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摘 要:近半年來北京鐵路局安全形勢不穩,接連發生撞、脫、擠等調車作業安全事故,直接反映出調車作業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必須提高重視程度,將調車安全作為鐵路重點卡控的關鍵點。長期以來,因為機車監控裝置無法接收地面調車信號的顯示信息,調車作業安全無法通過科技手段進行有效監控,人就成了調車安全的決定因素,加之站場多工種立體交叉作業,地理環境復雜等多種因素,一直是機務安全管理的“軟肋”。如何充分發揮機車乘務員的主觀能動性,確保調車安全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研究和摸索。
關鍵詞:調車作業;安全
中圖分類號: U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7)04-40-2
1 調車安全對鐵路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鐵路的快速發展,高科技、新設備大量投入使用,運輸管理模式的重大變革,鐵路創新發展要求鐵路員工的應變能力、危險預控能力不斷提高。調車作業是鐵路運輸生產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是調車工作的基礎,也是鐵路運輸生產的生命和永恒主題。目前行車設備不斷更新,保證列車安全的硬件設備先后投入使用,列車運行安全系數不斷提高。但相對調車作業來說,長期以來設備投入不足,更新檢修不及時,調車作業方法滯后,作業安全得不到有力保證,調車事故不斷發生。同時調車作業隨機性強,受人—機—環境的影響,稍有不慎就會發生意外,造成人員傷亡和設備損壞,影響鐵路運輸正常的生產秩序。因此,加強調車作業的安全管理對加快機車周轉、提高運輸效率,實現鐵路科學、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 影響調車作業安全的突出問題
經分析研判,影響調車安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2.1 機車乘務員是影響調車安全的主要因素
①機車乘務員瞭望不認真。在調車作業中未認真確認本線調車信號、脫軌器、停留車位置就容易發生擠岔子、壓脫軌器、撞車等安全事故。
②機車乘務員控速不當。在調車作業過程中由于運行速度過高導致在發現調車信號關閉或者道岔開通位置不正確的情況下不能及時停車,以至于越過關閉的信號和擠壞道岔。連掛車輛時不執行“十、五、三”車、“一度停車”以及連掛車輛限速要求,造成軋脫軌器和撞壞車鉤等事故。
③機車乘務員對站場不熟悉。典型事例就是誤把進站、進路信號機當成需要折返的調車信號機以至于機車越過信號機壓上反向絕緣,影響其他進路,危及行車安全。
④機車乘務員精力不集中違章作業。乘務員合理充分的休息是保證行車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機車乘務員班前休息不充分發生當班盹睡、思想走私精力不集中、責任心不強、有章不循都會造成事故的發生。
2.2 調車設備是影響調車安全的重要因素
①技術手段有待完善。長期以來調車控制設備相對落后,不能滿足調車作業安全要求。目前,調車信號只能起到指示機車運行進路的開通狀態,而不能從根本上對調車作業加以控制。遇緊急情況、信號關閉無法通過技術設備使機車達到自動停車的目的。
②信號設備老化。由于信號設備24小時不間斷顯示,調車信號機燈泡相對老化或破損,在個別地方不能正常顯示,不便于機車乘務員瞭望。
③設備安裝不當。有的調車信號設置位置不當或者容易受異物遮擋不利于瞭望。
2.3 調車作業條件是影響調車安全的重要因素
①異常天氣影響。調車作業無論雨、雪、霧都要進行,這就給調車作業中機車乘務員瞭望確認造成了影響,正常天氣受陽光反射影響視線,不能很好確認調車信號的顯示狀態。
②信號燈光相互影響。在車站夜間作業時,周邊燈光照射,以及并排或者交錯排列的信號顯示,影響本進路信號瞭望。
③大站場交叉作業影響。調車作業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比較大的站場、編組場作業,例如南倉、豐臺西、山海關等,會存在多勾調車作業同時進行的現象,因信號、道岔密集同時顯示,容易誤認。
3 影響調車安全的原因分析
①制度措施不完善。隨著鐵路運輸事業的不斷發展,新情況、新問題會不斷出現,相關職能部門在作業標準和制度措施不能及時跟進,沒有及時出臺適應性的作業標準和指導書,使得作業執行者無章可依,處于茫然狀態。
