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芹
(江蘇省泰州中學,江蘇泰州 225300)
很多學生喜愛籃球運動。但如果學生沒有接受系統的訓練,那么他們并不能掌握籃球的專項技能。為了讓學生在掌握技能時又對此產生興趣,我在教學實踐中,通過比賽法的方式,讓他們更好地接受籃球技術的培養。本文將從四個方面介紹,目的在于促進高中籃球教學的發展。
對于籃球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能夠熟練地進行運球是非常重要的。運球的好壞也能看出一個人籃球水平的高低。在教學實踐中,我會在操場上設置一排障礙物,讓學生運著球來繞過這些障礙,以此增強其專業技能。
在教學中,我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來完成運球穿越障礙的比賽。這些小組的人數保持一致,然后每次兩個小組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穿越障礙所用的時間短。學生要穿越一排的障礙物需要走一個曲線,這樣就增大了他們運球的難度,并且還需要學生掌握好手與籃球之間的和諧度,防止籃球脫手。通過這種比賽的方式,將原先單調的運球動作融入競爭的意識,學生們也會在更短的時間內掌握運球的動作技術要領。之后,教師可以增加比賽的難度,設置更多的障礙,或者讓學生在穿越障礙時提升運球的速度。當學生在心里對這個項目有足夠的重視后,他們才會更加注重運球時的準確度。在學生比賽時,我發現一個問題,大部分學生的心理素質很差。當一個組運球落后時,那么這個組出現失誤的概率會大于領先的那個組,學生們心里一旦想著去追趕,就不能很好地掌控手對籃球的控制力,往往會讓籃球脫手。所以教師最好在事先告訴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比高能力還重要。在觀察學生們運球時,我也發現很多學生的運球動作不規范,他們往往是低頭看著球往前走,這完全不符合比賽的要求。這時教師最好及時對這些學生進行動作糾正,讓他們從剛開始就能得到正規的訓練。
傳統的課堂上,教師在示范動作要領之后,就讓學生們進行自由訓練。這種上課方式的效率是不高的,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比賽帶到課堂,學生們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就開始起作用,他們會更加認真地投入到課堂訓練中來,這樣也就大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籃球是團隊性的運動,傳球和接球用來聯合整個隊伍,所以傳球和接球技術是非常重要的。在傳球和接球時,需要考慮力度和角度,不能盲目地將球扔出去。一些學生對此缺少必要的認識,所以在傳接球時往往會出現失誤。
大部分學生在訓練時不太注重傳接球,往往更愿意練習投籃,他們忽略了其實在賽場上傳接球更加重要。籃球考驗的是整個團隊的協作能力,當傳球和接球實現其價值后,才是在賽場上保護好運動員,所以我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傳接球比拼,以此來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
在正式開始之前,教師應該告訴學生基本的傳接球手型,讓他們按照這個標準進行比賽。接球的手型為:“手指彎曲,將雙手窩成一個勺子的形狀,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來承擔籃球對自身的壓力。”在傳球時,應該用無名指和小拇指來控制球飛行的方向。在比拼時,我將學生分成兩個隊伍,每個隊伍會排成兩排,這兩排之間要留出3米左右的距離,然后學生會按照斜線方向依次傳遞給下一位。當隊伍末尾的學生接到球后,比賽終止。另一隊在旁邊進行監督,以此來增加比賽的公正性,這樣也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在比賽時,我發現學生們在接球時的失誤率比較大。為了減少失誤,我給學生們講解了在接球時的規范動作,“接球時,應保持手臂彎曲,球應控制在胸前位置,接到球后,上身保持前傾,膝關節彎曲,通過手臂的力量將球傳出去”。經過多次比拼后,學生們對傳接球的技術掌握得基本熟練了。
如果學生在比賽時不上心的話,教師可以在比賽之前聲明,哪個隊輸掉了比賽,就繞著操場跑一圈。當有了適當的懲罰,學生們產生了危機感,就會更加投入到訓練比賽中來。這樣的訓練形式,能極大地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當學生將注意力放到訓練上,他們才能掌握住此技能。
籃球的傳接球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手感。如果教師采取“散養”的方式,這項技能的手感可能要培養很長時間,因為學生沒有重視它,但是讓學生參與到比賽中來就不一樣了。在賽場上傳接球的好壞將直接決定球隊在球場上是主動還是被動。對于傳接球的專項訓練,教師應該多增加一些課時,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項技能。
投籃是學生最喜愛的,從嘗試投球,到投中,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滿足感。但是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們會出現隨意性,這種情況是不利于他們提升技能的。為了能讓學生有效地提高投籃技能,在課堂上我選擇定距投籃的方式,讓學生練習技能,以此幫助學生掌握投籃的要領。
教師首先對相應的基本動作進行講解,“在右手投籃時,右腳在左腳前,雙膝微微彎曲,五指分開握住籃球,將籃球舉過頭頂。在籃球脫手時,身體應隨著球向前”。然后,在進行投籃比賽時,學生需要站在罰球線處,每人有5次機會,投中積一分。如果在平時的投籃中,有些學生會隨意地將球投出,但是在許多學生的注意下,他們會更加謹慎。學生們的動作做不到流暢自然,這是訓練少所造成的。大多數學生在剛開始投時都比較緊張,所以后面幾個球的成功率要高于前面幾個球。
當進行到第二輪時,學生們會比較輕松,并且有了經驗,總體成績要優于第一輪。在投籃的過程中,當有學生投進球籃時,不難看出他們自己是蠻有成就感的。
半場比賽能檢驗學生對之前各項技能所掌握的情況,如果教師定期在課堂上開展半場比賽,也是對學生體能素質的一次提高。學生參加半場比賽,能有效地提高對籃球的綜合掌控能力,能將學生之前所學升華。
在進行半場比賽時,學生們剛開始還是按照自己的習慣,可能他們不知道怎么運用之前所學的技術。教師在場邊應該引導學生去進行傳接球,保證不丟球,讓他們慢慢地回憶起技術要領。對于男生,應該要求他們在進行半場比賽時,減少犯規的次數,增強團隊協作的意識,否則籃球水平很難提高。在比賽時,有些學生拿到球后變得很盲目,不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此時我會在場邊喊:“把球盡量往里面傳。”對于一些不懂得籃球戰術的學生,教師只需給他們進行簡單的指導。對于女生來說,她們在身體上的對抗性會很少,所以我注重要求她們遵守必要的籃球規則,并且鼓勵她們去截球、投球等。這樣的上課形式,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技戰術水平,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
在高中階段,單一的教學方式會讓日常的教學缺乏新鮮感,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很低,不利于技能的傳授。用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增強競爭意識,這樣他們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籃球訓練中,才能實現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1]張才超,周開城.籃球教學比賽中學生自信心培養[J].科教導刊,2012(4).
[2]馬耀琪.體育教學中特殊規定的籃球教學比賽研究[J].教學與管理,2008(6).
[3]龍曉宇.籃球教學中比賽教學法的實驗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