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珍
摘 要:鐵路線路因其長年累月暴露在外部環境中,極易受到各種自然災害的侵蝕和毀壞,加之本身機械運作零部件眾多,鋼軌與線路之間、部分零部件相互之間的磨耗也會危害線路本身。大秦鐵路作為重載運輸線路,擔負著每年幾億噸運量的運輸任務,這對鐵路線路的養護維修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對鐵路線路養護維修的內涵進行論述,進一步闡述了提高線路維修質量和效率的具體措施意見分析,希望此次研究可以推動我國鐵路線路維護質量的提升,推動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繁榮發展。
關鍵詞:鐵路線路維修;作業質量;施工效率;質量管理制度
中圖分類號: U2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7)05-43-2
0 引言
鐵路運輸是我國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其中鐵路線路養護維修是鐵路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提高作業維修人員的專業技術素養,增強實際工作能力,改革完善權責機制和監督制度,多角度、多層次實現預防與應急同步進行,推動維修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發展壯大,堅持獨立自主、異域監督等相結合的原則。這些措施的實施有利于促進組織機構優化升級,極大提高維修養護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避免或減少鐵路潛在的安全隱患,從而提高我國的鐵路交通運輸服務水平,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穩步發展。
1 鐵路線路在養護維修中的基本內涵和原則
1.1 基本內涵
鐵路線路的維修是一個綜合性工程,這是由于鐵路線路本身就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需要各個部件團結協作形成合力才能合理運轉。對于鐵路線路在養護維修中的基本內涵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軌道方面。軌道承受著巨大的負載,加之鐵路的軸重和運量的不斷加大,會加速軌道的變形和損壞,軌道的一些零部件就會受到一些影響;二是鋼軌的接頭方面。作為整個鐵路線路中比較薄弱的環節,其在工作運轉中受到列車運行向前的沖力會帶來較大幅度的振動從而遭受損壞,這種損壞也會危害軌道本身;三是道岔方面。即線路連接中設備的有效部分,具有數量大、結構復雜、壽命短的特點,是維修的重要部分;四是小半徑曲線部分,由于受到列車的長時間沖擊以及無縫線路這項技術的逐步應用,小半徑曲線的平穩性受到影響,會發生磨損、脹軌、跑道、軌距擴張等問題。
1.2 遵循的主要原則
為了保障鐵路線路養護維修的高效穩定,優化整體線路的性能,進而保證維修的效率,應該遵循以下四個主要原則:
一是堅持確保獨立完成檢查工作與異體監督相結合的原則,以達到分工界限嚴明、監督制度完善的效果;二是堅持專業性與集中性維修的原則,鐵路線路的養護維修是一件嚴肅、精確的工作,專業技術人員搭配專業職業技能才能確保工作落實,從而保證專業維修技術的交流進步和維修的高效;三是貫徹落實統籌兼顧、應急預案的原則,該原則不僅貫穿整個鐵路養護維修的宗旨,更反應了線路養護維修的本質,應急預案制度的制定可以使任何況狀都處于工作人員的反應范圍之內,將危險傷害值降到最低,有利于提升維修的安全性;四是鐵路的養護維修要全面覆蓋,綜合維修并形成周期制,了解并掌握線路維修的規律和動態,注重線路的整體性、全面性、綜合性。
2 提高鐵路線路養護維修質量策略分析
2.1 強化對線路全面檢查
鐵路線路的全面檢查是維修中堅持的原則之一,也是鐵路維修保養的基礎,加強春融期線路翻漿冒泥、凍害回落、無縫線路緩沖區、絕緣接頭、曲線、三防設施的檢查。超前做好高、低溫軌條的應力放散和無縫線路位移觀測及技術分析,落實高溫巡查制度,專業人員要根據氣溫、軌溫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添乘、徒步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加強秋檢工作,對管內正線、站專線、軌枕等關鍵處所徹底檢查力度,建立病害臺賬,及時整治。落實專業探傷、手工檢查制度,縮短探傷周期、增加探傷頻次,提高回放質量和高疑似傷損下發質量,對道岔、接頭、夾板、異型軌和傷損加固處所進行重點檢查,尤其對探傷儀無法探測的拼裝轍叉或高錳鋼整鑄轍叉進行檢查。
2.2 提升岔區鐵路線路設備性能
