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會才
什么是任務驅動型作文
“任務驅動型作文”的提法,來源于教育部考試中心張開的《注重題型設計、強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點及相關問題的解讀》(2015年第7期《語文學習》)。
張開認為,2015年高考全國新課標甲卷和乙卷作文題都增加了任務型指令,屬于任務驅動型作文。
我們通過將2015年高考全國新課標甲卷和乙卷作文題與2015年高考其他作文題目比較的方式,來具體認識什么是任務驅動型作文,這種作文與新材料作文有何異同。
我們先看2015年高考全國課標卷作文題。
甲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因父親總是在高速路上開車時接電話,家人屢勸不改,女大學生小陳迫于無奈,更出于對生命安全的考慮,通過微博私信向警方舉報了自己的父親。警方查實后,依法對老陳進行了教育和處罰,并將這起舉報發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贏得眾多網友點贊,也引發一些質疑,經媒體報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圍,更多角度的討論。
對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請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明確收信人,統一以 “明華”為寫信人,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乙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活動已產生最后三名候選人:大李,篤學敏思,矢志創新,為破解生命科學之謎作出了重大貢獻,率領團隊一舉躋身國際學術最前沿。老王,愛崗敬業,練就一手絕活,變普通技術為完美藝術,走出一條從職高生到焊接大師的“大國工匠” 之路。小劉,酷愛攝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間美景,他的博客贏得網友一片贊嘆,“你帶我們品味大千世界”“你幫我們留住了美景鄉愁”。
這三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采?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我們再看一下2015年高考重慶卷、山東卷作文題。
重慶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文。
一個剛上車的小男孩請公交司機等一等他媽媽。過了一分鐘,孩子媽媽還沒到,車上乘客開始埋怨,說母子倆耽誤了大家的時間。這時,那位腿有殘疾的母親一瘸一拐地上了車,所有人都沉默了。
要求:1、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含意,選準角度,明確立意; 2、自擬標題,自選文體(詩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山東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鄉間有諺語:“絲瓜藤,肉豆須,分不清。”意思是絲瓜的藤蔓與肉豆的莖須一旦糾纏在一起,是很難分辨的。
有個小孩想分辨兩者的不同,結果把自家庭院里絲瓜和肉豆的那些糾結錯綜的莖葉都扯斷了。
父親看了好笑,就說:“種它們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顧它們長大,摘下瓜和豆來吃就好了。”
要求:①選準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擬題目;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征鮮明。
比較一下,我們能夠知道,全國新課標甲卷提出的問題是“對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全國新課標乙卷提出的問題是:“這三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采?” 這些問題都要求我們在所寫的作文中給以回答。重慶卷、山東卷則沒有這樣的要求。這是任務驅動型作文與新材料作文的不同。
進一步分析比較,我們能夠知道,無論是任務驅動型作文,還是新材料作文,都給了一段材料,也就是創設出了一個情景,但不同的是,任務驅動型作文出現了對立性的問題,讓考生通過寫作,提出解決處理問題的想法和方案。
看來,所謂任務驅動型作文,不過是一種特殊的材料作文。特殊就特殊在提出了問題,且是對立性問題,并要求思考后回答。至于回答,也并沒有固定的統一答案,只要回答旗幟鮮明,不模糊,且符合主流價值觀,能夠自圓其說,也就符合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這個回答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回答之后,需要我們對這個中心論點進行恰到好處的論證。說到這里,有的同學可能說,任務驅動型作文題,最好是寫成議論文了。回答是肯定的。因為只有寫成議論文,才便于對命題人所提問題進行旗幟鮮明的回答。
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示范
我們欣賞兩篇任務驅動型高考優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