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建設是學科發展過程的具體化,屬于具體實踐活動的層面。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加快,地方高等農業院校在學科建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日益趨同。文章從學科梯隊建設、學科研究水平、人才培養能力和學科條件建設等方面探討了地方高等農業院校學科建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比較強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地方高等農業院校;學科建設;學科梯隊;學科隊伍;學術文化
學科建設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涵蓋了學校的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研究方向、學術交流和基地建設等方方面面的要素。地方高等農業院校在地方經濟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培養了無數人才,為農業科技創新、建設區域農業大省、實現農業現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科技支撐。因此,對地方高等農業院校的學科建設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變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1 地方高等農業院校學科建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學科梯隊建設方面
學科建設組織機構不健全,缺乏明確的崗位責任制和考核制度。有些學科沒有正式聘任的帶頭人,學科無人組織。學科和學科帶頭人考核機制落實不夠。多數學科帶頭人社會影響力不夠,威信不高,宏觀掌控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亟待提高。有些學科成員年齡、職稱和學緣結構不夠合理,多數學科隊伍學歷偏低。學科人員交叉嚴重,研究理論分散,有些學科人員偏少。對青年學科成員培養力度和機制不夠完善。學校缺乏科學合理的引進、培養高水平學科人員的獎懲和競爭機制,不利于年輕教師脫穎而出。教學基礎工作量過高,影響人才引進。
1.2 學科研究水平方面
學科團隊意識薄弱,申報科研課題較分散,很難形成合力。科研項目集中在少數人手里,不能合理分配給年輕教師獨立開展相關研究,不利于青年教師成長。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少,研究成果特別是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包括科研獎勵、學術專著和高水平的學術論文)較少。很多獎項是項目主持人獨立操作,缺乏學校的有效支持。新學科科研經費少,阻礙學科科研水平的提高。學科研究經費籌措渠道單一,籌措能力不強,有些學科研究方向凝練不夠,穩定性較差,人員構成不甚合理。有些導師和研究生聯系較少,影響科研成果獲得。知名專家對青年教師科研關心不夠,不能有效協助青年教師獨立申請和開展科研工作??v深科研項目偏少,研究成果不大。教學任務繁重,基礎工作量限制嚴重,教師沒有時間和經歷開展科學研究。缺少教學和科研的有效換算方式,影響教師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對人文社科類學科的科研管理和重視力度不夠。很多學科成員,特別是青年教師,由于時間、經費、研究成果等原因參加學術交流機會很少,人文社科類學科表現的尤為嚴重。舉辦大型國際、國內學術會議數量和質量少。
1.3 人才培養能力方面
全日制研究生生源層次不均,獨立實驗能力差,研究生素質有整體下滑的趨勢。個別學科沒有對應的本科專業,招生困難,生源不穩定。研究生培養實驗經費少且無實習經費。導師在招生方面自主性較差,影響研究生培養質量。導師教學和科研素質、責任心和事業心有待大力提高。缺少加強導師和研究生關系的有效機制。碩士研究生招生學科分布極不均衡,農學門類生源嚴重不足。缺少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機制。由于研究生科研經費嚴重不足,導師經費有限,研究生與外界的學術交流偏少,甚至沒有。由于研究生經費緊張,碩士研究生實驗課開出率低,影響研究生開展課題研究能力。研究生教學手段、方式、方法不夠科學合理。
1.4 學科條件建設方面
大型儀器設備沒有良好的共享環境,沒有真正實現共享,管理不到位。缺乏具有多功能教學實習基地和承擔國家科技攻關的科研基地。有些學科實驗室面積不足、空間小、無辦公場所、無實驗室、無基地。許多學科均缺少研究生學習交流場所。高精尖儀器設備偏少,利用率不高,管理不善。文科類學科經費投入較少,有些科學儀器設備老化陳舊,應及時更新換代。高水平的科研平臺較少,現有的科研平臺作用發揮不好,管理不到位??蒲杏梅糠峙洳缓侠?,有些農學門類優勢特色學科科研用房嚴重短缺,有些學科科研用房不夠集中,難于管理。缺少各類重點學科建設資金,外文電子圖書資料訂閱數量偏少。
2 地方高等農業院校學科建設水平提升對策建議
2.1 開展創新團隊建設
學科創新團隊是依托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學科,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授權的學科,以及國家級、省部級重點研究基地、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建立起來的緊密型創新研究群體,對學術前沿問題以及學校現有優勢特色研究方向或重點發展的交叉研究領域開展創新性研究。建設創新團隊旨在通過管理機制創新,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倡導團隊精神,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推動高質量的學科建設成果。其主要任務是爭取并承擔各類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培育和產生原創性重大科研成果,培養優秀的學科或學術帶頭人以及創新人才群體,提升人才培養的創新能力與質量。
2.2 加強學術文化建設
加強對博士后人員的管理,把博士后工作作為引進和造就學科學術帶頭人、加強學科建設的重要舉措,由專人負責對博士后進站、出站、博士后基金申請、日常工作進行統一管理,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強化博士后在站管理和中期考核,突出合作導師責任,重點提高博士后質量,體現博士后在學科建設中高層次人才作用。與國內外知名大學、科研機構、教育機構建立聯系,聘請國內外專家及文化團體來校講學、交流、訪問,開展豐富多彩的學術活動,舉辦博士后論壇等精品學術講座,擴大學校學術影響。開展博士后服務團志愿服務活動,深入一線,服務基層,增強博士后科研人員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不斷豐富他們的知識結構,調動博士后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使之成為學校育人工作的一個精品和亮點。組織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活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安排教師出國進修、訪問、參加國際會議和國際合作,通過多層次、內容豐富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開闊視野,進一步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鼓勵教師通過自己的學術研究和自身文化背景優勢,成為東西方文明的交流使者,促進學校與國際間的學術交流。
2.3 深化學科隊伍建設
學科隊伍是為滿足地方高等農業院校職能需要,依托學科、專業或特定領域發展起來,具有學術凝聚力的教師組織形式。是地方高等農業院校實現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主體力量,是學科建設的核心力量。加強學科隊伍建設,發揮人才在學校發展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構建一支政治思想好、學術水平高、業務素質硬、創新能力強的學科隊伍,增強學科建設活力,全面提升學科建設的質量與水平。加強學科隊伍建設旨在建設學科梯隊,凝練學術方向,匯聚學科人才,創新學術成果,構建學科體系,快速提升學科的實力和水平,增強學科競爭力,營造拔尖人才快速成長、優秀人才充分發揮所長的良好氛圍,建立學科健康發展的良性機制,實現學科建設的跨越式發展。
2.4 加大學科資金投入
學科建設的資金投入的多少始終制約著地方高等農業院校的發展,學科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資金投入不足又會導致學科發展。這就需要從各級領導部門爭取到大量的學科建設的經費。同時,資金的投入使用情況要細化下去,保證資金投入的利用率。另外,要鼓勵各個學科積極地擴展資金的來路,與外界積極地謀取合作的機會,注重科研成果和使用應用推廣的聯系等等。通過規劃資金使用和擴大資金來源的雙管齊下策略,有效提高學科建設的水平,保證學科建設的資金投入。
參考文獻
[1]謝桂華.高等學校學科建設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李鐵君.大學學科建設與發展論綱[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3]翟亞軍.大學學科建設模式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
劉瑞軍(1982-),男,河北省唐山市人。碩士學位。現為吉林農業大學研究生院研究實習員。 研究方向為學科建設。
作者單位
吉林農業大學 吉林省長春市 1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