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男
(江蘇省如東縣豐利鎮(zhèn)凌河小學,江蘇如東 226400)
改變教學方式 提高核心素養(yǎng)
黃石男
(江蘇省如東縣豐利鎮(zhèn)凌河小學,江蘇如東 226400)
小學階段正是各種知識技能、能力素質形成的奠基時期。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通過轉變教學方式,運用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等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地去發(fā)現(xiàn)、探究新知,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能力,實現(xiàn)學習態(tài)度的轉變,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小學生;英語學習;核心素養(yǎng);教學方式
在小學英語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方式的轉變,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英語,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自主地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使學生的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各個方面都得到全面提高。下面結合實例談一下如何借助改變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我們都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基于此我們也在積極探索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方式。學生真正可以學會學習,需要依靠平常各種學習技能的訓練,因此,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進行英語自主學習,訓練技能,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至關重要。
在學習小學英語五級下冊Unit 5Helping our parents時,對于這一單元的學習主題,五年級的學生大部分面臨這個問題,教師在布置課前預習任務時,不完全針對英語學習,而是讓學生考慮平常在家里會幫父母做點什么,然后用英語嘗試表達出來。“What do you usually do to help your parents at home?”教師問。學生們開始只能用漢語回答“整理床鋪”“打掃房間”“洗衣服”“擦玻璃”等。“Can you say these things in English?”教師繼續(xù)追問。學生們搖頭:“You can learn these new expressions by this video.”教師呈現(xiàn)出視頻。學生們通過觀看視頻,模仿發(fā)音,學習這些短語的英語,“make the bed”“clean the room”等,同學之間相互幫助,鍛煉了英語學習能力。
針對小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認知特點,布置適合的學習任務,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有的放矢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的訓練,豐富學習技能,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1]。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靈活地組織學生進行適當?shù)暮献鲗W習,加強對學生學習中協(xié)作能力的訓練,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學習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2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時,教師先帶領學生學習了story time部分的“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這個句型的用法。“Do you know how to answer this question?”學生們有的可以說“I come to school on foot.”“I come to school by taxi.”“I come to school by metro.”教師表揚了這部分學生。“但是我們如何表達乘坐公交車到學校呢?怎么說騎自行車去上學?”教師拋出問題,學生們產(chǎn)生了好奇。接下來,讓學生按照平常的學習小組坐好,“Learn and talk about this question in groups.”各個小組在小組長的組織下,通過閱讀教材、利用工具書、同學之間商量等方式,很快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合作在小學英語學習中勢在必行,不但課堂上需要合作學習英語,課外也需要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助。在這種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加深對合作的理解,強化合作意識,實現(xiàn)協(xié)作能力的提升。
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都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而且這個發(fā)現(xiàn)新知的過程是快樂的、新奇的、有趣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豐富了知識,鍛煉了自己的技能,而且增強了探究意識。在小學英語學習時,教師也需要立足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合理的探究任務,讓學生可以目的明確,開展形式各異的探究學習活動,強化發(fā)現(xiàn)學習的實效,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2]。
在學習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7Chinese festivals時,在上課開始,教師就提出問題:“Do you know Chinese festivals?”“What are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a?”五年級學生對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是有比較多的了解的,也列舉出了幾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中秋節(jié)”“元宵節(jié)”等。教師在學生們舉例完成之后,打開了教學PPT,上面呈現(xiàn)出幾種“Chinese Festivals”“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每個節(jié)日都配置了相應的圖片,還列出了具體的日期,但是把順序打亂了,讓學生自己完成對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相關信息的了解,解答題目。學生們通過自主探究,完成了學習任務。
英語學習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形式新穎、內容廣泛的英語實踐學習活動,為學生應用英語搭建良好的平臺,讓學生在交流與互動中,獲得大量的語言知識,形成優(yōu)秀的語言技能,使學生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英語,促成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在學習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Asking the way時,教師針對這一單元所學習的“問路”這個主題詞,在帶領學生學習了教材上的story time部分之后,學生們對“Asking the way”相關的句型、回答也基本上了解了,已經(jīng)學會了用“How do I/you get to some place?”“How does she/he get to some place?”進行詢問如何到達某個地方,還掌握了用“You can take the metro.”來回答。在這個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了實踐練習:“If I am new here,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your school?”學生們圍繞著這個話題,自由搭配,進行實踐練習:“Excuse me. I am new.I want to go the No.1 primary school.”“Oh, I am a student in No.1 primary school.”“Really?”“Yes.”“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your school?”“Of course.Walk along this road and then turn left on the first traffic light. You can see my school gate.”學生們在這種自由的實踐交流中,鍛煉了英語交際能力,實現(xiàn)了創(chuàng)造性的英語表達,提升了核心素養(yǎng)。
教師抓住小學階段這個學習成長的奠基時期,圍繞著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這個目標,借助英語課程的學習,積極轉變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有利條件,實現(xiàn)師生角色的轉換,促使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的轉變,增強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讓學生從基礎知識、學習能力、思想觀念等各個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
[1]胡敏君.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研究[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5,(06):55-56.
[2]高桂芳.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7,(27):93-94.
黃石男(1982),女,江蘇如東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