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 迪
緊握語言方向盤 享受教育好旅程
文|陳 迪
如今的教育教學工作,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具有啟迪智慧的責任和使命。這其中,課堂語言是師生之間傳輸信息、交流情感的橋梁,它能夠引導學生的智慧成長,還能激發(fā)與喚醒學生的潛能,更是開發(fā)學生"非智力因素"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如果說“教育是一場苦旅”,那么在這場旅途中,就讓我們教育者緊握語言這個方向盤,帶領學生駛向那充滿歡聲笑語又能收獲頗豐的教育旅程吧。
教育發(fā)展到今天是一個心口相傳的事業(yè),而這其中“口”的表達至關重要。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段好的表達,是那樣賞心悅目,令人激動欣慰,那是電腦鍵盤永遠敲不出來的,也是斥責說教遠遠不能企及的。表達能力是人的一項基本技能,更是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們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圍繞學校“和雅君子,世界公民”的辦學理念,在校園里開設了“演講與口才”這門校本課程,利用我校優(yōu)良的教師資源、圖書資源、文化資源、硬件設施,創(chuàng)編了《演講與口才》的校本教材,并設立演講課,組織演講研究會,開展系列演講活動,開展學生演講能力等級認定,為學生提供一條提高演講能力的有效途徑,為其今后的人生發(fā)展奠定基礎。不僅如此,語言技巧的運用隨處可見,學校在校園大力推行“一二三四”的語言原則,用語言溫暖人心,用話語化解難題。
無論在什么時代,語言都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瑰寶,在校園內(nèi),營造人人講普通話、處處使用規(guī)范漢字的氛圍,有助于提高師生語言文字規(guī)范意識和水平。而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要提高認識,還要結合實際。比方說,在我們南粵地區(qū),平翹舌音是比較容易混淆的,也是阻礙廣大師生說好普通話的一大壁壘。對此,我們學校的語文老師就總結了一套區(qū)分平翹舌音的有效方法——“找朋友法”。就像回族人不吃豬肉一樣,“z c s”是決不能和“ua uai uang”相拼交朋友的,這是拼讀組合上的一個空白區(qū),記住這個空白區(qū)便可以有效區(qū)分平翹舌音,事實證明,這個方法很奏效。
隨著電腦網(wǎng)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網(wǎng)絡流行語言也雨后春筍般冒出來,還有大量英、漢字的縮寫,替代文字、英漢混雜詞的出現(xiàn),對正在學知識、受教育期間的廣大中小學生形成重大影響,給學校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工作帶來較大的沖擊。學校有不少教師來跟我訴說他們的困惑:在批改學生作文時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為追求時髦,在文章中沒有了細膩的描寫,而是出現(xiàn)如今頗為流行的“字母+數(shù)字+漢語”的網(wǎng)絡語言,比如“GG”、“MM”、“大蝦”、“酷斃”、“哇噻”等符號和字詞,有的甚至是一串莫名其妙的數(shù)字“5555”、“7456”等等。對于這種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我認為應該雙向看待。

首先,學校提倡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化,但也要考慮現(xiàn)代化因素
各行各業(yè)都有自己的行話,在校園里的學子之間,也流行著一套具有鮮明行業(yè)特色的“行話”,我們將其稱為“校園流行用語”。校園流行用語豐富多彩,其中不乏渾然天成、令人拍案驚奇的用例。我們先從辭格的角度對其進行分類,主要有以下這么幾種:
比喻類,例如:孔雀——比喻喜歡自作多情的人;名捕——比喻在考試時對作弊學生毫不留情的監(jiān)考老師。
諧音類,例如:大喜之日——指“大洗之日”,即專門用來洗衣服的時間;特困生——指特別愛睡覺的學生。
省略類,例如:多媒體——“多沒體面”的省略語;冒號——“冒充病號”的省略語。
雙關類,例如:九三學社——指早上九點起床,下午三點起床的學生群體。
流行語言自有它的好處,它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當代學生對個性的追求,偶爾說說流行語,不但可以緩解學生學習的壓力,也增強了校園生活的時代氛圍,所以我們提倡學生們和老師適當?shù)嘏c時尚語言接軌。