岔區是鐵路線路設備連接的有效部分,是線路維修的薄弱部分。所以,提升岔區鐵路線路設備性能十分重要,一是合理運用三維定位數據、軌檢車、添乘儀數據及人工添乘指導作業。二是對岔區鋼軌肥邊冒沿超過作業標準處所進行打磨涂油,對道岔其他病害處所做好詳細記錄。將岔區前后200米的扣件及連接零件進行復緊。三是抓好“天窗”內大機搗固、撥道起道、 “天窗 ”外零配件補充、扣件復緊、螺栓涂油、均勻回填石碴等作業。
2.3 強化對鐵路線路維修與養護
鐵路線路的維修與養護是維修內容的主體部分,加強日常維修養護工作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是樹立幾何尺寸意識。在計算軌道承載的重量時,不可忽略運輸中貨物的重量,以及列車上人的重量,負重狀態下的劇烈振動會對軌道造成變形危害,所以一定要注意幾何尺寸整正的問題。二是加強對不良軌縫的觀察與調整,注意軌縫細節位置的溫度變化,關注設備的侵蝕問題,定期為部件涂油養護和周期復緊,提升線路維修質量。三是嚴格遵照線路作業規定,對檢查發現的設備幾何尺寸超限、軌枕失效、道床開裂等問題有針對性整改。四是利用維修天窗,更換重傷加固鋼軌,緊固線路各部連接零件,補充安裝軌距桿,增強軌道框架剛度。整治道床板結、鋼軌不均勻磨耗、鋼軌接頭錯牙、道岔前后和標軌地段大軌縫等問題,消除安全隱患。
2.4 構建完善的鐵路線路維修系統
充分利用《工務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建立設備維修綜合電子檔案,做到信息共享同步。打破過去檢查、養護、維修的一體格局,實現對設備技術狀態、養修履歷的全過程管理,為針對性加強設備維修和整治提供可靠依據。制定車間、班組的設備檢查、月作業計劃、天窗修、股道封閉修、站專線整修以及月末驗收基本作業流程。建立集信息匯總、分析研判、超前防范、生產指揮、應急處置多功能為一體的生產調度指揮系統。發揮質量監控分析中心職能,對軌檢車數據、添乘數據、軌檢儀數據進行綜合性分析對比,形成日簡報、周分析、月分析,結合網絡進班組,提高安全風險預測、預防能力。
2.5 提升施工人員的專業素養
鐵路線路維修人員的專業素養,直接影響到施工的效率和質量,不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即便有先進的設備和制度,都無法實現施工的最終目標。進行專業維修人員的培訓,從專業角度培訓技能知識,鍛煉實際操作能力,為實現維修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不斷努力;培訓期間使用仿真模擬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手段,提高培訓的直觀性和實效性,將崗位作業指導書內容與案例相結合,采取因材施教一事一教的方式,對不同學員進行針對性培訓,最大化節省時間和精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訓期間要特別注意獎懲和激勵制度相結合,提高作業人員的學習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使其不斷提升專業維修技能。
3 結論
綜上所述,基于線路維修養護對于鐵路運輸的重要作用,工務線路工要認真制定合理、標準、規范的維修計劃,加強對維修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強化對線路維修的檢查,形成獨立運行、有專人管理的工作小組,完善監督獎懲機制,提升運輸設備技能,更好實現維護工作的高效運行,整體提高鐵路的綜合性。宏觀把握鐵路運行的整體性能,微觀上細致分析多層面帶來的影響和作用,從而實現整體把握,促進我國鐵路運輸業的快速發展。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鐵路線路維修工作將會健康、順利、高效地進行,隨之而來的鐵路運輸服務水平也會得到相應提高,從而更好的服務于大眾,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參 考 文 獻
[1] 康高亮.強化安全基礎建設提高工務管理水平開創工務工作新局面——在全路工務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摘要)[J].中國鐵路,2012,01:10-15.
[2] 陳東生,曲建軍,田新宇,陶凱,等.中國高速鐵路工務維修管理模式研究[J].鐵道建筑,2012,05:129-135.
[3] 趙文芳.鐵路大型養路機械的發展歷程及展望[J].中國鐵路,2012,11:5-10.
[4] 徐道軍,康振江.提高大型機械施工安全防控能力的探討[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4,05:68-71.
[5] 繆雪君.淺析新形勢下普速鐵路線路維修策略[J].科技與創新,2016,18: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