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沙
[摘要]隨著社會科學的不斷發展和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產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管理。而時代的不斷發展和變化,使管理的價值取向發生了改變,價值取向主要就是在社會化的活動中逐漸產生的,由于時代文化背景的不同,呈現的價值取向也有所不同。新公共管理的價值取向與信息化存在著一致性,其都有利于人們的全面健康發展。基于此,本文通過對新公共管理價值取向進行探究,并分析相應的信息化對新公共管理價值取向產生的雙重影響。
[關鍵詞]信息化;新公共管理;價值取向;雙重影響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127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02-0-01
0 引言
公共管理主要是指不以盈利為最終目的的相關政府和公共組織,比如:學校機構,其是一種追求增進效益與公共利益公平分配的調控活動。近年來,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和進步,新公共管理將原來的效率優先轉變成績效優先,將經濟學理論和私營模式作為基礎,關注管理者的管理結果和管理責任,從而實現政府政策實施價值取向的“3E”目標。而信息化對社會生活、經濟、政治、文化以及人的思維方式有著廣泛的影響,使社會基礎也在發生變化,那么對新公共管理有所影響也是必然的。
1 信息化對新公共管理價值取向產生的積極影響
1.1 效率方面的影響
一方面,隨著經濟信息化的發展,新公共管理在效率方面的價值取向逐漸從原來的效率優先轉變成績效優先。政府和企業不以追求用最少的資源消耗來提供最多的社會服務和公共產品為導向,而是以更多的關注社會大眾的滿意程度和需求為導向。所以,新公共管理在效率方面的價值取向不是重復傳統的管理模式,而是在信息時代尋求新的發展。另一方面,新公共管理主要就是通過引入私營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和管理經驗,來實現效率的優化。政府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向私營企業學習和借鑒,在管理方面引入質量管理、預測系統、分析技術及績效評估等。費耶認為效率取向就是以效率為驅動的管理模式,鼓勵公共部門引進和嘗試私營企業的管理手段和技術,認為不管是私營企業還是公共部門都應該將效率作為管理的核心。
1.2 公共方面的影響
新公共管理理論認為人們對公共物品的多樣化、多層次需求越來越明顯,政府能力的單薄無法有效地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所以需要借助廣泛的社會的力量,才能進行進一步的完善。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新公共管理的公共價值取向。因為公眾是信息化的中心,所以政府中的各種信息也主要是為公眾提供服務的,需要公眾全面、清晰的了解,電子政府的建立就是要通過網絡的優勢來提高信息的流通速度,為公眾提供更加優質的信息服務,實現政府部門在“行政”和“政治”方面的二元互動,使公共價值取向能夠得到強化,真正有效的落實公共價值。一方面,信息化社會具有管理經驗、篩選和加工信息資源、專業技能等方面的優勢,能夠影響政務官或代議機構的決策,這是“行政”和“政治”二者之間互動的重要表現。另一方面,從主體角色變化方面來看,大眾傳媒的廣泛滲透和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為議員進入行政部門創設了良好的機遇。
總之,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未來公共行政的政治色彩不僅不會消退,而是更加的濃厚,政務人員和文職人員之間也不會明顯的分化而是會彼此逐漸的滲透和融合。總的來說,應關注高級文職人員的敏感性、公眾向應力、政治責任心等方面的發展,不斷強化新公共管理在各方面的價值取向。
2 信息化對新公共管理價值取向產生的負面影響
2.1 新公共管理的價值取向發生偏離
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公共管理技術決定論,使新公共管理的價值取向發生了偏離。過于關注技術和科技的重要作用,很容易形成技術決定論。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不僅給新公共管理帶來了管理思想、管理技術、管理手段等方面的變革,同時也要在具體的實踐研究中堅決抵制技術決定論的產生。這是發揮信息化影響時需要重點警惕的。
2.2 影響社會發展的獨立性
信息化時代國家和市民社會逐漸發展融合,在給人們的發展帶來正面影響的同時,也產生著一定的負面影響。從信息化發展角度分析,社會和國家之間的關系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方面,強調個性化和個人主義,讓公眾涌現出更多的活力,提高公共管理廣泛的參與度,有效地促進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夠強化政府介入文化、經濟等發展領域的能力。雖然信息化可以幫助政府強化行政權力,提升其職能行使的效率和專業性,但同時也會強化政府介入社會的能力,從而影響社會發展的獨立性,限制了公眾的自由和隱私,不利于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
2.3 社會價值觀的取向受到挑戰
信息化的發展使社會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對新公共管理維持價值的取向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信息化的滲透,導致意識形態的異質化和同質化現象并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新公共管理工作的難度。尤其是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逐漸代替了原有的意識形態的功能,而且使傳統的輿論宣傳、新聞媒體等渠道失去了主導地位,要想在社會和公共管理中確定意識、公共以及責任等價值取向也變得越來越困難。
3 結語
信息化的發展和公共管理的不斷變革,為政府帶來了雙重的發展壓力。因此,政府要正確認識新公共管理在各方面的價值取向,以及新公共管理與信息化二者之間的一致性,在推動社會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并關注人的持續健康發展。政府還要不斷推動信息化的發展進程,消除各方面的負面影響,充分發揮知識經濟的長期增長優勢,為我國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主要參考文獻
[1]曾保根.價值取向、理論基礎、制度安排與研究方法——新公共服務與新公共管理的四維辨析[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0(2).