勵也可以是間接的,例如在運動游戲中樹立榜樣,發揮榜樣的示范效應,讓幼兒明確教師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從而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不斷促進幼兒自主性發展。
總之,區域游戲不僅符合幼兒的認知方式,也為幼兒的游戲構建了生動的場景,有助于促進幼兒自主性發展。幼兒園教師要不斷提升區域游戲教學設計,構建多樣化區域游戲活動環境,營造和諧的游戲活動氛圍,激發幼兒內在驅動力,積極轉變教師角色,實現由扶到放,真正促進幼兒自主發展,釋放幼兒潛能,使幼兒自主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使幼兒具備自我升騰的能力。
[1]曾滿妹.區域游戲中培養幼兒自主性有效策略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2017,(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