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麗+傅建設
摘 要:優先股作為一種重要的融資方式,在國外已得到應有的重視,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在我國優先股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為促使我國上市公司使用優先股進行融資,在本文中筆者將提出一些策略僅供參考,希望能夠使優先股在我國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發展。本文通過對優先股背景及優先股種類的介紹,提出增加我國企業使用優先股進行融資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優先股;融資;策略
中圖分類號: F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7)04-59-2
1 優先股的背景研究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6年1月2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要創造新型金融工具滿足金融市場要求,并要用好和發揮其重要作用,達到為工業提高效能的目標,從而能夠使金融更好的服務于實體經濟。大會確定,提倡并呼吁公司企業發行優先股等籌集資金達到商業目標,改造傳統動能,發展新型動能。
在2015年6月11日,曾有人士提出“空中加油”中國式去杠桿,在當前,分析人士建議利用優先股作為一種重要融資工具的獨特功能,可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創造性的解決中國的高杠桿問題。
在2016年11月2日,分析人士指出“十三五”規劃和“十二五”規劃相比較,重要的變化就是將創新發展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創新放在了第一位。規劃中提出外部融資中資本型金融相對于其他型金融更適合于創新性的項目,建議利用優先股進行直接融資。
在2016年10月30日,王忠民在清華五道口、《清華金融評論》與璇璣公司共同舉辦的“機遇與挑戰”發布會上表示使用傳統融資工具已經難以獲得和過去一樣的投資回報,必須尋找一些新型的工具,并對優先股進行了風險分析并得到了提倡。使用優先股進行融資目前已成為在國際上非常流行的一種融資行為并且成為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投資品種。
從 19世紀開始,美國就開始發行優先股,到目前為止大約已有二百年的悠久歷史了,當前美國的優先股融資非常受上市公司的歡迎,成為與債券和普通股并駕齊驅的投資工具。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企業的發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融資困境,通過銀行借貸、發行債券及發行普通股這三種傳統的融資方式已不能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因而在融資方式上尋找新的創新點就是目前非常迫切的工作。
在資本市場非常成熟的美國,對使用優先股進行融資已經非常普遍了,優先股做為一種融資工具和投資工具,其既具有債券的特點,又有股票的相關特征,還具有形式上多樣和靈活的優點,這就能夠滿足具有不同需求的融資者和投資人,目前這是對我國資本市場的較好補充,并能夠在我國資本市場上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對于我國資本市場而言,由于受到資本市場發展的程度和市場環境不同程度的影響,還一直處于理論的研究階段。
2 對優先股制度的建議
①通過研究和比較美國與我國的關于優先股發展壯大過程可以總結出,盡管中國與美國的法律環境有著很大的差異,中國的法律為成文法,美國的法律為判例法,這造成兩國的優先股產生背景有著很大的差異,但美國的授權式立法表現出以自由主義至上的立法精神完全是應該被中國法律立法者充分借鑒的,也就是在對待法律上強制性的規范與授權式的規范分界限上進行合理劃分基礎上,做到最大限度的規避由于過多的法律條文干涉造成公司使用優先股進行融資的靈活性降低和一些其他的相關事件發生。
②從公司發行優先股在股份總額中所占比例的設置問題來看。當上市公司決定需要發行優先股的總數時,所使用的標準應該是當發行優先股完成后其必需要支付的有關優先股股利造成的現金流出總額,上市公司是否能夠承受住。當然現金流量與上市公司的行業特性,發展階段等特點密切相關,因此其所能夠承受的現金流出額也依據企業特征而不相同。
