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有機農產品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也是隨著經濟發展,物質生活不斷豐富,廣大城鄉居民的自然選擇。長春市委、市政府強化“打先鋒、站排頭”的思想,全市上下鼓足干勁,積極爭創全國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市,為長春市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爭當現代農業排頭兵”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構建科學合理的農業發展格局,滿足市民對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長春市經過認真調研和反復論證,提出了發展綠色有機農業,創建全國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市的戰略構想。經過不懈努力,在2016年9月2日召開的第十七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上,農業部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對長春市的申請給予了批復,下發了《關于支持吉林省長春市開展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創建工作的函》,并授予長春市“創建全國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市”牌匾。
一、強化領導,科學推動創建工作有序開展
為統籌推進全國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市創建工作, 2016年9月5日,長春市委辦公廳形成了“長春市綠色有機示范市創建方案”和成立了由長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的領導小組,提出舉全市之力共創共建。并根據年初制定的2016年推進綠色水稻原料生產基地建設30萬畝,綠色果蔬生產基地17.22萬畝,綠色鮮食玉米生產基地2.8萬畝,綠色雜糧生產基地1.6萬畝,新增“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40個的任務目標,長春市農委與各縣(市、區)農業局簽訂了《2016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細化工作職責,落實屬地監管任務,并列入了長春市政府績效考核和責任追究體系。
二、政策引領,示范引導創建工作快速推進
為加快推進安全、優質、品牌農產品發展,實現把長春打造成為全國綠色農產品基地的戰略目標,長春市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長春市“三品一標”農產品獎補實施辦法(暫行)》。市財政拿出專項引導資金,用于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推進“三品一標”發展,打造長春農產品特色品牌,同時加強了示范推進工作。一方面加強技術指導,長春市農委重新修訂了14種蔬菜生產技術地方標準,編印成《長春市蔬菜生產技術標準補充匯編》,免費下發到菜農手中。通過送科技下鄉、農業培訓等活動,組織農業科技人員深入蔬菜生產基地、種植大戶進行技術指導,以點帶面引導農民嚴格按照“蔬菜生產技術標準”進行生產。另一方面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建設,2016年,榆樹市被列入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項目,九臺區和德惠市被列入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試點項目,目前正按照示范縣要求開展工作。
三、重視監管,全面推動創建工作健康發展
開展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全面整頓和規范農資市場秩序,保證優質放心農資供應。2016年年初以來,長春市共出動執法車輛2580臺次,出動執法人員9520人次,檢查農資企業及經營業戶12963戶次,整頓城鄉農資市場1206個次,立案查處農資案件12起。通過加大監管力度,凈化了農資市場,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加大對農產品生產基地的抽檢力度,加強了重點品種、重點區域、重點時段的監測工作,確保上市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從2016年國家和省對長春市各進行的3次例行監測情況看,平均合格率達到98.5%。加強農業環境綜合治理。全面啟動了秸稈禁燒、綜合利用計劃,防治農田大氣環境污染,城鄉生產生活垃圾統一處理,“兩減一增”綠色防控體系建設,黑土地保護計劃,水生態環境治理工程等,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優良的環境條件。
四、廣泛宣傳,營造創建工作的良好氛圍
長春市農委先后印制了“綠色發展、品牌振興,把長春打造成為全國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市”畫冊,拍攝了“天下糧倉逐夢,現代農業領航”專題片,通過新聞媒體利用各種展會,全面宣傳展示長春市綠色有機農業發展成果。在北京舉行了農業項目合作簽約暨長春名優農產品北京中心開業掛牌儀式。組織了2016年長春名牌農產品評定工作,23家企業的25個單項產品被評為“2016年長春名牌農產品”,在第十五屆長春農博會上進行了集中展示和宣傳。在第十七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上,長春市精選了300個綠色有機產品參展,起到了很好的展示宣傳效果。
幾年來,在省里的大力扶持下,長春市依托農業資源優勢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在發展綠色有機農業方面取得了優異成果,形成了生產加工企業快速發展、生產基地規模逐步擴大、品種和產量不斷增加、銷售形勢明顯向好的發展態勢。截止到2015年末,長春市農產品商標注冊總量達3000件,中國馳名商標7件,省著名商標59件,市著名商標80件;建成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15個,面積18.5萬畝,認定無公害農產品67個;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志企業36家,產品100個,綠色食品產地環境監測面積130萬畝;有效使用有機食品標識的企業86家,認證產品232個,獲得地理標志農產品6個。相信隨著全國綠色有機農業示范市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長春市農業將向著綠色、可持續的現代化方向大步邁進。(省農委發展計劃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