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宇軒+杜曉旭+史明月+于志會
摘要:科研小組以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大學生科技文化創新基金項目為契機,擬實現科研創新主體化、創新成果主導化,通過對“互聯網+多肉植物創意微景觀”項目的設計與展示,項目組成員積極參與使得多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受益匪淺。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多肉植物微景觀
基金項目:2016年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吉農院合字〔2016〕第201611439007);吉林省教育廳2016年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吉農院合字〔2016〕第2016019)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在注重培養在校大學生的創意創新思維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應用技能水平。對此,學校積極組織和參與各類創業活動和構建創業基地平臺[1]。本創業團隊申報參與了吉林省舉辦的“互聯網+大學生創意創新大賽”,經過隊員們對方案的細心設計和指導教師的悉心指點,展開了本項目的實踐,得到了在校師生廣泛認同,并取得了本次大賽的銀獎。
1方案執行與設計
通過對《植物生理學》、《園林花卉學》、《植物學》、《園林設計》等基礎專業課程的學習和研究,學會了對相關植物的養護及創新設計知識。利用本次“互聯網+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的競賽機會,充分調動創業小組的積極性進行項目實踐,設計出具有美感與互聯網相結合的專業化、個性化的多肉植物創意微景觀。
1.1多肉植物市場發展空間
1.1.1 市場可行性 市場上用作室內裝飾的綠化植物很少,以多肉為主,多肉植物加之以景觀設計理念是家居、辦公室等場所的新興植物裝飾產品,作為新的事物產生,有其獨特優勢向前發展[2]。根據市場調查,成品多肉植物景觀組合最受消費者喜歡,尤其是90后的大學生極為喜愛[3]。
1.1.2創新點 本項目通過把握多肉植物的市場前景,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售賣的同時有完善的配套服務。通過網絡開設多肉植物微景觀課堂及上傳制作視頻,傳授基礎景觀設計理念和多肉植物的養護知識,讓客戶與我們更有效的溝通,為客戶提供有效的服務。
1.2資源優勢
依托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的師資力量和校園場地,可以處理多肉植物從培育、儲藏和設計到其工藝制作、實體銷售和運輸的一系列完整工序。依托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廣大師生群體為背景,有利于在校內利用網絡、QQ、微信、新浪微博進行宣傳和試點工作。周邊的社區和學校眾多,各界人群廣泛,利于開展宣傳活動和促銷,有利于宣傳多肉植物。
2項目建成及發展方向
2.1資金投入方向
項目從試點開始至此已經初見效益,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和喜愛。項目進購成本較低,多為花器、擺件和彩石等消耗品費用,較多的是人工費用,聘請大棚多肉植物培育人員和植物微景觀工藝制作人員。目前將盈利的資金繼續投入到大棚維護和擴大多肉植物的種植面積和種類,著手花器和景墻的自行設計并投入制作。
2.2著力打造品牌文化
從產品設計入手,做到讓客戶滿意,讓客戶放心,為客戶服務到底的原則。時刻注重文化創新,在不同時期,打造出符合當時背景、熱點的主流作品。創業團隊中,成員分工明確,負責人把握好重點和方向,在現有的多肉植物微景觀設計的基礎上,著重發展花器、配件的自主設計和制作。將多肉植物與盆器融合,微景觀與環境相協調,景觀環境與房屋裝修所匹配,貫穿整體。
3收獲與體會
在指導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多肉植物創意微景觀》創意創新項目得以順利進行,本項目小組在一系列的實踐過程中,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團結協作,提高了自身的創意創新能力。
3.1提高專業技能
多肉植物微景觀制作設計是否合理是對項目組成員能力的檢驗。通過分析不同品種習性來合理搭配、盆器選擇、多肉組合放置、照明與家具合理利用等問題,利用專業所學知識和參考圖文資料,做出合理、恰當的微景觀設計方案。努力做到方案的布局合理、栽種科學、巧妙搭配,再結合老師對方案設計的指導加以修改。經過以上的資料收集和學習借鑒,完善項目計劃書,并以此為基礎展開本團隊的概念設計。
3.2養成團隊合作精神
本創業團隊是一個以景觀設計專業學生和老師為核心的團隊,擁有專業的景觀設計理念和景致創造的行動力。可以為項目提供專業知識及種植技術指導等。并有專業性的設計理念,形成優秀的設計團隊。為本項目的設立和發展提供良好基礎。
團結協作是項目順利進行的保障。將當今社會發展的大勢融合在團隊之中,團隊的集思廣益、互助協作是本項目能夠有效開展的最有效因素。本團隊中成員各司其職,依人所長、明確分工,注重團隊協作能力,在交流中得到培養和鍛煉,也正是因此保障,該項目才得以順利進行。
3.3形成創新意識
創意創新是本項目的核心思想,與互聯網結合、創新銷售方式、植物與盆器和配件組合進行組景、配合光線的創新等是項目特色所在。例如,植物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是光照,室內有些地方光照不足,需要燈光的補充,而不同效果的燈光配合不同材質的盆器和植物,會有更加絢麗奪目的效果。通過調節光照時間和強度促進植物生長發育的同時更具美的體現。在室內,一盆茂盛的多肉植物好像是把自然濃縮在方寸,讓家更富綠意,滿滿的都是溫暖。
參考文獻
[1]崔亞慧,劉海東.多肉植物的形態特征及應用[J].中國農資,2014(08):52-53.
[2]施大尉.當下多肉植物流行現象原因初探[J].農技服務,2014(11)63-65.
[3]謝維蓀.多肉植物的新范圍與新分類[J].中國花卉盆景,2012(06):13-14.
作者簡介:鄂宇軒,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植物功能景觀。
通訊作者:于志會,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功能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