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裕花
(江蘇省啟東市陳尚義小學,江蘇啟東 226200)
插圖是英語教材中最直觀的視覺信息,是連接學生和書本知識的橋梁,在學生的英語學習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譯林新版小學英語中,每個單元的故事板塊都配有色彩鮮明、直觀形象的插圖。英語教材中的插圖,符合學生的年齡特質和心理特點,符合學生的語言學習規律,有助于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提高英語學習興趣。所以有人說,插圖是小學英語教材的“第二語言”,能夠讓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理性的問題感性化、深奧的問題通俗化。通常情況下,插圖在英語語篇故事教學中發揮著提示、認知、補充、操作和解釋作用。
插圖是英語語篇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傳遞著與英語教學內容相關的重要信息,并提供了故事的背景,折射了故事的文化等。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插圖,引導學生關注插圖中潛藏著的信息,不僅僅是英語言語信息、內容信息,而且包括重點、難點之外的思想信息、意義信息和價值信息[1]。教師可以圍繞教學目標,借用插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進而讓學生認識到語篇教學的主題,充分調動學生的解讀興趣。
例如,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故事板塊時,筆者緊緊抓住插圖,引導學生的英語學習。
如對于第一幅圖,筆者用問題啟發學生觀察插圖、想象插圖、表達插圖。
師:Now,Goldilocks is walking in the forest.What does she see?
學生看到插圖中有鮮花,有漂亮的房子,于是發揮自己的想象,展開言語表達。
S1:Goldilocks can see many flowers.
S2:Goldilocks can see many animals.
S3:Goldilocks can see a beautiful house.
……
在觀察、解讀后來的幾幅插圖過程中,有的學生認為,金發女孩很不禮貌,隨便拿人家的東西吃,隨便睡在人家的床上;有的學生認為,金發女孩因為又餓又渴又累,可以原諒,等等。在教學中,筆者讓學生基于插圖展開想象,想象故事結尾或續編故事。
T:Now,let’s continue the story.Now,you know Goldilocks is afraid and runs away.And then? Can you imagine:What will happen?
S1:I think Goldilocks is afraid.Goldilocks runs back to her home.
S2:I think Goldilocks and three bears became good friends.
教材中的插圖是靜態的資源。學生在看圖的過程中,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小組交流,能夠對故事展開深度開掘,甚至能夠看圖預測,表達自己的故事見解、故事感悟。
學生的語言表達,不僅指口頭語言表達,而且包括書面語言表達。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插圖精美絕倫,既有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也有學生喜愛的動物、植物等。對于這些插圖,許多教師在進行故事文本的解讀時常常是圖文結合,以此突出故事教學的重難點。但是在拓展應有環節,很少有教師繼續運用插圖,于是插圖便被擱置一邊。其實,這時的插圖,由于學生非常熟悉,還可以繼續被運用。比如,讓學生通過插圖想象,進行語篇故事的續寫、仿寫、創寫等。當然,譯林版英語教材有一個Fun time 板塊,是運用圖片進行問答、活動。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插圖的原生價值,發掘其可能存在的教學價值。
例如,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The lion and the mouse時,筆者首先運用插圖教學目標詞匯,然后出示五幅插圖,要求學生深入地觀察獅子和老鼠的表情,讓學生預測故事情節。在學生學完了故事后,筆者運用第一人稱,采用戲劇填空形式,引領學生故事寫作。
Lion:I am big and____.My teeth are big and_____.
Mouse:I am small.My teeth are small and________.
Lion:I am_____.I want to eat the mouse.
Mouse:The lion wants to eat me.I am_____.
Lion:Help! Help!Who can help me?
Mouse:I can help you.Look,my teeth are______.
Lion:You are_.Thank you.I am not_.I am.We’re friends.
在此基礎上,學生將這些戲劇性的對話聯輟起來,形成一篇篇生動的故事文本。以插圖為藍本,讓學生進行故事寫作,可以深化學生的故事理解,增強學生的綜合性語用能力。只要我們做有心人,巧妙地挖掘和開發故事文本中的插圖,就一定能夠發揮插圖的多重功能。
如何充分發掘教材的插圖功能,讓插圖發揮出應有的教學功用?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展開了積極探索。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讀寫能力,更應重視學生的聽說能力。過去,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常常被指責為“啞巴英語”,究其根本,是因為教師沒有挖掘學生的聽力。當下,有的教師仍然忽視對學生聽力的培養,導致許多聽力資源的流失和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缺失。在聽力測試中,筆者發現,對一些簡單的聽力內容,學生容易掌握。但當碰到稍復雜或稍有難度的聽力內容時,他們或是跟不上語速,或是被陌生單詞阻礙理解,由此在內心產生學習障礙。在教學中,筆者充分運用插圖的鋪橋架路功能,讓學生邊聽音、邊看圖,降低學生聽力的理解難度,激發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2]。
例如,教學譯林新版小學英語On the farm中的Story time板塊時,其重點需要掌握的詞匯是動物和水果類單詞。于是在正式教學前,筆者運用單詞卡片,引導學生認識常見的動物,如奶牛、豬、小雞、小鴨等。然后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教材中的五幅插圖,同時播放聽力,讓學生在聽完后對照插圖,復述圖意。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非常濃厚。當學生偶爾遇到聽力障礙時,他們彼此之間會相互交流,形成統一認識。有時筆者還會打亂插圖順序,讓學生借助聽力,將插圖重新排序。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判斷圖片所表現的故事情節,進而調整插圖順序。這樣的教學,一方面敏銳了學生的聽力感,另一方面發展了學生解讀圖片的能力。由于學生非常想讓圖片排序正確,因而他們在聽的過程中會非常專注。
插圖是英語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和聽力教學的重要資源,是輔導學生進行文本解讀、文本寫作和文本傾聽的重要資料。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故事文本的特質和學生的具體學情,同時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靈活而富有創造性地運用插圖,讓插圖發揮應有的多重教學功效。
[1]施玲瑋.淺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插圖有效性運用[J].內蒙古教育,2016(6):47.
[2]王麗娟.英語教材插圖在聽力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15(9):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