②機車乘務員有章不循。受主觀因素和一些客觀因素影響,乘務員存在僥幸心理,簡化作業、不執行作業標準,或者缺乏有效及時的培帶,不清楚作業標準,造成乘務員有章不循。
③培訓指導不到位。日常學習會、班前會缺失或者質量不高,不能及時教育乘務員掌握作業標準和流程,抑或要求不統一,缺少一致的執行標準,培訓不具體、不明白、針對性不強等。
④檢查分析不到位。管理者現場檢查不到位,不能及時落實檢查計劃,或者檢查督促質量不高,利用LKJ、錄音筆、視頻等科技手段分析檢查的力度不夠。
4 確保調車安全的對策和建議
確保調車作業安全任重而道遠。強化調車安全管理,不斷加強乘務員教育培訓,增強乘務員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逐步提高技術業務素質,同時,還有依靠科技進步,加大新設備投入使用,加強各站段、部門的協調,完善相關管理制度,才能真正保證調車作業的安全。
4.1 加強適應性培訓,提高乘務員素質
機車乘務員既是保證調車安全的基本元素,也是最后一道關卡。牢固樹立安全意識是保證調車作業安全的重要前提。
一是正面教育。教育機車乘務員在調車作業中,認真執行呼喚應答制度,正確及時的執行信號顯示(作業指令)和調車速度的要求,沒有信號(指令)不準動車,信號(指令)不清立即停車。
二是積極引導。讓乘務員真正理解“信號關閉提前呼,信號開放不早呼”的內涵,達到人人理解,從被動執行制度向主動執行制度轉變,從自覺執行向自保執行轉變。
三是定期培訓。定期對乘務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實作培訓,注重培養在非正常情況下的作業技能和應急處置能力。結合實際,突出重點,提高乘務員保安全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加大檢查和獎懲力度,促使乘務員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杜絕慣性違章作業的發生。
4.2 廣泛調研座談,加強班組管理
班組是最前沿的“管理細胞”,是最小的管理單元,深入開展班組民主管理,廣泛聽取職工關于調車安全的建議和意見,增強職工參與安全的主動性,因為他們身處一線,對調車安全生產最有發言權,這樣制定的安全措施才有說服力,才能更好地適應安全生產,使這些措施得到更好的貫徹執行。同時車間干部現場盯控要求真盯真控,堅決杜絕“假瞭望”、“假呼喚”、“假確認”、“假聯控”或關鍵信號不認真確認等嚴重問題當作典型來抓,發現后比照模擬事故進行分析,從而增強對安全的敬畏感。
4.3 加大科技投入,強化設備管理維護
匯總股道自動化開通以來在設備使用、維護保養、信號員操作等方面潛在的安全風險,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控措施,確保段內調車作業和機車出入庫安全,強化現場作業控制。通過設備更新改造,使作業基本條件得到改善提高,才能有效地提高調車作業的安全系數,從根本上保證調車作業的安全。淘汰老化的調車設備,使用專業的調車設備;改善夜間照明條件,為調車作業提供充足的照明;將調車信號、脫軌器與機車監控進行對接,在發揮作用的同時進行實時控制。順應鐵路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要求,引入GPS定位、雷達測距等技術手段,增強調車作業安全性。同時,電務部門應加大對調車設備的檢查、測試分析力度。發現不良的調車信號及其他設備及時修復。
4.4 加強現場過程控制,提高作業分析質量
加強關鍵時間和區段檢查控制,突出對“后半晌、后半段、后半夜”及偏遠站場、關鍵區段調車作業的現場檢查和添乘檢查,嚴格落實區域包保、小添乘要求,加強專用調車機添乘指導,突出機車出入庫、取送車、防溜作業等項點。加大調車及單機作業專題分析,充分利用錄音筆、LKJ分析、視頻分析,強化對乘務員精神瞭望、調車作業標準化制度落實的檢查,提升調車安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通過檢查、分析總結出普遍性、傾向性問題,制定針對性整治措施。
參 考 文 獻
[1] 李學林.中間站調車作業安全管理[J].鐵道貨運,2010.
[2] 王國建.加強調車作業安全措施分析[J].中國鐵路,2006.
[3] 呼志剛.確保調車作業安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3.
[4] 劉謙.強化調車作業安全消滅行車沖、脫、擠事故[J].人民鐵道,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