③從關于優先股股息的稅收這一方面講。我國上市公司選擇優先股融資所產生的資本成本相對其他融資方式較高,這嚴重的阻礙了我國上市公司選擇使用優先股融資達到上市公司融資目的,所以在我國關于優先股制度的建立仍需要國家政府在宏觀上的仔細調控和在政策上給予鼎力支持,能夠給予關于優先股在政策環境上強有力的拓展市場,這方面的意見,可以參考外國發行優先股成功且歷史長的國家,其對在優先股制度中稅收方面實施的政策,國務院曾在2013年11月30日發布的關于優先股試點的文件中,提出過企業可以被減免由于投資優先股所獲得股息的稅收。
3 對監管者的建議
3.1 改善和完整有關優先股的法律制度
首先要確立優先股在法律上的地位,在法律條文中對發行優先股過程的各階段給予明文規定,包括的申請階段、審批階段、募股階段和交易階段等,這將使得優先股的發行過程更流暢,減少發行過程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導致在時間和人力上的資源浪費。
3.2 逐漸放寬對投資資格的限制
目前而言我國允許投資優先股的投資者范圍比較狹窄,具有投資資格的主要投資者有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具有規模較大,識別風險的能力較強,承受風險能力較高的特點的機構投資者,而我國的中小型企業以及資產規模較小的個人投資者卻不允許進行直接投資。對于此,我建議我國的監管機構要做到充分的考慮中小型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的需求,完善相關優先股的法律制度,逐漸的放寬對于投資對象的有關限制條件,允許更多類型的投資者參與到優先股的投資當中,從而能夠使得優先股的市場更加活躍。
3.3 監管部門應加強要求上市公司披露關于優先股當前的信息
當上市公司調整涉及到優先股股東權利的資本結構或者股權結構時,上市公司應該更加詳細的披露優先股的信息,做到使得優先股股東能夠及時了解到與自身利益息息相關的重要信息,避免因為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導致的對優先股股東的損害,能夠做到使優先股股東合理的接受到信息。
3.4 建議監管部門能夠做到積極地宣傳優先股
讓更多的投資者了解到對優先股進行投資的優勢和對企業和投資者的積極意義,鼓勵倡導廣大的投資者加入到對優先股的投資實踐中來,為將來我國更多的公司企業使用優先股進行融資做鋪墊。當我國企業選擇將優先股發行在境外時,監管部門應對發行企業提供幫助,幫助企業充分認識國外的優先股市場環境和所選擇發行國家的相關法制環境,還可以建議相關的政府部門充分利用外交的手段為我國選擇在境外發行優先股進行融資的企業營造良好的外部融資環境,保護我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4 對企業的建議
4.1 企業應該做到擁有良好的現金流狀況
首先,企業要預測其支付優先股股息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壓力,恰當的確定使用優先股融資的規模。企業在作出將要發行優先股規模的預案時必須對企業在未來一段時期內的盈利情況和現金流量進行認真合理的預測,然后確定企業所能承受優先股融資規模的范圍,否則企業的日常經營將會產生較大的壓力;
其次,必須對發行優先股募集到的資金使用去向和企業產生的現金流量嚴加監控,如果將募集的資金投入的項目能夠產生超額的凈現金流入,就既能保證按時全額支付優先股股息,還不會使普通股的收益被攤薄。
4.2 制定實行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優先股融資方案
我國普通股股東擁有的權利內容大部分是有法律明文規定的;優先股股東的權益主要是在公司章程中具體表述,不同公司發行的優先股允許設置的股東權利可以不同。
4.3 企業要選擇好恰當的發行時機
依據《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中的規定,企業發行優先股的方式可以是一次核準和分次發行,企業可以充分利用該項條款選擇恰當的時機分次進行發行。普遍來講,確定融資時機時需要充分的考慮到企業當前和以后的經營周期、財務狀況和未來的現金流量,進而在發行的時期和數量上與之相互匹配。當企業預期能夠得到的投資收益率超過確定的優先股股息率時,同時企業的盈利能力正處于增長趨勢時期,此時企業發行優先股既能夠吸引大量的投資者,又能夠保證使用優先股籌集到的資金產生可觀的收益。
參 考 文 獻
[1] 李鋒.優先股在中國證券市場的實踐研究[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 2014(23):57-58.
[2] Titman S. The effect of capital structure on a firm's liquidation decision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4, 13(1):137-151.
[3] 剛成軍,劉玉廷.關于優先股在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優先推廣的路徑分析[J].經濟師,2014(5):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