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佳
(四川省簡陽市陽安中學,四川簡陽 641400)
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葉 佳
(四川省簡陽市陽安中學,四川簡陽 641400)
隨著社會各界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高中英語教學經歷了多次改革,旨在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使其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全面發(fā)展。這要求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匯和語法知識,從而為老師和學生都帶來了一定的壓力。思維導圖(Mind Map)的運用使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為高中英語教學改革注入了新鮮的活力。本文針對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就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簡要分析,希望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性建議。
思維導圖;高中英語;教育改革;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作為國際通用語,英語是世界上應用范圍最廣的語言,也是高考中的必考科目。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達不到要求的詞匯量,對閱讀框架梳理不清、語法混淆等情況十分普遍,為英語成績的提高帶來了一定的阻礙。思維導圖可以讓左腦中的詞匯量與右腦中的成像功能有機結合起來,讓抽象的詞匯變成系統(tǒng)的圖形體系,最終使學生的記憶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得到改善。對于高中英語教師來說,思維導圖能提高備課效率,使雜亂的知識點以課堂筆記的方式進行優(yōu)化,從而使課堂變得更加系統(tǒng)和生動。對于學生來說,思維導圖能讓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得到延伸,以圖形并重的形式,使大腦的潛能得到充分的開發(fā)利用,從而梳理思路,提高學習效率。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2006年普通高中英語課程實施標準》(試行),英語教學要通過多種途徑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精神,通過教學方式的改革,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在這里,所謂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主要指的是聽、說、讀、寫、譯能力。這要求教師實施積極的課堂策略,將教學的雙邊活動統(tǒng)一起來。但就目前的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來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比較重,重成績、輕能力,重分數、輕素質,重統(tǒng)一培養(yǎng)、輕個性發(fā)展的現(xiàn)象還比較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被大大地忽視了。下面,我們就以下幾個方面對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
隨著新課標的推行,很多高中英語教師意識到自身教學方法上的不足,加之建構主義、人本主義以及多元智能理論的推廣,對教學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寶貴經驗。但由于長期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英語教師仍然無法滿足新課標對英語綜合能力培養(yǎng)計劃的要求,在教學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教學方法一成不變,教師“填鴨”居多,學生獨立思考空間較少,互動以師生互動為主,生生互動較少,死記硬背內容居多,個性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需求較少。這些問題不僅制約了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其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受高考升學壓力的影響,很多教師過分強調英語讀寫能力,而忽視了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使英語綜合素質發(fā)展失衡。以山東省高考英語試卷分值(滿分150分)來看,閱讀理解所占分值40分,語言知識綜合運用(完形填空和綜合填空)占45分,寫作占35分,總計120分,而聽力只占30分。因此為了提高升學率,英語教師將大量的時間用于讀寫教學,尤其是閱讀理解和寫作。其實,英語素質的提高強調各個方面的綜合應用能力,忽視聽、說能力會導致“啞巴英語”,使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針對以上問題和現(xiàn)狀,下面,我們就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簡要闡述。
在高中英語學習階段,詞匯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教學大綱也在詞匯量方面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詞匯量,使其加深對詞匯的記憶,是教師一直以來亟待解決的問題。通常情況下,詞匯學習有兩種模式:一是每學習新的一單元前,先對本單元單詞進行統(tǒng)一學習;二是根據教材后按字母開頭順序進行統(tǒng)一學習。但是這種教學方式會讓詞匯學習顯得枯燥、無味,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也會使遺忘率大大提升。思維導圖能夠將同一類別的詞匯整理在一起進行學習,如表示時間的tomorrow,yesterday, today, some day, 表示情緒的 angry, happy,upset, amazing, boring, satisfied,表示人物性格的 kind,generous, overcautious, friendly, amiable, extrovert等。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將這些詞匯總結歸納到一起,這樣不僅加深了對詞匯的印象,也增加了詞匯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由此及彼地進行聯(lián)想。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寫作反映著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很多學生在寫作時沒有思路,不知道從何入手,思維導圖可以很好地對學生的寫作思路進行整理,讓他們可以從一個話題角度延伸到多個角度。下面,我們以一道高考題《Should park admission?》為例,對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
日前,大家對公園要不要收門票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半數同學認為應當收取門票,還有半數同學認為不應收取門票,那么你怎么看?這道題其實還是有難度的,因為題目中沒有直接提示兩種觀點的論據所在,學生需要自己動腦思考才能猜測出支持和反對的原因。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搭建寫作框架,幫助理清思路。如圖所示:

根據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容易地看出這是一篇對比型作文,支持收費一方的觀點是可以用來購買花卉和樹木的新品種,增加綠化面積;反對收費一方是因為建設公園的目的就是供市民娛樂和休閑,應該是免費的公益性事業(yè)等。有了清晰的思路,寫作文時就不會無話可說。
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能將靜態(tài)的語言知識變?yōu)閯討B(tài)的邏輯圖庫,使英語教學變得更加簡單、直觀、便捷、系統(tǒng),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其圖形并重的形式能夠使學生的思維在廣度和深度上得到有效的延伸,不僅能夠增加單詞記憶的效率,也能避免遺忘,建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來說不失為一種有效教學手段。
[1] 朱海燕.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復習課中的應用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4(9).
[2] 吳珊珊.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復習課中的應用探析[J].英語廣場,2015(5).
葉佳,1981年生,女,四川簡陽人,本科學歷,主要從事高中英語教學研究,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