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林
(江蘇省昆山市周市中學,江蘇昆山 215300)
趣味數學 有法可循
——中學數學教學提升學生興趣的技巧
周永林
(江蘇省昆山市周市中學,江蘇昆山 215300)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升中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是中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技巧,也是中學生獲得數學基本知識技能。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適應新的教育模式、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得到了廣大師生的關注和認可。本文將對提升學生興趣的技巧,提高中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優化課堂教學效果進行探索。
提升興趣;中學數學;教學過程;學習技巧
中學階段,學生對于新事物有很強的接受能力,是學習數學的最好時期。但是這一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性格特點鮮明,容易出現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厭學等情緒。同時,中學階段的數學知識比小學階段更深、更靈活,教學內容更加細致深化,數學知識更加抽象難以理解。如果教師不能以正確的途徑進行數學教學,中學生則會喪失學好數學這門課程的信心、對晦澀難懂的知識點棄之不顧。這樣不利于培養中學生的數學素養,也不利于中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則可以促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學習”,不僅獲得了相關的數學知識與解題能力,還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獲得了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等等。因此,如何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興趣成為現階段數學教學工作者面臨的重要研究課題。本人認為提升學生的興趣是有法可循的。
中學數學教學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就要將數學學習與生活經驗有效結合。一方面,數學是一門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科,很多理論知識都來源于日常生活,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考試,還是為了服務生活;另一方面,數學書本知識的理論比較抽象難懂,有些知識超過學生的認知水平,難以理解,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因此將課堂教學和生活結合在一起十分重要。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具體的解題技巧,還要利用生活經驗創設生活情境,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數學信息,導入數學知識,將數學問題生活化,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學會用數學思維去分析解答生活中出現的生活問題。比如在學習儲蓄利率、納稅等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熟悉的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稅率設計問題讓學生通過計算獲得答案,加深對稅率、利息、本息和等概念的理解;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師的納稅和收入擬定問題,讓中學生掌握收入額、稅率、應納稅額、稅額之間的數量關系。由于教師擬定的題目都是以相關學生日常的事物為素材,并且容易付諸實踐。所以學生更容易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興趣。
這種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了實踐操作的機會,不僅讓中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所學數學知識點,還幫助學生感悟所學知識的生活意義和價值,產生學習動力。
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并耐心解答。對學生提出的一些簡單基礎的或思路較偏的問題也要詳盡說明,不能批評學生思路不正、打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是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各種數學問題,并幫助學生釋疑。另一方面,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重點設計一些帶有啟發性、有利于開啟學生思維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
在講述平面圖形、立體圖形的論證問題和求角問題時,教師不能只限于一種解題思路,而是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題目中給出條件的意義,比如說需不需要在圖形中添加輔助線。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闡明自己思考出來的解題思路,并在學生論述完畢之后對這種解題方式提出評價。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方便學生抓住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主動探究的能力。
引導中學生在學習數學相關知識的過程中積極動手實踐,是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平臺,激發中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熱情。這不僅能讓中學生切身體會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和方法,在思考、探究、推理的過程中獲得新知識,將數學基本知識內化和提升;還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
在學習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的章節時,所給出的題目除了基礎的圓錐、圓柱之外,更多是多個多面體疊放在一起形成的圖形。當多個小正方體疊放在一起時,題目要求根據正面、側面、上面判斷出小正方體的個數。這類題目比較抽象,學生難以在腦海中想象出小正方體的排列方式。這時教師便可為學生準備小木塊,讓學生自己動手拼接解答題目。并為學生講述此題容易出現的陷阱和漏洞,如什么時候用實線畫邊、什么時候用虛線畫邊等等,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首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貫徹“學生是主體”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加強與同學們的聯系,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了解每個同學在數學學習上存在的不足、了解學生的需求,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使能力不同的學生都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次,數學教師要懷有親和的心態、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樂觀的精神風貌進行教學工作,與學生創建輕松、和諧、愉快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給予鼓勵,當學生答錯問題也不要嚴加訓斥、呵責,而是要多鼓勵、表揚學生,給予學生自信。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不斷克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振奮學生的學習精神,有利于學生自愿接受教師所教的數學知識,促進學生不斷進取,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進行新課教授時,數學教師可以利用設置懸念的方法吸引同學的注意力。在講課前提出一個與本堂課所學知識相關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在教學內容中尋找答案。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產生強烈求知欲望的一個重要手段。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舉一反三的方法講解知識。
在教授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過程中,不等式出現了很多變形。如果學生仍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慣性思維解答,則會思路受阻。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通過觀察以及思考,找出二次不等式與二次函數的關系,利用數形結合將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并換一種思維方式來解答,比如讓學生探索用“因式分解法”將二次不等式轉化為一次不等式組。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增加了對數學的學習信心和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中學階段的數學教學課堂上,單一的教學方式難免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將多媒體運用到教學工作中則能吸引學生興趣,豐富教學形式。比如近年來,微課的使用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贊同。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作為教學的切入點,活躍課堂氛圍,還能高效快捷地解決教學重點難點。
提升學生興趣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技巧有多種,每位數學教師要從自己的教學目標出發,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提高中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水平。
[1]劉繼東.中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5:44.
[2]王桂玲.淺談中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學周刊,2012,04:96.
[3]楊艷秋.中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興趣的技巧[J].科技創新導報,2010,11:155.
周永林,1962年生,江蘇昆山人,昆山市周市中學教務處主任,從事初中數學教育三十多年,教育教學成績突出,曾榮獲昆山市農村教育突出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