其次,我們也應該認識到,流行語言有精華也有糟粕。
比如罵人的詞匯“TMD”“BT”等等,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不良、有害的部分堅決阻擋在校園之外,同時加強對學生的道德教育。為此,我們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國學經(jīng)典誦讀”等活動,每周利用兩個小時的時間,對學生進行三字經(jīng)、詩經(jīng)、論語等經(jīng)典國學著作的講授和朗誦輔導,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孩子儒雅的品性。在這樣的“收”與“放”之間,孩子們收獲了知識和快樂,老師們得到了經(jīng)驗和放松。
和學生們的對話,要幽默中透著教育意義
這時就可以用到上面提到的流行語了。好比有一次,課間休息的時候,一位同學為了在其他同學面前彰顯自己的“本領”,做了個難度極高的翻單杠動作,險些摔倒。正好被我路過看到,這同學看到了我也不好意思的直撓頭,以為我會批評他。但我笑了笑對他說:“你剛才這個行為真是大跌我的隱形眼鏡啊!~(‘大跌眼鏡’是以前的說法,現(xiàn)在的流行語要跌至少也是‘博士倫’級的隱形眼鏡)難度雖高,但不可取,做這樣的動作一定要在體育老師的指導下做,知道嗎?”說到這,這位同學羞紅的臉頓時笑得燦爛了起來。
和教師的對話,剛性的話,要柔性地說
為了部署工作,管理者要發(fā)號施令。按常理,布置任務的話是“硬邦邦”的,要求老師能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但如此生硬的表達,得到的也只能是僵硬被動的執(zhí)行,沒辦法讓教師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所以與老師溝通更要講究技巧,尤其是對面子矮、臉皮薄的教師。比如,有次學校搞衛(wèi)生突擊檢查時,有幾位年輕的教師沒有達標,如果直接點名指出未免傷了老師們的自尊心,所以我就在會上開玩笑地對大家說:“咱們這些園丁啊,平日里澆灌祖國的花朵都很勤勞,咱們學校的花朵開得都很鮮艷,我很欣慰。但有的老師工作起來實在是忘我了,都忘記自己家里雜草還沒清呢,下次他再忘記清理雜草,咱們就選他當咱們學校的‘校草’怎么樣啊?”一件尷尬的事在一片笑聲中巧妙地解決了。
和家長溝通,傾聽遠比講話重要
為什么說傾聽比講話都重要呢?家長找到我們,大多是有問題要向我們傾訴、建議甚至是抱怨。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傾聽,讓家長把心里的話都講出來,傾聽是對家長最好的尊重,同時我們只有聽清楚,才能搞明白問題的所在,進而找到解決的辦法。另外,不要對家長說“這個事你去找教務主任,這個問題讓孩子班主任去解決……”這會讓家長覺得我們在敷衍,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家長的問題匯總,給家長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辦法,然后安排相關人員跟進處理。
堅持每年一度的推普周活動
每年定期舉辦推普活動,有計劃、有總結,認真實施。班班配備“小小推普員”,負責安排落實本班的推普工作。學校廣播站、電子屏幕、黑板報專欄都大力宣傳普通話先進班級的好事跡、好活動。加大學校推普工作的力度和深度。
堅持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媒體進行語言宣傳
讓教師參與到校廣播站的“普通話與方言”“我與普通話”等欄目的編輯工作;制作PPT利用多媒體進行美文的誦讀賞析;定期督促學生出推普黑板報;重視對學生語言表達的線上輔導和訓練工作。
堅持利用課前三分鐘開展duty show活動
每節(jié)課前留出三分鐘時間,進行duty show的主題展示,并在每學期的期中和期末進行口語的考評,引領學生重視語言的表達藝術和掌握應用語言技巧。
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語言活動
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語言的應用能力。不定期地舉行講故事比賽、小小演說家、電影電視劇配音等活動,并積極推薦學生參與電視臺的校園欄目錄制,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
教育是一次長途的跋涉,是一場旅行。有風景,有荊棘,有得到的溫暖,有失意的灰暗。在旅途中,讓我們試著駕馭語言這個工具,換種說法天地寬,春和景明意無邊……
(作者單位:廣州市天河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