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潔
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也帶動了一系列產業鏈出現,古代思想家說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不能僅僅只依靠旅游業來發展,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在其基礎上找到更大的商機。顯然,旅游產地的紀念品研發是一個不錯的商機,那么在張家界這種以旅游為支柱產業的城市,我們如何借這個商機來拓展附帶產品呢?本文通過對張家界便攜式旅游紀念產品創新設計的現狀分析,發現其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張家界旅游背景
張家界因旅游而建市,是中國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同時它也是湘鄂渝黔革命根據地發源地和中心地。它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這個旅游勝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張家界作為國內的旅游城市之一,它自然條件與歷史文化條件是它獨有的優資,那么我們在發展其旅游業的同時還應該尋找其更多的附帶產業,來帶動經濟的發展。那么紀念品就是一個不得忽視的一個經濟點。所以在以張家界獨有的條件中研發新的便攜式紀念品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商機。
二、紀念品的設計理念
紀念品的設計得分五點:首先是紀念品本身,它要簡便攜帶精致。我們試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個游客來到張家界,看見一個個很笨重的紀念品或者說很大的紀念品,你會愿意買么?我想肯定不會,原因就是不方便攜帶,你會愿意旅游完后還帶一個笨重的紀念品回家么?所以紀念品得小巧又不失特色是紀念品的首要。
其次,在小巧易攜帶的紀念品得上升到一個精致的層面。意思就是我們不光要做好還要將其做的精致,因為紀念品代表的是旅游所在地的一種獨特的門面,所以要將其做的精致且具有代表性。
接著,就是紀念品本身所代表的文化以及紀念意義。紀念品本身就是用來紀念的,所以應當結合張家界獨特的旅游勝地與獨特的文化相結合,給游客一種“眼前一亮”的視覺感受以及感受到張家界的這種獨特的文化的魅力。使張家界展示出自己獨有的魅力。真正的使張家界走進游客的眼界,走進游客的心中。
最后,紀念產品必須要“接地氣”。如果一個紀念品做的接地氣,貼近旅游地的獨特的文化和特色,那么無疑這是一個成功的紀念品。
三、紀念品與科技的結合
紀念品在一定意義上是一種文化載體,更是一座文化與經濟之間的橋梁。也是張家界與外界之間的一座橋梁。紀念品是可以承載紀念意義的物品,而且是以長時間保存的東西。在很多不同的紀念品之間,我們可以將科技與其完美的結合。比如:在物件方面,我們可以借科技將其做的更加精致、在特色食品方面借用科技將其保鮮程度大大增強等等一系列需要科技的地方。
將科技適當的融入到紀念品中可以給游客展現出一個不一樣的張家界。現在多數的紀念品都顯得過于單一要不就是一成不變完全繼承原有傳統藝術,在紀念品的研究中我們對待原有傳統藝術持于“取其精華,取其糟粕”的辯證的態度。在其過程中我們更是要有創新的態度和意識去研發和研究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幫助我們研發新的紀念品,給予消費者們一種眼前煥然一新的視覺感受,而不是以往的單一的視覺感受。
四、紀念產品與張家界的關系
張家界是紀念產品研發與研究的來源、前提、基礎,而紀念產品則是張家界文化的一個傳播載體,是張家界走出省門、走出國門的一個側面宣傳體。那么這個紀念產品必須是符合張家界本土文化與特色的一個載體,所以其本質就是張家界文化的一個宣傳和傳播。一個產品是否有市場、是否適合消費者、是否符合市場潮流等等這一系列問題都歸根與產品本身是否符合客觀實際或是接地氣、親大眾。同樣,如果張家界的紀念產品是遵循客觀經濟規律、產品理念接近消費者們的喜好、其設計理念符合其本身、其設計形態適合張家界本土特色文化的話,那么張家界的紀念產品無疑是一個成功的產品,因為它不僅僅讓消費者們愛不釋手,更重要的是它展現了不一樣的張家界,使其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五、紀念品與消費者掛鉤
張家界每年接待的游客的數量達到千萬來計,其第三產業則是張家界經濟發展中發展最迅猛的、也可以說是其龍頭產業。所以在注重發展張家界關于旅游業的一系列產業中,也應該注意其一系列產品的研發與探究。在旅游的地方就有紀念品,同樣,在張家界這樣一個以旅游產業為支柱性的經濟中,同樣也應該注意紀念品的研究與探索。紀念品往往是消費者們在人際間的交往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紀念品可以起到增進感情、加深印象的作用,也可以展現有好多公共禮儀禮節。所以消費者們對于紀念產品有不同的需求和要求,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對癥下藥”,根據不同階層消費者的需要和要求,研發不同的產品,擴大紀念產品的種類、形態、設計理念等等。
六、結語
在旅游產業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不僅僅只是局限于旅游業帶來的短暫的經濟效益,更應該鉆研于旅游業給我們帶來的一系列附帶產業。在張家界的旅游業中,我們更應該將其科學與藝術的結合,使其新的設計理念必融入于紀念產品中,跟隨時代的腳步、人文和科技的發展而日益創新,以與時俱進的設計理念和遵循客觀規律的同時探索更具有創新性紀念產品。
(作者單位: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