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震+郭健新
摘要: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經濟和互聯網金融產品已成為廣大群眾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產物,現已逐漸由城市向農村發展。便捷和多元化的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對傳統金融機構的沖擊越來越大,農信社作為農村傳統的金融機構正順應趨勢加快農村互聯網金融的構建和發展。但是隨著農村經濟發展速度的逐漸加快,農信社發展農村互聯網金融的腳步還遠遠不能滿足廣大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因此研究農信社應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進一步促進農村金融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農信社;互聯網金融;農村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F832.35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1.045
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新農村建設已進入到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農村金融機構(如農村信用社)作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雖然在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創新以適應新型農村經濟,但其改革速度和基礎設施的建設等依然是值得深究的重要問題。互聯網信息的高速發展為農村金融機構的改革和創新打開了一個新的視角,搭建了一個新的平臺。如何利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借助互聯網金融的思維和模式,結合各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和農村金融機構的迫切需求,以利于促進農村金融的改革和創新,進而更好地服務農村經濟。
1 農信社的優劣勢及農信社所面臨的機會
1.1 農信社的優勢
農信社作為廣大農村地區傳統的金融機構,秉承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的根本,在農村地區所占領的市場等是其他農村金融機構所不能企及的。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經營,農信社具備了很多的優勢。
點多面廣,從業人員眾多。農村信用社的服務機構多集中于鄉(鎮),在一些較為發達的農村地區,有的網點甚至覆蓋到了鄉村。農村信用社的網點服務機構像一張龐大的蜘蛛網覆蓋了農村地區。同時每個網點至少有5名的專職服務人員辦理農信業務,豐富的網點資源和大量的從業人員,能為廣大的農民提供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務[1]。
客戶資源豐富且群體穩定。農信社一直是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主力軍,農信社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面對的主要客戶群體是廣大的農民、農村經濟實體和中小農企。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累計,農信社已經積累了數量龐大且穩定的客戶群體,豐富的客戶資源是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金融市場立足的根本所在。
1.2 農信社的劣勢
雖然農村信用社與其他農村金融機構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如在廣大農村具有多個營業網絡點,基礎較好,但是也有很多的不足和劣勢。
員工職業素養不高。農村信用社大部分普通員工的文化素質水平相對比較低下,知識結構也比較單一,員工的專業技能和業務水平較低。近年來農村信用社加快了高校畢業生的招聘力度和外部專業人才的引進力度,注重了人才培養和儲備及內部人才梯隊建設,但懂業務經營、懂管理、懂科技的人才仍然相對較少[2]。
科技對業務發展的支持不足。近年來,農村信用社加快了電子商務的建設,開發使用了包括信貸管理系統、客戶關系系統、經營決策系統等支撐系統。而與農村其他先進的金融機構相比,農信社的電子商務技術水平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同時從事專業的電子商務的開發技術人員數量和水平遠遠落后于其他商業銀行在農村設立的金融機構。這將難以適應互聯網金融在農村拓展的趨勢。
1.3 農信社所面臨的機會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金融市場對各金融機構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蛋糕”。與其他農村金融機構相比農村信用社具有一些天然的優勢,網點多、基礎好、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更大。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全面展開,農信社可借用其良好的基礎充分利用之前積累的資源,借助政府的政策支持,充分利用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機遇。
2 農信社可采取的策略和建議
2.1 優勢發展策略
利用自身優勢,鞏固客戶資源。作為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在農村地區網點分布廣、從業人員眾多的優勢,找準自己的業務發展根本,發揮老農信人“背包”銀行的精神,做好、做牢、坐實農村市場[3]。
明確市場定位,向服務新型業態轉型。農村信用社在明確市場定位后,要充分意識到互聯網金融是農村金融市場的新生力量,農村信用社要借助于其多年在廣大農村積累的良好基礎圍繞城鎮化、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發揮地緣人緣優勢,把金融服務與社會化服務結合起來,實現與地方經濟良性互動、雙贏發展。
2.2 應對劣勢策略
農信社可根據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水平,結合農村經濟的實際需求著重聘用或培養一批懂互聯網金融,懂農村經濟的專業化人才,設立一定的獎勵激勵政策,調動他們扎根農村為農村經濟發展做貢獻的積極性。在經營理念上,農信社要打破傳統的經營理念,為客戶創造價值轉型,互聯網金融時代,農民將有更多的渠道和方式獲取成本更低的金融服務。對此,農村信用社應順勢而為,創新營銷機制,量身定制產品,為客戶提供超值服務,重塑核心競爭力。
農村信用社可向互聯網金融發展較為快速成熟的商業銀行汲取經驗,在農村推廣開展網絡支付,根據農民的實際使用情況和農村經濟發展需求構建更為便捷的網絡支付結算系統,加大網銀、手機銀行推廣力度,構建暢通便捷的線上線下一體的支付結算體系。同時借助互聯網科技,創建并豐富農信網上商城、豐富電子銀行的功能、構建農村大數據平臺等而應對互聯網金融對農信社的沖擊,提升農信社在農村經濟金融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卓熙斌.互聯網金融時代農村信用社的應對之策[J].金融經濟,2014,(12).
[2] 呂日新.簡述農村信用社如何應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挑戰[J].商場現代化,2014,(17).
[3] 劉艷麗.農村信用社核心競爭力的SWOT分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9,(08).
作者簡介:姜震,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學專業 。
通訊作者:郭健新,助教,研究方向: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