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學結合背景下,在注冊入學的體制下,工作專班學生的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有待深入的研究,鑒于此,本研究針對“工學結合”背景下,高職高專學生的極端心理危機事件的原因進行探析,形成了初步的理論體系,在分析了工學專班學生的學習特點基礎上,提出了工學專班學生可能引發心理危機的幾種情況。
【關鍵詞】工學結合;極端心理;原因分析
為順應時代的發展,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自2010年開始,實行了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現在經過6年的不斷探索和努力,在工學專班學生管理方面有了不少的經驗,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有了初步的探索。而當前,在工學結合背景下,在注冊入學的體制下,工作專班學生的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有待深入的研究,鑒于此,本研究針對“工學結合”背景下,高職高專學生的極端心理危機事件的原因進行探析,形成了初步的理論體系。
1 心理危機概念的界定
心理危機是指當某一事件或境遇在個人資源和應付機制無法解決時所產生的一種強烈的心理應激狀態,這是一種心理嚴重失衡的心理疾病,可能導致情感、認知和行為方面的功能失調。心理危機持續的時間一般在4周,由于處理危機的手段不同,個體的人格特質不同,所獲得的支持不同,危機發展的結局也不相同。一方面,危機是危險的,它可能導致個體嚴重的病態,包括殺人和自殺;另一方面,危機也是一種機會,它帶來的痛苦會迫使當事人尋求幫助,如果當事人能夠利用這一機會,則危機干預能夠幫助個體成長和自我實現。
2 登云學院工學專班學生的學習特點解析
工學結合專班在校期間學習特點是學校和企業交替進行,學校5各系32個專業,學生分“三階段”下企業,即第一階段,學生在學習了基本知識和掌握一定的技能后,便進入企業實訓,了解生產流程,培養基本的職場素質。然后返回學校繼續進行專業核心理論知識學習;第二階段的實訓中,學生將接受專業對口技能訓練,進一步提高技能水平;第三階段,由企業與學校雙方綜合學生的技能水平、特長、興趣等因素,為學生初步規劃未來發展方向,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技能,最終將學生培養成為企業的儲備干部或技術骨干。
同時,我院各系之間、專業與專業之間有著不同的培養方案,雖然各專業之間總體上下企業實訓的時間大體一致,但是各個專業間具體下企業時間可能會有所不同。大一第一學期全院各專業都不會安排學生下企業實訓,從大一第二學期開始每個學期就有專業學生下企業。比如,有的專業大一第二學期進入企業實訓,有的專業大二第一學期下企業實訓,而有的專業大二第二學期開始下企業實訓。目前,與我院合作的企業有上百家,企業性質因專業不同而有所區別,涉及物流、酒店、建筑、機電、汽車制造等數十個行業,并且現在,合作企業在逐年增多。
正是因為專班學生學習特點的特殊性,他們比普班學生會更早的了解所學專業在現實企業的工作環境,這樣作為學生身份和企業員工身份的交替進行,那么專班學生心態能否及時調整是是否會造成他們心理危機事件產生的直接原因。
3 工學結合專班學生可能產生危機心理的原因分析
從工學專班學生現實情況來看,綜合社會、學校、家庭、企業、個人等諸因素,分析起來,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會引起專班學生心理危機的產生:
3.1 由于專班特有的培養模式可能產生危機心理
學生從大一入校到第一次下企業至少有一個學期會在學校學習,雖然在校期間,已經從老師和同學那里了解到企業的實訓環境,企業的各方面規章制度,已經做好了下企業的準備,但是進入企業后會發現,企業的工作環境、人際關系、生活環境遠遠超出了自己的期望,甚至有了轉專業,甚至以后畢業轉行的想法。認真分析學生的心理因素,總結起來,對于我們學校的同學來說,學制3年,普班同學實行的是2年+1年的培養模式,專班學生實行的總體上是1.5年+1.5年的培養模式,也就是說,普班同學到大三才會離開學校頂崗實習,才會真正走入企業去工作,而對于專班同學來說,具體來說,不管是0.5年+1年+1年+0.5年的模式,還是1年+1年+0.5年+0.5年的模式,甚至是1.5年+1.5年的模式,專班同學都會更早的進入企業,可能對于大部分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學生來說,只有到了大三或大四才會離開學校去實習,當同學們接觸了具體的單位之后,也會有一部分同學出于喜好、就業壓力等等其他原因,不再從事本專業的工作,改行從事其他專業,但那畢竟是兩年或三年以后才會發生的事情。而對于專班同學來說,正是由于他們下企業是在入校0.5年后、1年后、1.5年后,這樣就增加了他們重新選擇的機會,因為時間過去的還不久,還“可以”從新選擇,這樣就有了一些同學調換專業、轉普班、退學等情況出現,而正是由于這些可能性的存在,當不能如愿實現時,就有了在短時間內產生危機心理的可能。
