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娟
【內容摘要】根據發散性思維的特點,在閱讀教學中應充分運用其發散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技巧地處理文中生詞,積累文化背景知識,深層理解文章。
【關鍵詞】發散思維 閱讀教學 激發興趣 能力提高
發散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中發揮主導作用的一種思維模式。它具有靈活性、獨特性和流暢性。靈活性能突破習慣思維的限制,使人產生新的構思,提出新的方法。獨特性能使思維得到充分的拓展,對問題提出獨特的見解。流暢性能使人的思維在短時間內產生較多的聯想。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部分,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陣地,所以我們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應該創造機會讓運用學生的發散思維,使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同時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恰當運用發散性思維,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能對一個閱讀材料產生興趣,感覺有話可說,有話要說就能激發他們閱讀的愿望,也能喚起他們表達的熱情。
在8B第一單元Reading第一課時的教學開始時,教者通過問題What's your primary school life like? Is it like your life now?把話題引入到本單元的中心話題past and present。這兩個問題激起了孩子們很大的表達欲望,思維馬上在對小學生活的回憶和對現在中學生活的現狀的描述和比較中跳躍。并在頭腦中形成了交通方式、學習時間、學習方式、生活、交友等各個方面的對比,內容非常豐富。但要表達出來依然存在一個漢語到英語思維的轉換問題,于是可以讓他們小組討論一下,選擇其中幾個方面來表達。討論過后的回答在面上顯得比較廣泛,同時在時態和邏輯性方面也還存在不少問題,但這可以不必追究,重要的是能激起學生對于“變化”這個話題的興趣,由此過渡到對Reading部分的閱讀,學生感覺到自然而親切,樂意去閱讀。至于讀后的任務,可以設計為剛才的話題表述,有了前面思維的鋪墊,學生通過文章的學習,對“變化”的表達方式又有了一定了解,此時的學生在表達中一定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在此過程中學生有想象,有構思,有閱讀,有表達,思維活躍,興趣盎然。
二、充分運用發散性思維,處理閱讀中的生詞
閱讀部分的教學我們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生詞的處理,只有解決了生詞的障礙,才能讓學生讀得自信,讀得順暢。如果能讓學生養成有意識的自己分析、自己推斷生詞含義的習慣,那么學生在閱讀中會更加主動積極,從而提高閱讀理解的正確率。
如在本課時中impossible就是一個四會的生詞,教者可以從學生已經學過的possible一詞導入,學生會發現它是通過加前綴im-來變成的一個反義詞,那么還有哪些形容詞是通過加前綴im-來變成反義詞的呢?通過加前綴變成反義詞的還有那些形式呢?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通過這些問題可以讓學生進行一次“頭腦風暴”,從已有的認知中去進行收集和整理,在班級交流中,教者進行適當的板書,使學生已有的前綴的知識得到系統化,條理化。
通過激發學生發散性的思維,不僅解決了當課的生詞,還讓學生能在今后的閱讀中碰到類似的用法時,會自覺的運用這些技巧來解決生詞障礙。
三、巧妙運用發散性思維,擴大閱讀背景知識的儲備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最終要體現到學生能用自己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能夠閱讀與課文難度相仿的文章,并準確把握文章的中心。在中考中,很多的文章與我們每個單元的話題是相關的。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獲得的能力和了解到的文化背景知識可以為今后的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在平時的課內閱讀中,巧妙運用思維的發散性可以使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有效的遷移。
在8A Unit 5 Good Manners這個單元Reading部分的第二課時里,學生通過第一課時的閱讀已經了解了英國的一些禮儀習慣,這時可讓學生談談他們所了解的西方禮儀還有哪一些,學生這方面知識的獲得可以是從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去過的西餐廳等地方過得到的,當他們急著發表觀點時,他們的思維是開放的,也是積極活躍的,同時班上的其他同學也能分享到一些西方文化的知識,教者適當補充和歸納,擴大學生在禮儀方面的知識儲備。
四、合理運用發散性思維,深層理解閱讀材料
文章的主旨把握是學生閱讀的難點,它要求學生能有一定的概括和推斷的能力。在閱讀理解題中往往是以給文章選標題,或是判斷作者想要告訴我們什么的形式出現。但這比不意味著我們只需要讓學生就給出的選項作出選擇,因為一方面沒有對文章的真正理解,就不能準確判斷選項的區別,另一方面,允許學生自己去挖掘,可能更準確更精彩。在閱讀訓練中,教者應該鼓勵學生從已有的信息出發,盡可能地求得多種不同的表達方法和觀點,不要擔心學生找不到最佳答案,因為只要是從文本出發,最終的答案只會在不同的表達中指向同一個中心。在不同見解的表達中,在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爭辯探討中,學生質疑能力會提高,對文本的理解會更深刻。
在閱讀過程中我們有很多方法讓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只要我們要相信孩子們的能力,為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并且搭建合適的平臺,每個孩子都可以顯示他們獨特的個性和才能。
【參考文獻】
[1] 李秀君、惠愛華. 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J]. 新課程,2011 (07).
[2] 陳麗.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J]. 考試周刊,2011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