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懿行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中心小學,廣東廣州 511400)
城市化進程中小學家校糾紛成因及對策
黎懿行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中心小學,廣東廣州 511400)
城市化進程中,小學家校糾紛不斷,本文從家庭、學校和社會幾個方面展開成因調查,為制定相應對策提供重要信息支持。建立家校長效聯絡機制、做好法制教育宣傳、尊重家長教育方式、強化教師自身素質培養、創建新型師生關系,都可以為緩解家校糾紛提供破解助力,確保家?;拥母咝?、多元性、和諧度。
城市化;小學;家校糾紛;成因對策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小學家校糾紛也呈現新變化。農村家庭進入城市,學生教育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但學生家長自身素質還存在短板,教育觀念跟不上時代發展要求,對子女教育方式不夠科學,而學校辦學逐漸走向正規化,導致家校之間產生許多不和諧現象,甚至出現了激烈矛盾沖突。學校是教育主陣地,在家校糾紛產生時,需要做出更為積極的努力,盡量減少負面影響,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障。對城市化進程中小學家校糾紛成因和對策展開研究,符合現代教育教學發展大勢,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
城市化進程中,小學家校聯系更多,其糾紛也呈現增長趨勢,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首先,教育理念形成沖突。學校對學生教育要求更高,而學生家長的教育理念還比較滯后,很容易形成家校糾紛。教師布設學生的學習任務可能要涉及家長,而學生家長大多忙于生計,對教師的相關做法持排斥態度,不愿意接受,甚至出現推諉、拒絕現象。
其次,家長與教師的教育方法形成沖突。家長教育孩子大多方法簡單化,而教師教育要遵循教育規律,一旦教師頻繁叫家長,自然導致家長的反感情緒出現。有個別家長會因為孩子遭受所謂“不公正”待遇,與教師形成激烈沖突。教師埋怨、指責家長教法,也可能導致糾紛出現。
再次,家長對學校教師收費過多形成矛盾沖突。城市化加快,學校收費相比以前要增加一些,家長對教師辦輔導班、征訂教輔資料、搞自費訓練營等活動意見較大,甚至出現上訪舉報現象,導致家長教師關系緊張。
另外,有些家長會通過多種渠道和關系,對教師進行賄賂,希望教師能夠多多關照自己的孩子,如果達不到其期望值,也會心生不滿,造成矛盾。
家庭、學校和社會是教育關聯因素,從這些角度展開家校糾紛成因分析,能夠從根本上抓住主要矛盾,形成深度挖掘。
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學生家庭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至高無上,其自我為中心意識過于凸顯,養成唯我獨尊的心理。在學校集體環境中,這些學生一旦遭遇不順,很容易形成不適。如果教師對孩子行使了體罰、語罰,都可能引發學生逆反。父母此時不做細致調查,盲目介入,很可能會激化矛盾,甚至可能出現更嚴重的后果。
城市化進程中,學校教育條件逐步提高,但有些教師的教育素質還沒有及時跟進,教學服務意識欠缺,對學生的教育方法上存在滯后現象,處理學生問題常常出現簡單粗暴現象,對學生展開體罰,動不動就讓學生叫家長,有時甚至連家長一起“教育”,導致學生家長產生怨言,家校糾紛自然生成。
教師與學生家長的教育觀念不同,對學生的施教方法自然不同。家長大多追求考試成績,而學校和教師還要觀照素質教育,在家長看來,有些教師的做法是“不務正業”,導致教師和家長矛盾升級。
城市化進程中,社會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村村落變成了社區,學校與社區的關系建立有了嶄新概念基礎。學校辦學條件都有了質的改變,但學校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學生家長有擇校的意愿,一旦不能如愿,也會導致家校矛盾出現。
社區性學校教育資源呈現多元性,打破傳統定點招生秩序,學校之間很可能發生學生資源爭奪戰。為獲得更多學生資源,很多學校會做出一些偏差性宣傳,甚至提出“學生就是上帝”的錯誤口號。教師不敢大膽管理教育學生,學生自由意識膨脹,很可能導致更為嚴重的問題出現。一旦學生出現了行為問題,學生家長可能會興師問罪,家校矛盾不可避免。
城市化進程加快,這是現代教育最為堅實的基礎條件。為緩解小學家校糾紛,作為教育主導方的學校需要做出積極努力,與學生家長共謀發展大計,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信息技術廣泛介入學校教育,為家校建立長效聯系機制提供便利條件。教師可以利用電話、微信、短信等媒介,隨時與家長取得聯系,共同研究教育孩子的計劃,及時交流學生家校的表現情況,為制定教育對策提供信息支持。
家校聯系機制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要獲得社會廣泛理解和支持,還需要學校多開展一些宣傳活動,宣傳學校辦學宗旨、教育理念、教學成果、教育活動,以獲得廣大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同時也可以提升學校社會威信度,為全面升級辦學水平做好前期鋪墊學校還可以將教師管理制度展開宣傳,讓學生家長監督教師的教育行為。這不僅是對教師的具體管理教育,也能夠獲得家長和社會的支撐力量。
為緩解家校糾紛,學校要教育教師尊重學生家長教育方式,教師可以適當給出一些建議和意見,但不能缺乏尊重和理解。城市化進程中,學生家長文化素養存在個體差異,很多家長都有獨到的教育見解,也可能給教師施教帶來一定啟迪,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教育行為,進而獲得豐富的教學契機,幫助學生提升思想覺悟。
新形勢下,學校教育發展快速,對教師專業成長提出嶄新要求。教師要有充電意識,主動改變教育意識,以適應新時代新要求。首先是自主學習先進教育理論,特別是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教育良方。其次是深入學生家庭,展開多重家訪活動,認真聽取家長意見,改進教育方法,提升教學效率。最后是利用多種信息渠道,走出去學習,或者是借助網絡展開學習交流活動,汲取豐富學習信息,形成重要學習成長機會。
創設新型師生關系,符合新課改基本要求,也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傳統教學管理中,教師始終處于主宰地位,學生需要無條件服從教師管理;新課改后,教師只是教育參與者、服務者,需要為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成長環境,教師和學生要真正成為良師益友,這對教師提出了更嚴格要求。師生關系融洽了,家校糾紛自然會大幅度減少,學校教育也會呈現健康發展之勢。
城市化是社會發展大趨勢,農民變成市民,也給教育帶來一定沖擊。學校辦學條件需要逐步改善,家庭教育觀念需要逐步提升。在這個磨合過程出現一些糾紛是正常現象。我們要深度挖掘家校產生糾紛的原因,并根據教育教學實際做出科學應對。構建和諧家?;雨P系,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機。
[1] 楊先華.突發傷病導致的家校糾紛[J].班主任之友,2012(01).
[2] 楊馥寧.如何解決“家校矛盾”[J].小學教學研究,2011(02).
[3] 劉文權.淺談家校矛盾的成因及化解策略與方法[J].新課程,2015(02).
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以特色辦學實現學校內涵發展的研究——以番禺區南村鎮中心小學為例》(2016YQJK023)。
黎懿行,1977年生,女,本科學歷,主要從事研究教育管理工作,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