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蘊秋
(太倉市藝術幼教中心藝術幼兒園,江蘇蘇州 215400)
戶外建構樂趣多
邵蘊秋
(太倉市藝術幼教中心藝術幼兒園,江蘇蘇州 215400)
建構游戲對提升幼兒的數學能力、實踐科學技能、運用讀寫能力以及展示社會情感技能、呈現審美意識與情趣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建構游戲的實施中,經過反思、調整,梳理出建構游戲的實施思路,在不斷實施、不斷調整、不斷推進中,積累更多幼兒玩得愉快、玩得有發展的策略!
戶外建構;材料;合作
建構游戲不但有利于幼兒空間能力發展、促進幼兒動作技能的提高,還能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加強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對兒童的發展具有獨特的教育價值??墒牵鳛橛變簣@老師,如何在活動中有效地引導孩子進行建構游戲,不斷豐富孩子的建構經驗,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和解決游戲中出現的問題的能力?教師該給孩子哪些后續的支持?基于以上原因,在園部組織的研修活動中,我們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體驗式學習——“體驗孩子的游戲:有所玩,亦有所思”。這種“角色互換,親身體驗”的方式打破了以往沉悶枯燥的會議式學習,老師們紛紛變身為幼兒,參與到戶外建構游戲中。游戲開始,大家集思廣益,先商量確定了建構主題:高架橋;又分工合作,有的運,有的搭,有的出謀劃策,大家共同努力,運用長短不同的方形木質材料和圓形木質材料,合作搭建出了“高架橋”。在建構的過程中,有一些體驗和感受:只有身入孩子的世界,才能讀懂孩子的需求。
通過本次的親身操作和實踐,我認為,材料是游戲的物質支柱,充裕的時間是游戲的精神動力,有了充足的材料和充裕的時間,才能引發幼兒游戲的興趣和愿望。在材料充足和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孩子們的游戲興致才會高,孩子才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為直接目的,自由選擇,自主開展,自發交流。在整個建構過程中,我們發現在材料的提供上還存在一些不足,除了一些長長短短、圓形的木質積木和水管外,沒有其他的輔助性材料,有時候會限制我們建構的思維,阻礙我們的想象。例如我們在搭建高架橋時,想搭建一座斜拉索大橋,想要搭建高架橋邊的高樓大廈。這個想法很美好,可是當要真正實施時,發現材料的缺失和不充足,所以可以適當提供一些紙盒、紙箱、樹枝、瓶子等輔助材料,讓搭建的作品更完美、更生動。
要讓孩子會玩,首先我們老師要做個有玩性的老師。怎樣才是個有玩性的老師呢?那就是老師能比孩子玩得更嗨!平時一直是看孩子們搭建,自己的搭建水平可能遠遠不如孩子。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確定主題這部分我覺得很重要。只有在確定主題的基礎下,我們才會有目標地進行搭建。所以在玩戶外建構時,在老師沒有確定主題的情況下,孩子們往往在拿到材料時無從下手,各搭各的。直到游戲結束,請孩子介紹,他自己也不知道搭了什么。
這次體驗讓我知道了在游戲前一定要讓幼兒自主確定主題,才能保證游戲的正常順利開展。確定好主題后,我們組的成員就開始分工合作:有的搭建高架橋周邊環境,有的搭建高架橋,有的搭建斜拉索橋上的汽車、欄桿等。在整個搭建過程中,讓我深思:有的老師有主見,思維非常活躍;有的老師還不夠主動,不太敢發表自己的意見。思維活躍的老師有自己的想法,大膽地去搭建;而不夠主動的老師,可能只是幫著拿材料或聽別人指揮。作為老師的我們,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何況是小朋友呢?一個班的小朋友,有的孩子是比較主動的,而有些是比較內向的。所以我進行反思:以后進行建構活動時,多留意那些比較內向、不夠主動的小朋友,盡可能地讓他們也動腦筋去搭建,不要讓他們只做“搬運工”,多去指導他們,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讓比較內向的小朋友和思維活躍的小朋友一組,請思維活躍的小朋友多帶動內向的小朋友,一起動手合作,讓他們從無從下手到有自己的想象空間,這樣孩子會更加大膽地去想象和發揮。其實每個孩子的創造能力是無限大的,要讓孩子們自由創造。
從這次的體驗式建構中,我體會到,在放松、快樂的環境下,能讓孩子更好地學會與人交往。秉持在游戲中“自由、自主、創新、愉悅”的游戲精神,整場建構活動從主題的確定、創意的設計、材料的選擇到分工合作中,老師們不僅僅是在體驗建構的樂趣,更是在體會建構游戲的每個環節,以及每個環節孩子會有什么需要,如何幫助幼兒升華對已有生活經驗的認識,創造性地進行思維表現。作為幼兒教師,只有讀懂兒童,才能支持兒童。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知道應給予怎樣的支持和幫助才是最適合孩子的。
[1] 邵愛紅.幼兒園室內外建構游戲指導[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
[2] 王華芬.幼兒園戶外建構游戲的組織與指導[J].當代學前教育,2012(02).
邵蘊秋,1979年生,女,江蘇太倉人,現任太倉市藝術幼教中心藝術幼兒園中二班班主任,中班備課組組長,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