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潔
[摘要]文章以山西旅游業的發展為研究對象,指出了山西旅游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了改進的對策。
[關鍵詞]山西旅游;問題;對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179
“十五”規劃以來,山西省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將旅游業確定為第三產業的先導產業,列為全省重點培養和扶持的優勢產業之一。2004-2010年,山西省旅游總收入年平均增速為40.25%,居中部六省之首。但山西旅游業畢竟起步較晚,基礎相對薄弱,發展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1山西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1山西旅游業的主題形象不鮮明
每個省市的旅游業必須有其鮮明的標志,游客提到這個省市,馬上會想到它。譬如,去陜西看文物,去北京看長城、故宮,去云南看民族風情,去桂林看山水,去杭州看西湖。去山西看什么呢?山西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但是卻尚未形成具有號召力的主題形象。查閱各省市旅行社組織的山西旅游線路,主要集中在云岡石窟、五臺山、平遙古城、喬家(王家)大院、壺口瀑布等熱點景點,這些景點各自為戰,相互之間缺少關聯,未能形成鮮明統一、一致對外的宣傳標志,在競爭激烈的國內旅游市場不具有號召力。
12旅游產品比較單一,缺乏多樣性
山西旅游的產品結構以觀光旅游為主,其他形式的旅游產品比較欠缺。觀光旅游是最基本的旅游產品形式,在旅游業發展的初級階段最為常見。觀光旅游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淡、旺季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差別很大,觀光客在旅游目的地停留的時間相對較短,旅游購物不是觀光旅游的目的,在旅游過程中的非觀光消費比較少。山西旅游要有更大的發展,必須改變現在比較單一的旅游產品形式,走多樣化的道路。此外,山西旅游紀念品的開發也相對滯后。在山西,除了以煤炭為原料制作的手鐲、項鏈、佛像之外,幾乎很難找到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旅游紀念品。
13旅游資源開發不足,大多景區尚處于粗放式的開發階段
旅游資源的開發是旅游業發展的核心,旅游資源開發的質量和程度決定著一個地區旅游業的生存和發展。山西旅游資源的開發程度較低,大部分景區的開發處于低層次、初級化的狀態。譬如大同的九龍壁是全國僅有的三座九龍壁之一,也是全國最早、最大的九龍壁,始建于明永樂年間,距今有六百多年的歷史,無論是文物價值,還是建筑價值,在國內都是首屈一指。可惜的是,九龍壁的旅游開發,尚處于建一道圍墻、看門收費的原始階段,游客來這里參觀,先閱讀二百字左右的文字說明,然后與九龍壁合影留念,僅此而已。大同懸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是國內現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在國內的知名度很高,是來山西旅游的首選之地。懸空寺的旅游開發主要是觀光旅游,在懸空寺的外圍建圍墻,進院落收費,攀登寺院要二次收費,高額的門票使得不少游客選擇站在院落外的公路上,遠眺懸空寺,拒絕購票參觀。這種開發形式既未能挖掘出古代建筑文化的精髓,也未能向游客宣揚懸空建寺的哲學理念,更未能傳遞佛道儒的文化要義。高額的門票阻擋了游客參觀的腳步,造成景區的門票收入減少。此外,旅游娛樂開發不足,旅游者的夜生活比較枯燥。平遙古城在這方面做出了比較好的嘗試,大型實景演出劇《又見平遙》成為平遙古城旅游的必看項目,180元的門票與其他印象系列相比真正做到了物有所值。《又見平遙》是一個很好的先例,其他地方可以嘗試開發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藝演出形式。
14旅游景區基礎設施薄弱,尤其是交通住宿滯后
山西省是能源大省,一直以煤炭的開采加工為支柱型產業,與其他省市相比,旅游業起步較晚,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山西省內城市建設和道路建設比較滯后,高速公路、國道、省級公路的建設比不上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尤其是通往各個景區的公路建設還不夠完善。景區的可進入性較差,大多數景區沒有直達的旅游專線,主要依賴旅行團用車、出租車和旅游私人包車,費用遠高于旅游巴士,又極不方便。這種做法有利于增加旅行社、出租車行業的就業機會,帶動當地人實現就業,增加了收入,但造成旅游者交通費用的增加,給旅游者進入景區帶來很大的不便。另外,旅游景點的住宿條件較差,旅館檔次不高,收費不低,選擇在景區住宿的游客較少,造成旅游消費的減少,不能形成對當地旅游經濟的持續注入。餐飲是另外一個制約山西旅游收入增加的因素。在景區周邊,成規模的餐館不多,餐館的衛生條件和口味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旅游業的需要。面食是山西人喜歡的食品,也是山西人擅長制作的食物,對北方游客有相當的吸引力。但是,山西旅游業并未很好地開發這一餐飲資源,不能在旅游者之中產生很好的反響。
2山西旅游發展的對策
21以“古建學習游、太行精神游”為山西省的主題旅游形象
山西省缺少旅游主題形象,影響了旅游者在選擇旅游目的地時的判斷,也減弱了山西旅游在全國旅游市場的競爭力。認真梳理山西的旅游資源和歷史文化,不難發現山西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自然資源主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5處,國家級森林公園18處,太行山峽谷,所面臨的問題。
(1)通過建立健全法律機制,完善城市礦產政策,加大對從事城市礦產企業主體的扶持力度,規范再生資源回收市場。培養企業、家庭、個人及中介參與的積極性,鼓勵和支持企業參與到城市礦產相關技術的研發應用,因地制宜地支持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政府要加強推進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技術開發和循環利用等相關工作,中央財政資金要發揮引導和鼓勵作用。
(2)基于“互聯網+”建立線下、線上回收市場。2015 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政府提出“互聯網+”的概念,強調互聯網在資源優化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天互聯網走入千家萬戶的時代,依托互聯網,建立線上資源回收平臺,線下預約交易,通過互聯網將人、物、資金串聯,以快速的信息流動和智能的監控管理將城市礦產回收規范化。通過線上預約交易、線下建立城市礦產回收網點,積極推進回收智能化、自動化。
(3)加大資源回收科技的研發力度。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西方國家非常重視在城市礦產技術研發資金上的投入,加強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城市礦產的發展與利用,最終需要依靠科技。相比發達國家,我國在城市礦產技術研發上,起步晚、投入低。因此,在城市礦產回收利用技術上還不夠成熟,需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
5結論
城市礦產的應用,有助于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一條良好的發展道路。經過這幾年發展,已經取得部分成就。當然,我國城市礦產的發展和應用還處于初始階段,跟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進之處。推進城市礦產開發和應用,需要加大科技研發力度,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和質量,才能真正使其成為我國可持續利用的再生資源。
參考文獻:
[1]曲永祥解讀“城市礦產”[J].中國有色金屬,2010(24):30-31
[2]王昶,徐尖,姚海琳城市礦產理論研究綜述[J].資源科學,2014(8):1618-1625
[3]JANE JACOBS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Vintage Books,1961
[4] 南條道夫:都市鉱山開発——包括的資源観によるリサイクルシステムの位置付け[J].東北大學選鑛製錬研究所彙報,1988(2)
[5]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開展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的通知[EB/OL].[2010-05-17/2014-03-07]http://wwwahpcgovcn/upload/xxnr/1002320122287780pdf
[6]陳德敏,姜凌舟論城市礦產再生利用的法律規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