3.2 由于經濟壓力過重可能產生危機心理
從現實情況來看,專班同學在報考專班的時候就了解到,在企業實訓期間,每個月企業都會給同學發放助學金,這些助學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緩解學生的學費、生活費等經濟壓力。而現實情況也是,由于專班同學的原生家庭本身的經濟環境不是很好,在民辦院校學費普遍都高于公辦院校的社會環境下,在家庭無法負擔,而又想圓了自己的大學夢的情況下,他們之所以當初選擇登云學院,選擇讀的專業就是抱著“半工半讀”的心態,而當進入企業以后,了解了企業環境,為了自己的前程,克服了又苦又累的心態之后,當發現企業助學金不能幫助自己補交學費,甚至有時候不能保證自己每月的生活費時,心里就會焦急,會不安,在貧困的面前,無法正常完成學業的壓力會急劇增強,自然而然在心里就會油然產生心理危機心理。
3.3 由于不能適應企業環境而又不能離開企業可能產生危機心理
有這樣一些學生,當他們了解了企業的工作,不想在這個企業,想換一個企業實訓,而學校由于規章制度不能再另行安排;或者他們想轉普班,學校不允許轉普班;或者不想讀書,家里不同意,不允許他休學或退學等不能離開專班,由此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或理想時在短時間內產生的危機心理。這時他們處于高度煩躁狀態,無心工作無心學習只想逃離當前環境而又不得已必須在這個環境中生存時,精神就會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危機心理急劇產生。
3.4 缺乏社會支持系統可能產生危機心理
有這樣一些學生,從小家庭環境不好,有可能就是孤兒,為了圓自己大學夢,為了使自己有一個美好的前途,走進了登云學院,走進了專班,走進了企業,工作一段時間后,當發現自己不想在這個企業干,不能轉班、調換專班、退學,學費生活費等各種壓力急劇,而沒有親人可以為自己分擔負擔時,感覺老師同學無法解決時,甚至無處無人可以訴說自己的煩悶時,危機心理亦然而然的產生。
3.5 有心理問題的同學入企業以后可能產生危機心理
大一入學以后經過心理測評篩選出一批有心理問題的同學或者入校時就有心理疾病、心理問題的同學,在用藥治療期間或是學校心理中心咨詢期間下企業實訓的同學,本身在校學習期間都有一定的難度,在學校時有老師關心,有同學關愛,有心理中心老師關注,除了面對學業問題、宿舍關系問題等問題外,還不涉及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而當面對企業錯綜復雜的環境,面對企業嚴格的規章制度,面對企業上下級之間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對于95后、98后的未接觸過社會的青年男女來說,無疑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對于有這樣或那樣心理問題、心理疾病的同學,本身就不愿意與他人溝通,當無法與企業部門領導溝通,無法適應企業剛性的規章制度時,心理壓力會急劇攀升,那么這批學生就更容易誘發心里危機事件的產生。
總之,由于工學專班學生學習的特殊性和實踐性,誘發心理危機的因素很多,以上是最有可能產生心理危機的情況,鑒于此,為了更好地引導工學專班學生良好健康的發展,這需要社會、學校、企業、家庭共同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為大學生營造和諧的校園環境、安穩的社會環境、積極向上的企業環境、親密融洽的家庭環境。同時,對于工學專班學生應加強心理危機預防工作,即使在心理危機發生過程中,也要及時對他們進行關注和幫助,提供更多的社會支持系統,有效幫助大學生順利度過心理危機。而專班學生自身也需要積極面對危機,尋求多種解決方式,及時化解危機,獲得自我的突破和提升,在心理危機中獲得不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張艷.大學生極端心理危機事件的環境因素分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10):97-98.
[2]陳斌.大學生極端心理危機事件的現狀及社會因素分析[J].商業經濟,2013(04):15-16.
[3]周紫婷.員工心理危機的影響因素及其干預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3(12):947-950.
作者簡介
王閃閃(1982-),女,河南省許昌市人。哲學碩士學位。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現為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研究。
作者單位
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 江蘇省蘇州市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