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翰墨
【摘 要】力學知識是高中物理課程中較為重要的內容模塊之一,具有深厚的物理學內涵,且覆蓋面廣。學好力學知識,既是學習高中物理的重點內容,也是內容。為此,有必要針對高中物理力學模塊進行討論,探究其具體的學習技巧和方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高中物理力學知識,助其更好地掌握與力學相關的問題解答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力學;學習技巧
從高中物理教材模塊編排上可以看出,力學占據著十分重的比例,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頭戲”,也是高考必考的內容,因而學好力學知識至關重要。然而,由于力學知識本身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加之涉及力學知識的題目大多以綜合題出現,解題思路和過程的復雜性進一步加深了學習力學的難度。一旦學不得法、入不得其門,則容易造成學習的盲目性和混亂性,從而影響力學知識乃至整個高中物理學知識的學習效果。以下,作者就從自己學習的實際經驗入手,談談高中物理力學知識學習的相關技巧與方法。
一、良好的學習習慣必不可少
良好的行為習慣無論是在做人還是做事方面,都不可或缺。為此,在學習高中物理力學知識時,首要任務便是在學習中不斷培養自己形成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并在日積月累的堅持和練習過程中,養成物理解題思維。這就是所謂的“習慣成自然”的道理。要培養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形成物理思維,應當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第一,要正確地使用物理符號,養成規范、嚴謹的書寫習慣,包括不同力的符號,注意區分大小寫和下標等。第二,要規范書寫力學解題方程式和公式,力圖用精簡而清晰的物理語言對截圖思路和步驟進行呈現。第三,要注意取舍,先后有序,特別是針對一些解題難度較大的題目,在審題之后發現自己一時之間無法有效求解,這時就應當轉換思路,理順思路,從淺層題意出發,將當中涉及到的力學公式和定理先寫出來,并做一定的計算和推導。這樣一來,既可以保證一些基礎分不丟,又能夠漸漸理出解題頭緒,激發解題靈感,最終為成功解題助力。第四,注重總結、歸納和反思,特別是在力學知識模塊中,具有很多的力學概念,在這些看似相互獨立的概念中,其實都蘊含著一定的力學規律。
二、把握高中物理力學的分析方法及解題步驟
(一)力學的分析方法
力學中涉及多種力的概念,包括重力、摩擦力、引力、電場力、安培力等。但不管是當中的哪一種力,都可以采用整體法、隔離法以及運動趨勢判斷法進行分析。采用整體法進行分析一般是在只需關注物體所受外力,而不關注內力的情況。此時,就可以將相互作用的多種物體看成一個整體,運用守恒定理,計算其所受的外力情況。反之,要計算物體所受的內力,就需要采用隔離法,一一分析出不同的受力情況。利用運動趨勢進行分析判斷,主要運用于解決速度和加速度這類的力學題目。
(二)力學的解題步驟
在解答力學相關問題時,除了應明晰解題思路之外,還需要掌握正確的解題步驟。具體為認真讀題,通過解析題意,找出題目中關于現象描述的信息關鍵,深入其中挖掘其隱性的條件,最終對重點和難點進行分析。通過確切的解題步驟有助于激發解題靈感,厘清解題思路。而針對一些隱性條件更為隱秘,現象描述較為混亂的題目時,可以采取“化整為零”的方法,將題目有機分解為多個部分,逐一進行分析,各個擊破,最終梳理出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步驟。
三、掌握力學的解題策略及技巧
高中物理力學題目大致可分為靜力學問題和動力學問題。以下,作者將分別對其解題策略和技巧進行分析。
(一)靜力學
關于靜力學問題的解題技巧和策略,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將研究的物體轉換成另一個物體,另一種則是擴大研究對象的范圍,并將整個看成一個整體,來分析其所受的外力。通常情況下,“原始力”的分析通過基礎的力圖知識就可以清晰的表示,再根據具體的受力情況分析,運用正交分解法、平行四邊形定則以及三角形法等進行分析或和合成。而針對受力平衡的問題進行求解時,就需要運用題目給出的平衡信息,構建出平衡條件“∑F=0與∑M=0”,列方程式來計算和分析。總的來說,靜力學的問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物理力的分解與合成方法的掌握情況,因此在解決物理靜力學問題時,一般要首先明確物體的受力形式、方向以及數量,再結合情況分析確定相應的解決策略。如當研究物體為疊加型物體時,就應當首先考慮使用隔離法進行分析;當研究物體同時受三個力作用時,宜采用合成法;當研究物體同時受四個力作用時,就采用正交分解法……等等。
(二)動力學
高中物理動力學問題也可大致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已知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來分析其受力情況;第二種是已知研究物體的受力情況,來判斷其具體的運動情況。一般地,動力學知識往往伴隨著綜合題出現,包括高考考題中常見的力學與電學結合的問題。因此其可以認為是高中物理力學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知識。解決動力學問題,研究對象既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在具體的解題過程中,要根據題目所給出的信息,運用牛頓定律、動能定理、動量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等.以最適合的解題策略進行求解。
四、注重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
最后,還要注重對自身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特別是在高中物理力學中各物理量之間發生相互制約關系的問題中,邏輯推理能力則顯得至關重要。比如在解決汽車啟動問題時,當汽車以恒定功率開啟時,要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而汽車勻加速啟動時,則先是進行勻加速運動,當汽車功率增大到額定功率時,再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最終達到最大速度。此類問題的求解,難點不在計算,而在于邏輯分析和推理。
總之,學習高中物理力學的關鍵就在于良好習慣的養成,分析方法、解題步驟、解題策略及解題技巧等的掌握,以及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做到此,才能不斷鞏固力學知識,提高力學解題技巧和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森榮.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力學教學的策略研究[J].高中數理化,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